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自主创新-脱胎换骨看吉利系列报道:记者感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9日 15:38  经济日报

  陈建辉: 藐视困难 脚踏实地

  采访李书福之前,我已听说了他的特立独行。

  当在中国造汽车还需“准生证”时,他拿着让汽车“大腕”们很不屑的三五亿元资本宣称要造轿车;当中国轿车还没有低于10万元的价位时,他居然说要为老百姓造3万元的轿车;当模仿造车还没到家时,他又说要自主研发发动机、变速器等汽车的核心部件;当去年吉利刚卖出近50万辆车时,他又宣布2010年销量要达100万辆,2015年达200万辆,而且要将其中的2/3卖到国外去!

  让人不能不服的是,李书福的前三句放言硬是兑现了。当初吉利刚涉足汽车业时,业内曾有人断定吉利死定了,也有专家认为吉利造车无异于自杀。可是一晃九年,言犹在耳,吉利不仅没死,反而越来越火。

  在吉利一周的深入采访,我对吉利自主创新工作有了更多了解,尤其是对李书福的特立独行有了新的理解。他之所以这样,不仅是要让汽车业知道吉利还活着,更重要的是要表现出,吉利在战略上藐视困难,以此增强自信心。

  采访中,我见识了李书福和他领导的吉利的另一面: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4月24日晚,在回答记者关于200万辆销售计划如何实现的问题时,李书福说,目前吉利不急于把车卖到国外去,今年的海外计划只销1万辆。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要在海外建立售后服务网络。因为车总是要坏的,售后服务绝对不能依靠国外的经销商。如果没有自己的售后服务网络,车卖得越多,对品牌的伤害会越大。这是国内许多“走出去”企业的沉痛教训。

  实际上,外表张扬的吉利一直在苦练内功:让“榔头”下岗,用全数模化的现代汽车开发方式取而代之;一掷几亿,耗时几年,从“描红”开始,研发发动机、变速器等汽车核心技术及关健部件;在生产线上,用上了机器人;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等等。

  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在战术上脚踏实地。这就是吉利高速成长的秘诀。

  姜 范: 拥有飞翔的翅膀

  在记者的印象中,吉利还是出道之初的那条“鲶鱼”———总是靠频繁制造中国经济型轿车的最低价格来吸引消费者,不断地给竞争对手制造价格麻烦。尽管率先代表中国汽车登上了法兰克福和底特律车展的舞台,在国内的销量也冲进前十位,以敲敲打打起家的吉利,终究难以摆脱在人们心目中的低档次低品质形象。

  作为一个从零开始造车的民营企业,吉利从出生之初就承受着市场的考验。要改变市场的怀疑,除了脱胎换骨,吉利别无选择。脱胎换骨的途径,同样别无选择,只有靠自主创新————虽然全球采购已经成为现实,但一味依靠采购终究无法成就有竞争力的企业,你既买不到成色最好的“金子”,更买不到点石成金的“手指”,打造一家有生命力有雄心的企业绝无捷径可走。因此,自主创新对于吉利的意义是决定性的,或者说自主创新是吉利谋求生存和实现梦想的惟一路径。所以相对于其他汽车企业,吉利的自主创新更迫切,更自觉,也更执着。

  几天的吉利之行,深切地感受到了吉利渴望蜕变的激情与信心,就像丑小鸭期待变成天鹅,蛹期待成为蝴蝶,既是对自己的全方位审视和反思,更是艰苦的自我挑战和自我改造。对于吉利来说,化成蝴蝶,不仅将拥有美丽的色彩,更将从此拥有可以飞翔的翅膀。此时,愿我们以公允的目光看待这家民营企业的真诚努力。

  杨忠阳:有一种力量 让我不敢停笔

  吉利之行,我内心始终充满着一种力量,让我感动,让我不敢停笔。这力量来自李书福,来自李书福和他的吉利。

  “在风雨中前行,在雪山上攀登”,尽管走得很累,尽管走得很辛苦,但李书福总是“不低头不服输坚持住”。

  当我听见杨健副总裁讲到,2001年在李书福感到最困难,感到吉利“快做不下去了”,已到“崩溃的边缘”的时候,李书福和四个高管作出了“破釜沉舟”的降价决定。

  我不敢想象,如果没有李书福那次的“破釜沉舟”之举,今天我们是否还会坐在吉利的办公室采访。幸运的是,从此吉利汽车的销量上去了,“大难不死”的吉利此后“平步青云”。

  就在我们去采访的前些天,胡润“2006中国慈善家排行榜”在北京公布。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以2.33亿元的捐赠,在百名慈善家排名中位列第五,成为中国最慷慨的慈善家之一。吉利总裁助理刘建全告诉我们,今年李书福董事长又向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慷慨解囊5000万元,在全国范围内寻找1000名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高中生,资助他们完成大学学业。在采访李书福时,他动情地说,“我在上学时家里也很穷,也受到过浙江省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的资助。我资助的那些孩子真的都很好,他们太需要社会的关爱了,我甚至在他们面前就会动容。”

(编辑:赵广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