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贝鲁特到北京 雪铁龙挚友哈尔特的生命之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 14:17  新浪汽车

  1928年,雪铁龙品牌的创始人安德烈·雪铁龙先生和他最亲密的助手乔治·马利·哈尔特先生就开始筹备驾车访问中国的计划。尽管当时的中国十分动荡不安,可安德烈·雪铁龙先生还是毅然决定远行队伍带着他的雪铁龙汽车和东方之梦出发。从准备到1931年4月4日车队出发,用了整整三年的准备时间。经过10个月的长途跋涉,终于在1932年2月12日抵达北京。

  这是第一个跨国汽车生产厂家走访中国,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依靠机械力量横跨欧亚大陆,其轰动效果不言而喻,雪铁龙的名字立刻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悉。

  车队的领队哈尔特之于安德烈·雪铁龙,犹如其左膀右臂。他们同舟共济,相辅而行。哈尔特常常只需一句话:“这么做合适吗?”就足以使雪铁龙三思而后行。可是,哈尔特现在却很难专心致志地跟随雪铁龙搏击商海了。两次非洲之行不可避免地对他的人生观产生了影响,生活向他展示了另外的色彩、另外的世界。任何人见到沙漠都不可能无动于衷,它的广袤、浩瀚和旷荡让人为之震颤,为之心动。哈尔特当时感到一种无边的自由、一种永恒的快乐和一种绝对的完美,令他心旷神怡,令他思潮澎湃。他从此再也没有过这种激情。茫无垠际的沙海万籁俱寂,整齐划一,晶莹剔透,恰似一面静止的水晶玻璃。哈尔特记得在首闯撒哈拉的一个晚上,他掉队迷路了。月光下,他独自行进在裸露、冰冷和洁白的沙地上。天苍苍,野茫茫,四周静得只听见他嚓嚓嚓的脚步声和咚咚咚的心跳声。哈尔特走着走着便感觉溶进了大自然,惟有头顶闪烁的星星清楚地告诉他此刻行走在地球上…在真正的大自然面前,所有挑战都苍白无力。

  哈尔特没有跟任何人吐露他的上述心里感受。他一向守口如瓶,连他的身世都是个谜。人们仅知道他父母是比利时人,母亲叫玛丽,一个荷兰古董商的女儿,嫁给拉斐尔·哈尔特后随夫定居意大利。他们先在那不勒斯安家,后迁往罗马,最后落户米兰,夫妇俩在那里开了一家很大的裁缝店。他们共生育4男2女.两个女儿很早夭折,因患支气管炎而身体孱弱的乔治-马丽·哈尔特被送到比利时和瑞士读书。老哈尔特夫妇希望他们的儿子将来经商,但小哈尔特却立志做海员。他跑到巴黎,在他的一个跟中国做进出口贸易的叔叔那里打工。正是在巴黎,哈尔特经人介绍认识了雪铁龙,两人从此通力合作,亲密无间。

  哈尔特有300条领带,会讲好几国语言,意大利语是其母语,法语是其交际语,英语和西班牙语则是他的工作用语。哈尔特慷慨大方,曾多次资助他的两个学绘画的弟弟马塞尔和罗伯特。在巴黎著名的里沃里大街220号,哈尔特拥有一套富丽堂皇的住宅,宽大的书房内摆着清一色的乌木家具,墙上挂着雪铁龙的画像和许多名家的字画,以及他远征非洲的照片,客厅里有一尊中国明朝的双耳大花瓶和一些中国宋朝的高脚酒盅,上面绘着淡绿的荷叶、粉红的荷花。

  哈尔特完成“非洲之旅”回到法国。“非洲之旅”已轰动了全世界,但雪铁龙还想走得更远。他希望以更加惊天动地的行动最终确立雪铁龙履带汽车和雪铁龙普通汽车的驰名商标地位。早在1925年,雪铁龙就委托法国驻中国使馆原武官布里索-德斯马耶将军负责研究在中国建立汽车装配厂的可能性。但在当时中国兵荒马乱的背景下,驾车远征北京合适吗?

  哈尔特这回没有提出任何异议。相反,他非常积极地支持雪铁龙的计划。他太想再次远走高飞,重温闯荡天下的美梦。他下意识地感到,这第三次驾车远行将是他人生辉煌的顶点。有了“非洲之旅”,为什么不能有“东方之旅”呢?!

  雪铁龙的履带汽车将重走公元前328年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走过的古代亚洲之路,雪铁龙的履带汽车将重走公元2世纪末由犹太商人、阿拉伯商人和中国商人共同开辟的“丝绸之路”。公元13世纪,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同他父亲和叔叔经这条道,穿过中亚和千里戈壁到达中国……

  在巴黎歌剧院广场旁边的一间十分宽敞的办公室里,哈尔特正伏在地图上,精心筹划着这次“东方之旅”的路线。一支由30余人和7辆履带汽车组成的远征探险队已在他的脑海里出现!

  此番长途跋涉绝非轻松之举。他们要走过几乎无法行走的道路,穿越荒芜人烟的沙漠,跨过没有桥梁的大江长河,经历酷暑和严寒,而且沿途还要遭遇兵荒马乱。重重困难,显而易见。但雪铁龙的应对办法一如既往,那就是抽调精兵强将,周密部署。

  自1928年起,哈尔特及其助手们开始精心组织“东方之旅”。他们条分缕析地深入研究了亚洲大陆的历史、地理和风土人情。1929年,“东方之旅”筹备委员会开始派人与沿途各相关国家联系,如当时已成为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共和国的俄国、蒙古、阿富汗、黎巴嫩、波斯(今伊朗)、缅甸、暹罗(今泰国)、印度等。计划的线路是从贝鲁特出发,经叙利亚、伊拉克、波斯,从南面绕过里海,以免翻越帕米尔高原的崇山峻岭,进入土库曼斯坦,然后到新疆,沿昔日的“丝绸之路”直至北京。回程时,远征车队将南下至中越边境的北部湾和老挝越南边界的安南山脉,从那里进人柬埔寨,尔后西进暹罗湾、缅甸和印度,最后再经波斯返回贝鲁特。这是一个多么宏伟的计划!雪铁龙特地邀请了一些知名的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考古学家、远东古代史学家和博物学家等参加这次“东方之旅”,从而使此次远行更具浓厚的科学考察的色彩。

  这趟历史性的远征考察由《名流报》的大腕记者乔治·勒菲费尔和著名画家亚历山大·雅科乌雷夫资助。前者因为采写了关于苦役犯、淘金者、苏维埃人和格陵兰岛情况的报道而名噪一时;后者原先是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的奖学金生,一个无与伦比的肖像画大师,他曾参加穿越非洲的“非洲之旅”。随远征考察队行动的还有一支精悍的摄影师队伍。

  阿道尔夫·凯格雷斯专门为远征考察队设计了7辆P21型履带汽车。它们是在C6F型汽车底盘的基础上改进的,配备了6缸发动机!

  多亏了雪铁龙,汽车将得以深入世界上最古老、最鲜为人知的大陆,汽车将有助于迄今为止相互隔绝的人民之间的交往,汽车将使他们相互发现并更好地了解对方。

  不过,像“东方之旅”这样重大的跨国越洲行动,光选定行进路线往往是不够的,通常还必须获得相关国家发放的通行证。可是,1930年11月,离远征考察队启程还有3个月的时候,苏联突然改变主意,拒绝考察队穿越土库曼斯坦。这简直如晴天霹雳!

  雪铁龙不是个轻言放弃的人。再说,一切都为时已晚,因为所有的请贴、通知均已发出,相关费用也已支付。既然土库曼斯坦行不通,车队只能翻阅重峦叠嶂的兴都库什山脉和帕米尔高原。车队不可能越过海拔5000米的瓦赫杰尔山口吗?不能越过也得越过,毫无退路可言!哈尔特遂决定兵分两路,一路“中国组”驾驶已准备就绪的7辆履带汽车从北京动身,另一路“帕米尔组”按原计划从贝鲁特出发,但需重新配备7辆轻型汽车,以便穿越高海拔的喜马拉雅山脉。两路并进,中途会师。

  凯格雷斯及其助手们在3个月内研制生产出了7辆C4F轻便型4缸履带汽车。雪铁龙并且充实加强了驾驶员队伍。

  “中国组”车队由9人组成。年轻有为的海军上尉维克多·普安任队长,副队长是俄籍炮兵上尉彼德罗·帕夫洛夫斯基,夏尔·布吕尔工程师总管技术问题。他们还配备了报务员和随队医生。

  “帕米尔组”由哈尔特率领,副手是其老搭档路易-奥杜安·迪布勒伊。包括翻译、医生和报务员在内,他们一共17人。

  1931年4月4日,“帕米尔组”从贝鲁特出发。4月6日,“中国组”离开天津。他们争取在帕米尔山脉东面的卡奇加尔会师,这段行程有12000公里。

  “帕米尔组”经大马士革、巴梧达,翻越也门的哈姆丹山,抵伊朗的德黑兰和梅切兰,直至阿富汗,一路顺风。但“中国组”却遭遇重重困难。在内蒙古大草原上,他们的汽车深陷泥泞之中;在茫茫戈壁滩,他们遇上了猛烈的沙尘暴;另外,国民党当局临时要求派一队中国学者参加考察,由此造成无休止的矛盾和问题。

  在阿富汗,哈尔特得知通往海拔5O00米的瓦赫杰尔山口的道路因乌兹别克人的暴动而被切断。考察队只好再次改变路线,立刻朝偏东方向行驶,试图从那里进入印度,翻越喜马拉雅山,最后到蒙占。这一绕就多走了800公里,而且是开着车翻山越岭!

  这次“东方之旅”堪称名副其实的冒险,既是对人类身体极限的最大挑战,也是对汽车性能的严峻考验。“帕米尔组”于7月越过海拔3590米的拉奇干山口和4 200米的布尔齐山口,山上终年不化的冰雪厚达6米。上山艰苦,下山同样不轻松,而且相当危险。为了防止汽车侧滑,队员们用绳子牵着走;遇到雪崩和塌方道路阻塞时,他们将汽车一一拆卸下来,人搬肩扛过去,再重新组装,有时8个小时才前进18公里。这里暂且不说在那样高的海拔地带,每一个举动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毅力!

  在海拔2000米的葛靼伊,哈尔特的指挥车刚开出几公里便突然滑向路边的悬崖。原来,因为下雨,松软的路面经不住履带汽车的重压而发生严重垮塌。悬在半空的车子居然奇迹般地稳住,没有栽下万丈悬崖。经过全体队员5个小时的不懈努力,终于使指挥车脱离险境。

  1931年8月4日,车怠马乏的“帕米尔组”在哈尔特的率领下终于抵达预定的会师地——印度河源头的大峡谷,哈尔特及其车手们一举成为传奇式的英雄。

  与此同时,“中国组”行驶到新疆,中国军人正在那里围剿叛乱分子。考察队员在乌鲁木齐被军阀扣留。多亏普安施计分散看守人员的注意力,让同伴通过莫尔斯电报机向法国驻北京公使团紧急求救。

  得知上述消息后,雪铁龙立即送给新疆军阀头子3辆履带汽车作为赎金。哈尔特则率“帕米尔组”强行军,驰援普安。

  1931年10月8日,两队人马终于在新疆喀什附近的阿克苏胜利会师。但是,由于在乌鲁木齐滞留太久,“东方之旅”考察队不得不在隆冬季节穿越千里戈壁。为了防止汽车水箱冻裂,他们让车子24小时不熄火。从1931年11月到第二年的2月12日,考察队历经磨难,胜利到达终点北京。

  早在考察队出征前,哈尔特就感到身体不适,医生明确告诫他不能外出旅行,哈尔特对此秘而不宣。现在,他终于积劳成疾,被迫卧床不起,住进了香港的一家医院。他本来打算在那里休整几天,然后去海丰与全队汇合,一起南下河内。殊料1932年3月16日凌晨3时40分,严重的肺炎夺去了乔治-马丽·哈尔特的生命。噩耗传来,“东方之旅”考察队全体成员无不感到惊愕和悲伤。安德烈·雪铁龙闻讯从巴黎发来唁电:“哈尔特虽然死了,但他的业绩永存。请考察队将你们领路人的遗体运回法国。我同你们一样哀痛。”

  4月29日清晨,载着哈尔特遗体的“费利克斯-胡塞尔”号客轮驶进马赛港,雪铁龙亲临码头迎候。他失去了一位挚友,一个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合作伙伴,一位难能可贵的参谋。

  5月2日上午10时,哈尔特的葬礼在巴黎郊区的帕西小墓地举行。仪式办得典雅而又朴实无华,相信哈尔特的在天之灵一定会备感欣慰。他安息在法国著名画家马奈的墓旁。

  1935年7月3日,安德烈·雪铁龙也与世长辞,享年57岁。两位勇敢的英雄虽然共同完成了那次壮举,却没有想到他们未尽的东方之梦,在六十年之后终于成真。法国雪铁龙公司和中国东风汽车公司合资的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于1992年正式成立,并蓬勃发展。

(编辑:黄浩)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品牌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