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配件产业托起台州民企造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7日 08:33  第一财经日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许多台州造车民企扮演的只是一个把这些配件资源进行整合的角色

  台州整车企业和配套厂相互提携的生态关系是并非有意为之,而是一种无意促成的结果

  浙江台州的民间造车方兴未艾。

  在这块比天津面积略小的土地上,至少有5家汽车企业在生产汽车。其中吉利生产轿车,吉奥生产SUV和皮卡,彪马生产特种车,中能和永源则分别携手一汽和北旅生产多功能SUV。此外当地的企业还控制着上海华普、湖南的江南奥拓以及吉林的通田三家外省市的汽车企业。

  当地政府也“野心勃勃”。“到2010年,台州的整车生产将达到70万辆,其中轿车40万辆,汽车行业将为台州工业总产值贡献360亿元。”新鲜出炉的《台州市汽车行业发展规划》中这样描述。

  台州汽车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当地发达的配件产业。台州是我国最集中的汽车配件生产基地之一,聚集着2600多家汽车制造和配件生产企业。台州的玉环县更是被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授予“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

  一种主机厂和配件厂相互提携的产业生态正在让台州汽车业走向快速发展的道路。开车只要5分钟的配套厂

  蔡继平的鑫浩配件厂不大,只有30多名工人,一年的产值不过1000万元。生产的产品只有两种:铰链和线束。铰链的主要作用是让汽车的门能够关和开。蔡继平每年要生产10多万套的铰链,这些铰链可以装在1万多辆汽车上。

  35岁的蔡继平理平头,穿T恤,开着一辆二手林肯城市,这辆车是2000年他花了40万元买的。

  开着这辆车只要5分钟,蔡继平就能从他的鑫浩汽车配件厂赶往他配套的两家汽车厂——生产轿车的吉利汽车和生产SUV与皮卡的吉奥汽车

  蔡继平的企业给四家汽车厂配套。最早是吉利,在1999年;其次是吉奥,在2003年;给中能和凌田配套则是去年的事了。即使去最远的凌田汽车,蔡继平也只要开车半个多小时。凌田汽车的幕后控制者是李书福的哥哥李胥兵,目前他控制了湖南江南奥拓和吉利通田两家整车企业。

  蔡继平的企业只是今天台州众多汽车配套企业的缩影。“我们台州有2600多家汽车配件企业,几乎能够生产各种门类的汽车配件。”台州市经济委员会重工业处处长黄林育说。

  这些企业大多只生产某几个种类的汽车配件,因此虽然产值小,但是由于专业,存在着一定的规模效应。

  世界上每5辆汽车就有一辆装配台州产的雨刮器;台州一年生产的减振器可以装配200万辆汽车。

  发达的汽车配件产业降低了台州汽车造车的门槛,而且也让台州的汽车企业能够比竞争对手以更低的价格生产汽车。

  对这一点,吉利汽车的李书福也许深有体会。当微型轿车的利润越来越薄的时候,李书福把眼光投回了老家。不久之后,这里就会成为吉利中低端轿车的主要生产基地。

  “就地取材,加上民营企业的灵活机制,能为本地整车制造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吉奥汽车董事长缪雪中说,就国内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台州生产一辆皮卡车,要比放在外地生产节省5000元左右的成本。只生产发动机的整车厂

  台州路桥区的吉奥目前主打产品是一款售价在5.28万~5.98万元的SUV,除了发动机外,这款车几乎所有的零部件来自配套厂家:车身来自广东南海,底盘来自日本五十铃,其他的大多数在本地采购。即使是发动机,大部分的配件也来自配套厂家。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许多台州造车民企扮演的只是一个把这些配件资源进行整合的角色。

  这样一种模式可以让民间企业在很低的门槛上进入整车制造。吉奥汽车2003年9月开始筹办,6个月之后第一辆车就走下了生产线。现在的吉奥汽车已经形成了年产6万台整车和6万台发动机的产能,而总的投资仅4.5亿元。相同的规模,如果车身底盘自己生产的话,国内汽车厂家的投资至少在8亿元以上。

  “目前仅吉奥汽车就有270多家配套企业。”吉奥汽车市场部经理陈喜慧说。

  即使是蔡继平这样的小企业也有很大一块的配件外包给其他企业。蔡继平现在给汽车厂家配套的是一种车门上使用的铰链,每套12个,每个5个部件,一套才卖100多元。然而即使这样一个简单的配件,其中有30%的部件来自外包采购。

  铰链中的插销,蔡继平全部外包给别人。蔡继平曾经做过估算:一个插销,如果自己生产,平均要2.5元一个,而外包给别人只需要2元一个。

  外包的流行,可以让汽车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同时集中资源投向自己擅长的业务。互相提携配套供应

  台州整车企业和配套厂相互提携的生态关系是并非有意为之,而是一种无意促成的结果。

  蔡继平给吉利配套已经有10年之久,之前是摩托车,之后是汽车。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一场摩托车的造车热在当地兴起,正如今天造汽车热在当地兴起一样。最多的时候,台州有65家摩托车整车企业,每年生产的摩托车占到全国的1/10。

  吉利、吉奥、中能、永源或者企业的领导者曾经搞过汽车,或者企业本身就是从造摩托车开始的。

  蔡继平当时还在苦苦地支撑着他的利润越来越微薄的鞋扣生意。在一位在摩托车企业工作的亲戚的劝说下,蔡继平转行做起了铰链,成了吉利的配套厂家。

  之前吉利摩托车上使用的铰链要85元一套,而蔡继平卖给吉利只要73元。

  “大部分主机厂和配套厂的关系都是这样建立的。”当地媒体一位资深经济报道记者这样解释。

  这就给了当地的整车企业和配套企业一个启示:借助外部资源是可以把自身企业的能量充分放大。

  浙江芳林汽车城的总经理周建林说,这还与当地企业的一种思维有关。芳林汽车城是当地最大的汽车市场,每年要卖一万多辆汽车,占整个台州市汽车销售量的40%以上。

  他说,台州的企业家有一种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的思维。譬如造汽车,很多人认为是复杂得不得了的事情,光投资就能把人吓倒,没有几十年搞不下来。

  “但是台州的企业家认为汽车只不过是四个轮子一张沙发,没什么了不起的。”

  “一个典型的台州企业家只要有5亿元钱他就敢做20亿元的买卖。”

  投资和实力不相称,生产整车的企业往往没有资金和精力生产大部分的配件,而是外包给了当地的配件企业,自己只扮演组织生产和最后组装的角色。

  “从摩托车到现在的汽车,台州的企业都是这么一路走来的。”(本报记者胡旭辉发自台州)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汽车配件专题

${相关品牌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