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在2008年之前推出合资企业品牌的产品。”在长春车展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一汽大众公司总经理秦焕明说得很坚决。记者向一汽集团高层求证时也得到了肯定答复,并获悉该品牌产品的开发已经进行了两年多,得到了一汽集团和德国大众股东双方的支持。
在合资企业合作模式的调整之外,目前生产的大众品牌和奥迪品牌也处在产品和营销策略调整的密集准备期。调整成为一汽大众今年的关键词。
大众品牌调整备战
虽然有宝来R和4款开迪专业车新鲜出炉,大众品牌在此次长春车展依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新产品。宝来R在2004年北京车展上就已露面,宝来1.8L限量车型是以宝来1.8L舒适型为基础的;开迪的新闻采访车、邮政车、保险勘察车以及警务车,只是原有开迪基础上的改装。因此,这些产品的推出除了应对自己家门口的车展秀之外,还另有深意。
百公里加速仅需8.6秒、225公里的最高时速,并且排量不变的情况下功率由110KW提升到130KW、扭矩增至235Nm,这样的运动版自然是对宝来一贯强调的动力特色的延伸。虽然25.9万元的价格比市场上的宝来价格高出了一大截,但由于宝来R主要针对“玩车一族”的小众,产量很小,因此销售难度不会太大。2001年12月上市的宝来,原本想取代生产10年的捷达,但由于销量限制而未能如愿。如今,捷达依然受到务实的消费者的欢迎,而宝来也将回归到其本身的定位特色————驾驶者之车,此次的运动版的延期上市既是继续巩固并强化宝来的定位特色,又为明年宝来的升级换型做好产品形象和营销准备,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销量,在乎宝来换型也。
开迪则借车展之机调整了定位。4个月前上市之际,开迪被定位为私家车与商业车结合的“全能轿车”。遗憾的是,开迪的全新理念与价格并没有得到众多普通消费者的认可。因此,此次推出的4款开迪专用车可以看做开迪市场定位的转变。一汽大众公司总经理秦焕明也证实,今后行业客户将占开迪销量的80%,个人用户只有20%。据悉,开迪今年的产量已经从2万辆降至1万辆。
奥迪好戏在后头
今年6月底上市的新奥迪A6L赚足了国人的眼球。“我们的投放是相当成功的,没有哪一款车的投放能引起这么多的关注。”一汽大众公司总经理秦焕明这样评价奥迪A6L长达两个多月的投放过程。此后,新奥迪A6L又以一系列的赛事和奥运活动赞助吸引着公众的视线。
7月份奥迪4950台的终端销量也令一汽大众颇感欣慰,其中新上市的奥迪A6L销量达到了1600辆,而老A6依然有2400多台的销量。
目前全力主推的奥迪A6L6月底刚刚上市,奥迪带到车展的项目就变成了服务信息:首位置换奥迪A6L的客户在展台得到新车钥匙、以及奥迪即将推出北京机场奥迪用户服务专区。
一汽大众准备3年多的奥迪订单化生产业已启动。一汽大众销售公司总经理李武告诉记者,在技术允许的前提下,订单化生产将可以提供的装备、排量以及品种上任意选取,“将来可以精确到消费者买车的时候就能精确地知道某月某日可以交车”。据悉,消费者选择这一流程,通常需要等候2个月以上的时间。
在最引人注目的产品方面,奥迪的好戏在后面。A6L系列的入门级车型2.0T和旗舰车型4.2 quattro都将于年内上市,A6L的产品系列将逐步完整。此外,新奥迪A4将于年内垂直换型,新宝马3系和新奥迪A4之间的竞争,又将成为今年B级豪华车最大的看点。
谋求自有品牌
合资企业创建自有品牌将是个独特的创新————合资企业的合作模式将从生产合资一方股东的产品转向增加共同开发新品牌和产品的内容。
秦焕明这样告诉记者:“一汽大众合资已经10多年了,国人渴望拥有自主品牌,而我们的制造和研发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即使有风险,我们也要创造自己的品牌。”据悉,一汽大众已经派出20多名技术骨干,前往德国大众公司学习全流程的开发,现在第一批人员已经返回一汽大众,他们将成为一汽大众新品牌开发的骨干力量。
一汽大众方面表示,创建合资企业品牌将借用现有的成熟技术,自主研发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子、车身造型、动力匹配等方面。该公司还表示,新产品将尽量保持大众产品的品质标准,但会对成本和价格进行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调整。合资企业创建品牌既可以利用现有的技术和配套体系并降低开发成本,又能契合当前强调性价比的消费趋势,对大众品牌产品形成有益的补充,在营销上还可以借助大众产品良好的口碑,诸多有利因素的叠加使未来的新产品卖点充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汽高层也对其市场前景表达了非常乐观的预期。
随着新宝来和一款B级车的上市,奥迪产品换型结束、产能增大,诸多新产品必将对一汽大众2006年的销量产生积极的拉动作用。
经营思路的调整和国产化率的提高将直接提高一汽大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据悉,一汽集团和德国大众正在就调整一汽大众的经营思路进行磋商,力求使一汽大众的成本模式更加符合现阶段消费者的需求。按照“疯狂国产化计划”,到明年年底一汽大众的国产化率将达到85%,高尔夫等大众品牌的产品将因为成本的降低而获得更强的竞争力,逐步摆脱叫好难叫座的尴尬局面。因此,在2005年完成一系列调整之后,一汽大众将在2006年迎来重新发力的关键时刻。文/本报记者 姜范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