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海外收购触动汽车业神经 罗孚暗藏陷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4日 08:29  中华工商时报

  当美国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CEO因海外并购失败而下课的时候,中国的两家汽车集团为收购英国破产汽车制造商罗孚刚刚结束正面交锋,国内汽车业已纵身投入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热潮中。

  “中国人付完了钞票,保留了全部的高级管理人员并让他们继续领导着各部门的运行,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国外媒体这样描述一家缺乏海外整合经验的中国企业。而在国内,跨海收购者能听到的多是一片叫好声,实际上在叫好的幕后,很多交易也正在商谈。

  此前,海尔曾试图竞购美国的洗衣机制造商美泰公司及其传统品牌“胡佛”,TCL收购汤姆逊公司的电视制造部门,联想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收购韩国双龙……,这些操作是否能够创造出实际价值目前还难以评估。

  但从中国企业每一例海外收购的全过程来看,跨国并购的固有风险加上国内企业特有的文化和政治背景,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已经注定了是一条布满艰辛的崎岖之路。

  收购罗孚的沮丧气息

  “今天的罗孚已不是过去的罗孚了”,在南汽竞购罗孚的关键时刻,英国当地媒体便发出了这样的叹息。因为日本的本田公司从罗孚撤走了部分设备并烧毁了核心设计图纸。

  据报道,在罗孚对外出售前夕,本田曾考察过罗孚的工厂,但此次考察的目的不是为了收购罗孚,而是为了取回本田曾提供给罗孚制造45型和ZS型的设备和设计图纸。从1977年开始,日本本田便开始了与罗孚原来所属的英国莱兰(Ley land)汽车集团合作。但是在过去的一个月时间里,本田公司撤走了其拥有的在罗孚长桥工厂的设备,并把一些关键图纸烧毁。这些设备和图纸本来对重新启动罗孚这两款车的生产至关重要。但如今,由于这两个车型的设计已经被破坏了,使得任何试图复活罗孚的厂家都面临更困难的境地。

  罗孚45是基于罗孚400设计的,而罗孚400又源自本田思域(C iv ic)。本田曾表示,不会将这些设计和设备转让给任何想买罗孚的公司。本田的欧洲公司官员已对此作了确认。因为如果中国公司购得罗孚,并和本田使用同样的技术,显然违背本田的最大利益。国内的东风-本田汽车公司的消息人士透露,国产本田“思域”样车今年年底有望下线,可能在明年上半年投放市场。据了解,国产“思域”的售价可能在15万元左右,而据罗孚公司网站2004年4月的消息,罗孚45型轿车原计划定价在9995英镑到16200英镑之间(合人民币14万到22万元之间)。如果中国公司获得45型车设计,其产品将很可能使用罗孚45型轿车的设计技术,这样一来,将不可避免地要与日本本田“思域”进行竞争。

  罗孚的技术是南汽欠缺的,“借国外技术参与国际竞争”,南汽并购显然在全面审慎的调查上被打了折扣。而这还仅仅只是发生在并购的前夜。如今在将罗孚收入囊中之后,业内人士对南汽表现出来更大的担心。

  自1994年被德国宝马购买之后,罗孚汽车每年亏损达6亿英镑。2000年,宝马将其分拆成轿车和LAND ROVER越野车两部分,前者由英国知名企业家凤凰集团主席约翰·塔沃得到,后者卖给了福特公司。罗孚汽车几经易手,其几任东家都赫赫有名,包括英国政府、不列颠航空公司、德国宝马等,在罗孚败因中,管理层关系错综复杂、高级行政管理人员待遇过高等问题占据了重要位置,如何处理罗孚管理层错综复杂的关系问题,对于涉外管理经验匮乏的南汽集团来说,将是一道不小的难题。

  如果说本田烧毁图纸还只是突发事件,收购罗孚还涉及到宝马和福特两家公司的利益,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未来合资公司在ROVER品牌使用上。据悉,由于宝马公司目前还持有M G和ROVER两个品牌的部分商标权益,宝马公司日前已经表示,接收罗孚需要保证今后不会将ROVER品牌延伸到越野和SUV产品上,因为这些产品上的ROVER品牌使用权已于2000年时卖给了福特,而福特公司也担心收购会因此带来与LAND ROVER的直接竞争。

  上汽意犹未尽

  罗孚收购案已经告一段落,据传与南汽激烈竞争的上汽集团赴英代表团曾迟迟不肯离去。上汽上一次并购案以上汽集团成功收购韩国双龙汽车公司48.9%的股权而告结。

  上汽收购双龙股份在国内被认为算得上是一宗成功操作,达到了一种双赢的局面。但据了解,对于韩国双龙汽车公司出售给中国企业,曾异样地拨动了韩国人难以名状的心理,引起了与正常的国际交易不甚和谐的声音。因为韩国人已习惯于韩国企业到中国投资,不曾想到中国的企业投巨资到韩国来收购企业。部分韩国人担心,双龙汽车公司被中国企业收购,其先进的汽车制造技术会流向中国。

  双龙汽车的韩国债权团却是另有其算盘。韩国目前是世界第五大汽车生产国,其国内市场已难以消化更多的汽车,只有走向海外才是其惟一的出路。中国是新兴的汽车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双龙汽车公司只有同中国企业结盟将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双龙汽车公司起始于1954年初创的东亚汽车公司,1997年双龙汽车公司因资不抵债而被大宇集团收购。1999年大宇集团解散时,双龙汽车公司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上市公司。由于经营不善,双龙汽车公司的债权债务出现严重倒置,企业濒于破产。1999年12月,双龙汽车公司负债达3.44万亿韩元(约合30亿美元),自有资本滑到负613亿韩元(约合5330万美元)。

  自1999年起,双龙汽车公司债权团便探讨向海外出售股权,以便收回其投入的资金。去年下半年,双龙汽车公司债权团加快了出售双龙汽车公司股权的步伐,邀请海外企业前来投标,从中遴选合适的购买对象。此后,表示参加竞标意向的外国企业有十来家,其中包括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和雪铁龙汽车公司、中国上海汽车集团公司以及印度的塔塔集团。

  2004年7月,以韩国朝兴银行为主的30家债权单位组成的债权团举行会议,以投票方式决定双龙汽车公司股权的优先买主。结果,上海汽车公司不出所料被债权团选中。债权团和上汽集团方面对股权买卖价格守口如瓶,在正式场合没有公布任何有效数据。直至如今,中韩两国当事方对上汽收购后的双龙发展公司发展表述仍然并不具体。而只有上汽集团与双龙汽车公司成功合作,才可能使收购行动带来的互补、双赢、两利局面变为现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张文魁认为,“跨国并购从来都是财富的冒险,成功率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面临泛政治化、法律、管理、公司治理以及市场等方面的诸多风险。大规模跨国并购的企业必须要具备足够的规模,拥有国际化人才,具备战略管理能力和良好的公司治理水平,同时还需要政府具备足够的国家保护能力。而目前,中国企业的这些条件尚不完备,还没有到开展大规模跨国并购的阶段。

  他认为,目前进行海外并购的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或者是具有国有背景的大企业,参与并购的企业还非常有限。但政府要防止国有企业为了“政绩”而盲目开展国际并购,对为获取资源为导向的并购也不应过多支持。这种并购未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仅仅拥有海外资源也不能保证中国的资源安全。

  张文魁称,中国海外并购现在才刚刚开始,仍处于“试水”阶段,从中国企业并购的目标和并购主力来看,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中国企业并购的主要目的是获得资源、资产、品牌、市场和技术,还没有达到收购管理的程度。而收购管理才是海外并购的核心。

  本报记者苏利川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品牌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