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汽收购罗孚的另一面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 08:15  第一财经日报

  上周,汽车界最具轰动效应的事件,应该是南汽跨国收购罗孚,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评论。其风头之劲并不输给人们对新一轮燃油涨价的关心,也不输给对人民币升值将如何影响车价的议论。

  其实,罗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相信参与竞标的企业比我们更清楚:10多年前,位居宝马总裁的皮希斯里德,因为在收购罗孚上的策略失误,被迫从宝马总裁宝座上退位。

  简而言之,就像汽车界里的一块“滚刀肉”——罗孚这样一个谁也搞不定的企业,被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凯(JohnKay)认为是没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却给了国内几家企业不尽的想象空间。

  这不禁使人们想起,另外一家奔驰公司也搞不定的韩国双龙,现在也是被国内几家企业争来抢去。

  笔者同样认为,缺乏国际化运营经验,鲜有与境外工会打交道的经历,我们的企业拿什么搞定罗孚?拿什么消化罗孚?

  企业层面:急功近利

  与罗孚“成功”签约之后,南汽的相关人士曾表示,虽然现在我们不知道上汽和本田买了罗孚哪些产权,但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南汽决不会侵犯别人的权益。此言一出,惊世骇俗。遵守法律、不侵害他人利益是企业有诚信的表现,但是在“成功收购”之后,企业居然会“不知道上汽和本田买了罗孚哪些产权”,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根据各方的预测,南汽收购罗孚的金额约为5000万英镑,相当于人民币6亿元。如此大的投资,竟然还有这么大的“不知道”!

  参与此次竞争收购的大都是中国企业,本身就说明我们一些企业浮躁、急功近利的一面。与奇瑞长安等企业相比,国内一些大的汽车集团反而没有真正的自主开发意识,也不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之所以风生水起,多少也是因为自主研发欠账过多的原因。

  两年前,一位曾做过跨国公司驻中国首席代表、当时即将退休的汽车人就问过笔者:桑塔纳在中国生产近20年,中国的先生们是否真正拆解过?是否真正研究过?哪一个汽车公司是靠别人帮助而壮大的?哪一个跨国公司会真正帮助你?相信此话令所有的中国汽车人汗颜。

  竞争层面:赌气抬价

  对于此次罗孚收购案,人们似乎更愿意用一波三折来形容。个中原委,就在于国内企业之间的相互争夺,相互竞价。作为大型国有企业,他们所支付的费用都是国家的,一定要经得起推敲,要对国家负责。

  当年,在上汽并购韩国双龙时,曾经有过国内某企业“搅局”,并最终抬高了收购的价格。此次,类似的情况又一次出现了。

  据了解,在日本的企业之间有一种默契,即使是在竞争对手之间,也会“一致对外”。在对外合作当中,特别是在出现波折时,会经常沟通情况,甚至交底,以避免本国企业“吃亏”,更重要的是不让“渔翁”得利。

  不仅是日本企业,笔者曾经历这样一件事。今年年初,在某汽车零部件集团的媒体座谈会上,该集团的一位韩国籍老总也对韩国双龙赞赏有加,称其为极具特色的高档豪华轿车公司,并不追求规模云云。当时,笔者追问,那么怎样理解像宝马这样著名的豪华车也要达到百万辆规模?怎样理解韩国双龙多少年来风雨漂泊?最后,该老总以离开这家企业多年,对现在的情况了解不多为由,回避了这一问题。

  政府层面:缺少协调

  在罗孚收购案中,多家国内重量级企业竞标,却很少听到我们相关部门协调的声音,很少看到我们政府部门相关的动作。

  汽车产业关乎国计民生,尽管境外收购是企业行为,但是像上汽、南汽这样以国有成分为主的企业,我们相关部门不应该没有作为,特别是在出现相互抬价、可能有损国家利益之时。当然,也许一些相关部门所作所为没有透露给外界,但愿如此。

  相反,英国政府的形象似乎无所不在。有媒体报道,今年2月,英财政大臣布朗利用访华机会为“罗孚”牵媒拉线,并表示英国政府可能允许罗孚延缓支付增值税款,以免上汽注入的大笔资金立刻就被用于缴税,延缓支付的税额可能高达5000万英镑。

  随后,英国政府还表示将向MG罗孚汽车集团(MGRover)提供1亿英镑的过渡性贷款,以帮助罗孚“渡过难关”,并派出贸工部的高官前往上海,试图解决剩下的商业问题。

  另外,在参与竞标的企业当中,也有一家英国公司宣称能够获得政府贷款来收购罗孚的跑车业务。

  现在,南汽收购罗孚的合同已经签了,我们不妨对其持一种宽容的态度。也愿南汽心随所愿。(张宇星)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品牌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