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华人技术精英海归记:别了 底特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0日 15:17  21世纪经济报道

  7月10日,是庞剑在北京逗留的最后一天,他说第二天他要去广汽看看。回国将近两周的时间,他已经在北京见了很多人,有老朋友也有新朋友。

  离开北京前一天,庞剑受北汽福田总设计师邬学斌的邀请,给福田工程研究院的技术人员讲了一天课。邬学斌是庞在福特的曾经同事,之前一度游说庞剑加盟福田。

  身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研究员,庞剑每年都会回国进行交流,看到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由于一些朋友和同事已经在国内有了自己的空间,他也有回国创业的冲动。这次回来,他想多走几家企业挑选一下。

  据介绍,目前在底特律地区从事汽车行业的大陆华人有两万左右。随着奇瑞的冯敏、华晨的赵福全,福田的邬学斌等人的回归,许多人也都开始考虑回国创业。

  邬学斌和他的团队

  穿着工作服的邬学斌,坐在简朴的办公室里已经没有了海归模样,现在他管理着1000多人的福田工程设计院,享受副总待遇。在福田的一年半时间里,他每天从回龙观开车到沙河上班,生活简单而有规律。

  2002年,时任汽车工程学会会长张兴业带队去底特律开会,张兴业跟邬学斌聊天,“像你这样的情况应该回国了。”并给邬推荐了一些企业。邬学斌随后开始利用网络,并更多地关心起国内的信息。

  “越看越感觉到应该回来了,最后我向我妻子分析了回国和留下的利弊,我告诉她在美国上升的空间没有回来大。”邬学斌回国考察了浙江的民营零部件企业、奇瑞等,然后到福田研究院看了一下,跟福田总经理王金玉见了面,邬感觉福田的平台不错。

  2003年11月的一天,邬学斌在一个私人派对上突然向朋友宣布,“我要回国!”几天后他飞回了北京。

  “回国和国家汽车业的大环境有关系,感觉到国家发展到这个阶段需要自主开发,我们也需要为中国汽车产业做一些事情。”

  事实证明,福田纳贤邬学斌后来直接影响了另外几个人。

  福田总工程师兼乘用车所所长叶子青,是两周前才被邬学斌从老东家挖来的车身专家,回国前在美国待了18年,其中在福特工作近12年。他和邬学斌1999年开始在福特从事同一个项目。

  爱踢足球的邬学斌后来在球场上又认识了刘敏。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的刘敏当时在通用汽车工作。两人谁也没有想到若干年后会在福田相会。

  近几年,每年国内去底特律汽车专业人士很多,当地都会邀请这些人士参加论坛并演讲,回国后的邬学斌也是这些活动的常客。“我每次去美国都会跟朋友说,你们还呆在这里干吗?!赶快回去吧。”谈起当时的情景,邬学斌回味无穷。

  终于,邬学斌的一次讲座打动了台下的刘敏和蒋晓春。蒋晓春主要做整车性能验证,在福特待了三年。尽管都在福特,邬学斌和蒋晓春以前并不认识。

  就在刘敏、蒋晓春纷纷投奔福田的同时,任起龙应聘来到了福田。拥有两个博士学位,三个博士学位在读的任起龙曾1998年进入福特,此前在通用电气工作过,2002年进入了万国卡车,现在是福田工程研究院的NVH专家。

  不管出国多少年,大家都很关注国内的情况,年龄都在40岁上下,在国外的汽车领域工作时间都比较长,绝大部分都获得了美国绿卡。这是这几个人的共同特点。

  现在五个人在福田享受三居住房和配车外,每年有两次往返美国的探亲假。“当时回国的时候大家各方面是有点不适应,但是这里个人发展空间要比美国大,为了民族的汽车工业,暂时的牺牲是值得的。”邬学斌说。

  核心技术部门都有中国人

  近几年,国内的奇瑞、福田甚至包括长城都纷纷去底特律挖人,招聘海归来做研发,在汽车圈已经形成了共识。

  现任华晨金杯汽车公司副总裁兼研发中心总经理赵福全,曾是美国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担任技术中心研究总监。1998年被美国工程院推荐作为全美100位最杰出的工程师之一参加了“Frontiers of Engineering”研讨会,并被美国工程院选为全美30位最杰出的工程师之一参加了美国-德国“Frontiers of Engineering”研讨会。

  据了解,美国三大汽车集团中,华人的地位、工资和美国技术人员一样,基本同工同酬。在这里的华人员工普遍学历高,至少是硕士,大部分人在国内就已经完成了高等教育,从事的是技术工作,而且是在核心的部门。比如代表美国最高的制造水平的密歇根大学生产制造中心,就是一位华人主导的制造中心,刘敏曾是这里的第三届学员。

  刘敏回国前在通用最核心的技术项目组工作,主要做工艺制造、设计、开发等。汽车两大难点一个是发动机,一个是车身。通用每年14个车型,从冲压,设计、到开发的验证,都由这个小组来做。刘敏负责过悍马车型军改民过程中的后翻盖和外侧围设计。

  “在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专业性的会议或研发中心都可以看到中国人的身影。在通用研发中心的走廊里说中国话,肯定有人答应。”刘敏说,在研发领域的技术交流有时候可以不用英语。

  目前,在底特律地区华人协会注册的会员有两三千人,其中80%是从事的技术研发工作,而从事汽车行业和汽车相关行业工作的中国人则高达两三万人。

  时势造英雄

  美国三大集团里卧虎藏龙,但是华人工程师真正想回国创业也就是这两年的事。叶子青说这和国内汽车产业的大环境变化有关。

  从1980年代末开始,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迈出合资步伐,中外汽车技术交流活动开始增多。但是,那个时候中国代表团出国交流的费用很少,住要找最便宜的地方,很多人带着方便面,不舍得在外面吃。

  “我是1993年和张兴业认识的。”邬学斌对当年的情景还记忆犹新,“早年中国代表团去了要分散在我们家里面住,然后我们请假为中国代表团提供交通(开车),因为费用很紧张。1999年以后条件就好了,都住大HOTEL(酒店)了。”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缓慢,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家回国的积极性。1999年,邬学斌曾担任过天合公司的中国区技术经理,并参与建设了天合在长春和廊坊的合资厂。但是当时国内汽车市场环境很不好,邬学斌感觉没什么戏了,随后就回美国读MBA了。

  从1999年回美国到2002年再见到张兴业,那两三年时间邬学斌放松了对中国汽车市场的观察,不知道国内有这么大的变化。当三年后张兴业再次游说他时,听到国内的情况,又把他回国的愿望勾起来了。

  在底特律,从事汽车工作的中国人都有自己的圈子。大家一方面通过人脉关系认识,另一方面通过报纸、网络来登广告等方式联系。国内的各种信息,通过讲座、网络、口传的方式在这个精英华人圈子里传播着。尤其是底特律华人协会搞的一些论坛,大家以吃饭的形式聊天,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中国汽车的发展情况。

  2003年底,邬学斌动身回到了北京,而就在此前后,奇瑞的许敏、华晨的赵福全也先后回到了国内。

  这股回国潮还在扩大。叶子青的太太和他在福特共同工作了十几年,目前正在考虑回国,邬学斌的太太也将在明年回国。

  1970年代,2000多名韩国汽车研发人才从美国返回国内创业,一举改变了韩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进程。目前从国外回国的中国工程师还只有30人左右。但是赵福全、邬学斌、叶子青都相信,大范围归国潮一定会到来。(本报记者 徐 锋 见习记者 文 华 )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品牌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