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修新规难管汽配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1日 08:09  京华时报


路边的修车摊生意依然火爆
本报记者 张迪摄

  敲敲打打的声音不绝于耳,迎面几辆前脸破烂不堪的松花江躺在路边静候大修———这是《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开始实施一个星期后,记者在四元桥汽配城看到的场景。业内人士表示,这些不具备汽车修理资质的修车大军是造成汽车维修投诉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但是刚开始实施的汽修新规定对汽配市场修车行为缺少约束力。

  路边修车生意旺

  8月4日,汽配城修车不给发票的照片被本报曝光。几天之后,记者再次前往汽配城看到,各商户修车的劲头并未减弱,维修的生意远好于配件销售。四元桥汽配城一家商户告诉记者,他们每天至少修理5辆事故车。消费者把车开到店里,汽配城销售零配件并提供免工时费维修,但如果是大修,汽配城也是要收取工时费的。

  记者在现场看到,前来汽配城维修的车辆不仅仅只限于松花江、金杯等,家庭用小轿车也是汽配城的主要客户,伊兰特捷达POLO甚至奥迪,都能从汽配城找到零部件专卖店。消费者在汽配城维修一律现金交易,拿不到任何维修凭证。

  新规定鞭长莫及

  “消费者贪便宜去汽配城维修,出现问题即使向汽车维修管理部门投诉也没人管。”汽修公司总工程师魏俊强表示,汽配城没有汽修行业执照,不归汽修行业主管部门来管。魏俊强曾参与了新规定的制定,他坦言8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规定对汽配城的修车行为鞭长莫及。汽配城以及一些小型的维修路边摊是引起整个汽车维修市场不规范的重要因素,而这些也正是以“维护汽车维修市场规范”为宗旨的新规定的执行死角。

  新规定执行过程中的另一死角就是维修质量缺乏第三方鉴定机构。中国消费者行业协会副会长武高汉表示,汽车维修投诉处理起来难,关键在于汽车维修不像整车销售,维修事故的责任方是谁难以判断,从而使新规定对汽修厂的惩罚规则缺乏依据。汽车维修质量缺乏第三方鉴定机构,给不规范的汽车修理提供了违规的机会。(本报记者江云花 实习生金雪)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相关品牌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