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浮躁时代”之营销变化篇
引言:今年上半年,中国车市营销好戏不断。经历了年初的常规降价销售后,中国车市开始进入平静呼吸期,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再无波澜。
但厂商对于平静的车市其实可以用四个字形容——寂寞难耐,他们并不习惯这清闲的日子。于是试图制造新的兴奋点,在汽车销售手段上频频施计。什么文化营销、饥饿营销、买断营销扑面而来,中国汽车销售市场,不断冒出新的概念,五花八门的促销方式,描绘出了一场厂商生存百态的“浮世绘”。
是非功过尚不评说,上半年车市营销的一系列手法,无论如何都是对车市文化的一种贡献,值得我们再次提起。
时尚营销
事件描述:
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把AutoPark(汽车公园)活动“放大”到全国,其中最为突出的亮点是活动现场安排得大气,活动周期长,活动所要经过的城市多,同时体现出2005年汽车文化的新潮流——汽车消费融入平凡人生活。
家长里短:
通过AutoPark现场,使消费者享受到情景式消费体验,从而深入激发消费者的购车欲望。此招法在国内汽车市场产能过剩的情况、供过与求的情况下更有意思。他可以使消费者在这样一种时尚方式中充分地了解某一汽车品牌。
涨价营销
事件描述:
继3月VOLVO部分车型上调价格后,宝马等进口车型的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地上涨,其它品牌也相继跟进,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消费市场。
家长里短:
和国产车一样,进口车涨价,主要还是成本因素,为了保持厂商利润不发生太大改变,厂商把成本负担推给了消费者。不过与国产车从价格上刻意拉开档次,也是他们涨价的目的之一。其好处在于集体保留了进口车的尊贵面孔,弊端延长了购买者的观望周期,从而推迟下手时间。
加价营销
事件描述:
去年的降价大潮中,消费者握紧了钱袋,今年上半年,等不到降价的消费者,忽然发现许多车型不但一分钱不让,一个明显的怪象是,有的车型甚至不加价就提不到车了。
家长里短:
加价车其实打了新车上市和批量供应的时间差,车到之后,先不发给客户,而是转到交易市场加价出售。好处在于,除了能在厂家得到销售返利,还可以在市场上得到加价的利润,一车得双利。 弊端:可能导致尚无心理准备的准客户大量流失。
饥饿营销
事件描述:
上半年,饥饿营销成为车市热门,特别是5月以来,一些主流品牌车型纷纷出现无车可提、有市无车的情况。比如皇冠、颐达、天籁、东风标致307等部分国产车型都显出“饥饿”。
家长里短:
厂家刻意控制产量,在销售上采取供应低于需求的方法,营造的产品供不应求的市场紧俏气氛,使消费者一时“千金难求”,从而产生“急切求购”的心理,有捉弄消费者的嫌疑。
买断营销
事件描述:
买断销售、国美模式等词汇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关于汽车的讨论中。上半年,武汉许多汽车经销商也开始尝试买断销售方式;长沙汽车经销商限量推出“东南菱帅买断式销售”大型促销让利活动……目前为止,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东风雪铁龙、一汽夏利、东南汽车、奇瑞、吉利等陆续加入到买断销售的阵营。
家长里短:
买断销售对汽车厂商的销量提升有重大帮助,经销商赚钱,厂家提高销量,消化库存,实在是一举双得的事情。弊端是厂家实施的风险转移,使经销商必须为此承担巨大风险。(周茂胜)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