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国汽车产业与国际相比仍然存在五方面差距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5日 09:44  新华网

  新华网 长春8月4日专电(记者马扬)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与此同时,我国汽车业与国际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有关专家分析认为,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五方面。

  一、汽车工业产业组织落后。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速度的加快,世界汽车市场的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美国本国汽车产业规模中最大的前三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之和为90%,日本为80%,汽车生产集中度极高。反观中国2002本国的汽车产业中规模最大的前三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之和为57%。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汽车工业的规模经济利用度和生产集中度与世界汽车厂商相比存在着巨大差距,反映出我国汽车工业产业组织的落后状态。从中国汽车工业的产量看,2003年已经居于世界第5位,2004年进入第4位,其中轿车产量居于世界第8位。但是也要看到,世界第5位的生产规模与世界第1位和第2位相差甚远。

  二、汽车工业地区结构严重趋同,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而分散。

    据国家计委的一项调查,我国在册的汽车总装厂已达122家,它们散布在全国的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汽车厂商的数量已远远超过了美国、西欧、日本的汽车生产厂家的总和,数量之多,是其他国家难以相比的。同时,记者在对各地制定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进行研究后发现,有22个省市是把汽车工业列为本地支柱产业的。这说明,在今后汽车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省市为了本位主义而争资金、争市场的局面,这将极不利于我国汽车工业的产业集中,从而长期影响和制约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

  三、专业化程度低。

    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大而全”、“小而全”状况,在汽车工业中也不例外。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盲目追求自成体系,企业间专业协作化程度低,大、中、小企业间缺乏有效的分工协作。众所周知,汽车工业是一个专业化要求较高的行业,在日本,一个汽车厂的零部件协作厂就有上万家,而我国一汽、二汽的协作厂尚不足200家,多数零部件靠汽车厂自己生产,而不是由有专业水平的零部件协作厂去生产,这样势必严重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降低劳动生产率,从而产生低水平的过度竞争,造成交易成本的增加,最终阻碍了企业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加之汽车工业厂点分散、管理多头、相互封闭、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缺乏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汽车工业专业化程度的低下。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仍然主要是围绕某一集团发展的,规模较小,尚未形成面向全行业甚至国际市场的大汽车零部件生产集团。目前国内整车厂的自制率仍在50%一60%左右,而国外大公司最多只占到20%左右。同时国外目前已大量出现专业化的设计公司、咨询公司,但在我国汽车工业中还是新鲜事。

  四、技术落后。

    中国汽车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尤其是轿车和关键零部件的差距更加突出。导致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研发水平低,对很多关键技术和重要领域缺乏自主开发能力。在这方面,中国汽车工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但面对加入WTO之后日趋猛烈的冲击,这个问题又有明显的紧迫性。自主开发能力差技术开发能力弱是制约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研发费用低。我国汽车企业每年用于研发的费用只占销售额的1%,甚至更少,而国外汽车企业一般占到3%-5%。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每年用于开发新品种的经费高达50-60亿美元,而我国汽车工业一年总的开发经费才20亿元人民币。二是人才匮乏。以一汽为例,其技术开发人员占总职工人数的2.6%,而日本丰田公司占到9.8%。如此巨大的差距也反映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开发能力薄弱。

  五、缺少独立的品牌和完善的服务与管理体系。

    从品牌上看,缺乏自己独立的轿车品牌,只有“红旗”是我国目前惟一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国产品牌。我国汽车企业绝大多数是合资经营,虽然合资经营促进了我国汽车业的结构调整和经营方式的变化,加快了我国汽车业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我国汽车业民族品牌的缺乏。 中国汽车的销售服务网络与国外汽车服务贸易体系相比距离还很遥远,服务水平也较落后。我国汽车市场目前还停留在现货现款的销售阶段。订单生产、以品牌为核心的专营维修站为主渠道的配套销售的基本模式在我国尚未形成。在电子商务及销售、服务、保险等方面则差得更远。同时汽车销售、保修维修、配件供应等服务功能还很不完善。此外,中国汽车工业低下的管理水平也严重限制了汽车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品牌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