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东风雪铁龙在中国市场刮骨疗伤盈利情况好转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8日 08:13  中国青年报

  4年前,冯临渤买了一辆1.4升富康新自由人,从此开始了自驾旅行,并一发不可收。而今,这辆富康车已经行驶了13万公里,游历了中国大陆大部分省市,冯临渤和他的老伴贺滨也被朋友们戏称为“风与鹤”。

  昨天,“风与鹤”出现在“龙腾天下—东风雪铁龙梦想之旅”大型试驾活动的发车仪式上。还是那辆老富康,还是那两张“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笑脸。这一次,他们要随东风雪铁龙车队重走丝绸之路。从北京出发,探寻当年首次依靠机械力量,完成横跨欧亚大陆“东方之旅”远征的雪铁龙车队的足迹,向新疆进发。

  像“风与鹤”这样痴迷于驾车探险、旅行的人有不少,与自己的爱车结下深厚感情的人就更多了。对东风雪铁龙来说,“风与鹤”可能比那些名人更适合做富康车的代言人,正所谓“患难见真情”,这份“人车之恋”来之不易。

  如此激情令人折服,正如今年东风雪铁龙的市场营销,有人说力气下得大,却吃力不讨好。四款老车、一群雪铁龙车迷、几张“魔鬼式”的自驾车路线图,花费数月时间,跑遍天南海北。富康、爱丽舍赛纳毕加索,这些市场早已认可的产品,值得这么花力气推销吗?东风雪铁龙市场总监陈宏声始终不认为这是一次营销,他执拗地称这是一次普及汽车文化的旅程,是对雪铁龙品牌远征历史的传承。

  这也正是东风雪铁龙的高明之处,举办这样的活动,有利于拉近企业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实际上是一种售后附加值的体现。当然,如果只追求短期效益,不用这么大张旗鼓,即便在没有新车上市的情况下,做一些小规模的品牌推广也足以拉升销量了。可东风雪铁龙偏偏抗拒了赚快钱的诱惑,老老实实开展他们的“朴素营销”,而且,还真有不少车主因此成为雪铁龙品牌的铁杆拥趸。

  这已不是东风雪铁龙第一次远征了,在此之前,以富康为主的“龙行天下之富康体验之旅”、以爱丽舍为主的“龙腾天下爱丽舍中华民居行”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雪铁龙品牌创始人安德烈·雪铁龙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在这些活动中被打上了“众志成城”的宣传语。东风雪铁龙副总经理袁纲一语道破“天机”:“汽车只做静态展示是体现不出真正价值的,只有亲自去开、去体验,才能感受到这款车的活力。雪铁龙在法国是与赛车文化结合在一起的,在中国则与旅行文化密不可分,这种远行中的动态展示使我们的车更有亲和力。”

  袁纲是个聪明人,他明白“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道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也一样,不过是一种“人脉”的积累。从今年初开始,东风雪铁龙就好像变成了一个游牧民族,经常带着用户们天南海北地转。汽车产品与消费者的真诚互动、产品内涵的挖掘、顾客服务水准的提高,这些暗中功夫,赋予了东风雪铁龙相当浓厚的人情味。袁纲说,雪铁龙品牌除了拥有创新的技术、独特的设计理念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人文关怀精神。“它可以帮助大家实现享受科技和安全的梦想,‘为梦想插上翅膀’,这个品牌主题恰如其分。”

  袁纲5月底上任之时,正是东风雪铁龙刮骨疗伤初见成效的时候。今年1~4月,企业还处于越卖越亏的阶段,但从5月份开始“止血”至今,企业已经有了少许盈利。“主要是因为内部降成本收效显著,其中物流成本降得最多,产量的提升也带动了单件成本的降低。在目前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我们今年没有新产品,但能借助一些公开活动,通过各个品牌的营销来支持产品销售。”

  今年1~7月,东风雪铁龙销量达到64700辆,同比去年增长14.7%,高于行业增长水平,其中7月份销售近万辆,所有车型实现零库存。截至目前,东风雪铁龙的用户保有量已突破56万辆。

  钱好赚的时候,没有哪个企业不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对于东风雪铁龙来说,这两年进入企业调整期,人家疯狂推新车,自己却按兵不动,固守几款老车型,眼睁睁地看着市场份额被几个对手瓜分,那种艰涩和窘迫的确难以言表。

  本以为没有新车的东风雪铁龙会隐退江湖,退化成一个虚弱的看客或空洞概念的营造者,没想到今年富康、爱丽舍纷纷改款,几个大型的自驾游活动也赚足了眼球,令人不得不慨叹其“忍术”高明,出其不意。“去年底,基于当时的车市情况,各大厂商在制定今年产销计划时都有所保留,东风雪铁龙当时定下了7.5万辆的销售目标。05款富康和爱丽舍推出后,销售出乎我们的意料,今年5月,我们将计划调整为9.5万辆。目前,已经调整为10.5万辆。预计今年下半年,国内车市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完成这个目标应该没有问题。”袁纲告诉记者。

  审慎处事的袁纲还无法向人们描绘东风雪铁龙今后几年的战略。他认为,做好现在,不留遗憾就足够了,但他也承认,今年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明年推新车打基础。除了业内风传的高端车型B53、小型车T21之外,明年2月还将进口豪华车雪铁龙C6。为了打一次痛快的翻身仗,东风雪铁龙内部口风甚严,坚决不透露这几款车的内情。对于他们来说,这个秘密已经藏在心中一年半了,再保密几个月也不是什么难事。

  本报记者 王超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品牌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