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焦庄户再现抗战老地道(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4日 09:38  北京日报
焦庄户再现抗战老地道(图)

实习记者 刘可 顺义记者站记者 李黎

  有“人民第一堡垒”之称的顺义区龙湾屯镇焦庄户村,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之前,按历史本来面目恢复了一段抗战时期的老地道,新建的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将于8月10日正式对外开放。日前,记者得知其基本完工后,先睹为快,在“原汁原味”的老地道中体验了一把,感受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

  老地道重在“原汁原味”

  “各小组注意,各小组注意,准备战斗,准备战斗!”老地道里响起声声报警声,顿时让人紧张起来。“打!”一声令下,枪炮声、喊杀声震耳欲聋。

  借着地道里昏暗的灯光,记者来到了此次修缮工程的重点项目———老地道。据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馆长马增介绍,这30米老地道保持了1.4米至1.5米高,0.8米到1.2米宽的原始风貌,照明器材也是仿照当时照明用的油灯造型,利用36伏15瓦的小灯泡照明,配合电影《地道战》中的电影配音和歌曲,“原汁原味”地再现了当时地道战的状况。

  记者在老地道里弓身猫腰,昏暗的油灯,狭小的空间,四周的喊杀声,只能半蹲着前进,稍不注意就碰得头晕眼花。空气中弥漫着潮气,手摸墙面,湿湿的透出冰凉。突然,脚底下略微一沉,似乎踩到了什么“机关”。低头一看,是一个水箅子。讲解员王金霞告诉记者,这个就是当年的“陷阱”,一般处在地道入口和岔路口,有1至2米深,地下铺有竹签,用以消灭胆敢进入地道的敌人,现在为防止地道积水铺上了水箅子。记者又发现,每隔几十米,墙面上都有一个大半个人高的凹槽,据王金霞介绍,这是当初的单人掩体,旁边还有0.5米高、0.2米深的物品存放处,可以用来存放弹药和物品。记者随即猫着腰站到掩体中,利用巧妙的地形,还真有点当年战斗的感觉!

  在马增的指点下,记者发现80%的头顶居然是玻璃钢罩!“我们用玻璃钢罩支撑整个地道,并将参观者和地道隔离,这样即使发生坍塌也可保障参观者的安全。”就这样一路潜行,配合着背景音乐,用了约10分钟才“爬”完这30米老地道。

  马增还告诉记者,这30米老地道是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和参加过地道修建工作的老民兵的回忆重修的,原计划是修120米,但考虑到游客的承受能力,故只修缮了30米,待正式开放后,听听意见,可能在其它老地道基础上继续修。

  抗战民居再现峥嵘岁月

  新开放的抗战民居,其实多是地道的出入口。马增告诉记者,焦庄户地道网上的房子,都属于抗战民居。这次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重修37处抗战民居,不仅可以供游人参观,还可以居住,体验抗战时期的生活。

  区公所是六七十年前解放区、游击区共产党区政府的称谓。五间正房、三间西厢房,就是老四区区公所的“办公地点”。五间正房是中国北方典型的一明两暗住宅,门厅正面放着一张条案,上面放着一幅毛主席画像,门口两侧砌有灶台,摆着风箱。东间是一张5米长的大炕,墙上挂着一些历史资料照片,上面介绍道:“区公所设立于抗日战争时期,是专供区长和区助理员为发动群众进行抗日活动而成立的人民抗日政权。”

  西厢房南屋的炕上,揭开苇席,地道洞口赫然显现。工作人员介绍道,地道洞口一般都设计得很隐蔽,如炕洞、墙柜、锅台、猪圈、柴棚、驴槽、水井等,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

  当时地道口里没有梯子,进出都是在直上直下的两侧墙面上挖脚窝,需要人们像攀岩一般爬上爬下。在一口水井的地道出入口,记者试了试,发现如果缺乏锻炼,还真是高难度运动。当时的民兵不但要身背弹药,还要扛着武器,快速地进出地道。在一间抗战民居中,从火炕的入口钻进地道,略微转一个弯,再从扶梯爬上,发现身已处在隔壁屋子的灶台口,真是户户相通。

  在一个挂着“支前小院”牌子的院落,记者看到,在东间屋里的炕上摆放着四部纺车,西间屋里则放着一台鼓风机,一台织布机以及弹棉花的工具,据工作人员说,这些都是原件。用手轻轻一推,纺车“嘎嘎”直转,虽然已是锈迹斑斑,但仍依稀可以感受到当年民兵妇女们用它们纺线织布制成衣物鞋袜,支援前线的红火场景。

  而在“卫生处第二卫生所”里,记者看到了当年战斗时使用的麻绳制的简易担架,当年根据地的人民,就是用这样的担架,把受伤的子弟兵从战场上救下来。

  汉白玉浮雕讲述地道故事

  坐落在焦庄户村南部的地道战遗址纪念新馆由北京建工学院设计,占地2045平方米,采用青砖灰瓦式仿古建筑。新馆正门摆放着由李德利先生设计创作的地道战青铜雕塑,座台上有毛泽东的著名题词:“兵民是胜利之本”。

  新馆外墙上是北京建工学院美术所制作的16幅栩栩如生的汉白玉浮雕,为了向游客们展示焦庄户村地道战的历史过程。正门的南墙上有8幅2米宽、2米高的浮雕,包括:迎接曙光、各种暗堡、开挖地道、准备出击、学习《论持久战》、拉钟报警、巧用翻板、人民第一堡垒八幅画面,人物生动活泼,场景精彩动人。

  “拉钟报警”浮雕出一位老汉怒目圆睁,拉着村里那口大钟,仿佛在告诉乡亲们:“鬼子来啦!”不由得使记者想起了《地道战》中勇敢无畏的老村长形象。

  指着“巧用翻板”浮雕,讲解员告诉记者,翻板是1944年冬天焦庄户党支部听取三通顺联合县教育科长徐进的意见改造的。其原理是利用“凹”字原理,把地道平掏一段后,往下挖,挖1.3至1.4米深后,再往前掏一段,然后返上来,最后再平着往前掏。这样形成一个长1.2米,宽0.6米,深1.3至1.4米的凹槽,两边装上木板。只要遇到敌人灌烟、注水或放毒气,就把木板盖上,垫上黄土,泼上清水,就能截断地道,起到隔绝作用。如果有敌人进入地道,一个翻板口守着一个民兵,就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原本简单的地道成了“能藏、能走、能防、能打”的多用途地道,抵御了侵略者的疯狂进攻,最终取得了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西侧墙上则是另外8幅1.8米宽、2米高的浮雕,包括:地道斗争、救护伤员、地下运动、儿童团站岗放哨、地上地下联合打击、传递消息、准备出击、地道运输等场景画面。记者看到,民兵们手握钢枪、大刀,利用地道灵活打击侵略者;儿童团员们保持高度警惕,站岗放哨查路条;妇女们照顾伤员,织布缝衣纳鞋底,支援前线。

  据专家说,这样面积大、材质好、故事多、风格独特的汉白玉浮雕,在国内也不多见。

  “抗战剧场”演绎抗战场面

  位于村支部办公室西侧的是焦庄户另一处“名胜”———“抗战剧场”,剧场东山墙是一幅新绘的巨大壁画,众多喜笑颜开的庄稼汉,正在兴致勃勃地看八路军宣传队的演出。

  壁画创作者之一史国友说,这幅壁画宽12.15米,两侧最低处高6米,中间到屋顶最高处为8米,是以抗战胜利为背景创作的抗日军民观看表演的场景。“我们制作这幅画目的就是要让大家不忘历史,缅怀过去的烽火岁月。”

  剧场里隐约传来人声和歌声,马增告诉记者,现在这里每天都放映经典电影《地道战》,等到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新馆落成并正式开放后,将请演员以武打剧的方式,演绎焦庄户抗战史,给参观者表演智擒汉奸、伏击日本侵略者等精彩场面。“这将是抗日剧场的招牌表演项目。”

  链接

  地道战的故事

  焦庄户是块神奇的土地,无论是在抗日烽火熊熊燃烧的岁月,还是在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今天,总有故事流传。

  地道源自白薯窖

  一次,日本鬼子突然来到焦庄户“清乡”,一位干部来不及转移,人们急中生智,把他藏进了白薯窖,糊弄走了敌人。为了更好地躲过敌人的搜捕,掩护党员、干部,焦庄户人由白薯窖想到了挖洞。最初的地道很窄,人只能像蛤蟆那样蹲在里面,所以人们就叫它“蛤蟆蹲”。1941年冬天,村长马福与上级和干部群众一商量,决定对“蛤蟆蹲”加以改造,把一个个“蛤蟆蹲”串联起来,就成了“直筒式地道”。

  “直筒式地道”也有缺点,敌人发现了洞口,点着柴火往里扔,人不出来就会被烟熏死。1944年冬天,冀东抗日根据地联合政府派教育科长徐进同志来到焦庄户,帮助大家在地道中装上了翻板,开挖了单人掩体、陷阱、了望孔、射击孔等辅助设施;在地道中还修建了十几处指挥所和休息室,民兵和群众能较长时间在地道中进行战斗和生活。到1946年,焦庄户共挖了23华里长的地道,村内纵横交错,并和邻村相连,这种“能藏、能走、能防、能打”的战斗型地道,成为抗日的“地下长城”。

  “人民第一堡垒”

  焦庄户村在老村长马福的带领下,开展了英勇的地道战斗争。从1943年到1948年,同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作战150余次,歼敌近200人,缴获步枪100余支,子弹3500余发,电台1部,还炸毁日军汽车1辆。1947年11月10日,十四分区指示东部顺义县政府授予焦庄户“人民第一堡垒”的光荣称号,使焦庄户成为了冀东西部对敌斗争中的一面红旗。后来民兵中队修建了“大炮楼”,红旗就矗立在楼顶,成为焦庄户村的象征。

  老弹壳

  在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新馆的抗日文物中,有一个日军曾用过的炮弹壳很受关注。说起这个炮弹壳,负责总体设计的北京建工学院业祖润教授告诉记者,今年3月份,一位家住前门的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得知焦庄户地道战遗址在修建新纪念馆,特地将当年“七七事变”时,她在卢沟桥拣到的日军使用过的炮弹壳无偿捐赠给新纪念馆。当时老太太才十多岁,恰逢卢沟桥事变,她奔赴战场支援前线,偶然拾得此物,保存了60多年。

  “现代油灯”

  在30米老地道中,每隔几米,墙上都会设置一盏油灯用作照明。细长的支架上支撑着一个小碗,里面是用作照明的小灯泡,支架旁还有一个把手。据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馆长马增介绍,这种小油灯完全仿照当时地道里照明的油灯形状,只不过当时小碗里盛着煤油,里面放着小灯芯,照明效果很昏暗。现在为了安全和照明需要,换成了36伏15瓦的小灯泡,但造型完全是仿照当年的样式。“别小看这么一盏小灯,一个灯的成本都是三四百元呢。”马增笑着告诉记者。

  图为人在1.4米至1.5米高的老地道中,只能弓身猫腰前进。本版摄影(除署名外)/本报记者孙戉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品牌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