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车灯污染”令夜行人头疼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5日 14:37  大众网-齐鲁晚报

  核心提示

  8月1日晚是浙江省驾考实行夜间实际道路考试的“第一夜”,包括杭州在内的11个地市的驾考学员,在各自考区内接受了“夜考”。其中杭州抽考的113名学员中最终有92人通过夜考。到夜考结束时,路考(包括白天路试)通过率达到79.78%。

  随着汽车数量的日益增加,和城市“夜生活”渐趋丰富,夜间行车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而在夜间行车中起重要作用的灯光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读者投诉:

  “车灯污染”令夜行人头疼

  济南的王先生已经有8年驾龄了,他向记者反映,现在晚上出行的车辆比他刚开始驾车时多了好几倍,夜间开车也没有以前放心了。而且上路时经常遇到一些司机一直开着刺眼的远光灯,每逢会车时就晃得他睁不开眼。有几次他怕发生事故,只能减速靠边。

  家住青后小区的李女士对驾驶员滥用远光灯也相当反感。因为工作关系,她经常在夜间骑电动车回家。以前小区里没有安装路灯的时候,常常有些车辆亮着远光灯迎面经过,每次都弄得她手足无措。有了路灯后情况好了一些,但这种情况依然时有发生。对此李女士说,这些开灯晃眼的司机让她觉得有些仗势欺人。

  据了解,夜间开车滥用远光灯的情况并不少见。尤其在市郊一些马路上,情况更为突出。不少市民认为,滥用车灯不仅危险,也是一种不文明现象,一种新的污染。

  原因探究:

  新手多和不良习惯造成远光滥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在没有中心隔离设施或没有中心线的道路上,夜间会车应当在距相对方向来车150米以外改用近光灯,在窄路、窄桥与非机动车会车时不能使用远光灯。机动车通过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时,夜间行驶应该开启近光灯,不能使用远光灯。

  既有明文规定,为什么滥用远光灯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呢?在某单位工作数十年的老驾驶员程先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分析了这一现象。他说,自己是上世纪80年代初学会的驾驶技术。当时学车是一种工作任务,教练教得非常仔细,经常晚上将学员带出去练车。而现在学车变成了一种经营,很多细节不加深究,所以不少新手根本不懂怎么合理使用灯光。

  为此记者拨打了省城多家驾校的电话,得到的答复是没有夜间学车这一项目,解释说是没人报名夜间学车,不好组织,而且夜间学车需要教练加班教,成本也会相应提高。

  另外,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是使用灯光不当的一个原因。驾驶员唐先生说,夜间在市郊开车时往往车速快,会车时很快擦肩而过,经常一下就过去了,思想一松就忘了调整车灯。另外有些司机见对方开着远光灯,也会以远光灯“回敬”,客观上也增加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交警细说:

  夜间行车违规用光害处大

  济南交警支队宣传处一名警官告诉记者,违规用光的危害是很明显的。不仅仅在会车时有危险,超车时开着远光灯也会通过反光镜对前面行驶的车辆产生干扰,易引发事故。现在省城汽车挂牌数量激增,相当一部分新手驾驶员缺乏夜间行车经验,不少夜间发生的刮蹭、追尾等事故跟灯光使用不当有关。 但是,在夜间车灯的监管上存在一定难度。该警官说,在夜间市郊的马路上不可能都有民警值勤管理灯光。即使在市区,由于灯光的特殊性,很难抓到违规用光的现行,所以也比较难以处理。

  谈到浙江省驾考中增加“夜考”的措施,他说,这可以作为抑制滥用灯光的一项措施。由于各地情况不一样,目前以济南市的警力和车辆增长速度,组织车辆“夜考”很困难。而且,很多已经获得驾照的司机也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针对这种情况,警方通过多种方式对遵章用光进行宣传。比如支队就曾经以话剧表演的形式,对广大驾驶员进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众人支招:

  应对“车灯污染”多管齐下

  济南某律师事务所的郭洪军律师说,从外部原因上看,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大执法力度,制约处理这种违规现象;另外“车灯污染”也折射出不少公民自身法律知识匮乏、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这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普法教育。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宋教授则认为,这种新的不文明现象不仅仅是个法律问题。滥用远光灯的背后,往往存在一些恃富而骄的意识在里面,这本质上与随地吐痰等不遵守公德的现象是同样的。随着社会文明继续发展,当人们逐渐认识到滥用车灯是一种对他人不尊重的行为的时候,问题的解决也就容易得多了。

  齐鲁医院眼科门诊的刘大夫则从医学的角度对驾驶员提出了建议。她说,眼睛受强光刺激后,会暂时看不清东西,恢复起来要数十秒。所以她建议如果开车遇见强光刺眼,不要慌乱,最好减速靠边休息一会儿,避免车祸。另外夜间开车过多,频繁受到远光灯的刺激,容易造成视力疲劳,希望驾驶员们日常生活中能够注意眼睛保健。

  文/片 本报记者 李康宁

(编辑:李颜伟)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品牌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