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出口 自主企业风光无限合资企业痛失话语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30日 08:02  中国青年报

  当利润被消磨殆尽的时候,面对市场残酷的考验,企业纷纷寻求扩大市场的良方。这段时间以来,不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产品出口的声音都很响亮。一汽去年产品出口过万辆,奇瑞吉利已经开始建立自己的海外工厂,最早进入中国的本田和姗姗来迟的戴-克,都有了将中国作为出口基地的打算。6月24日,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向德国出口了150辆两厢飞度,并计划今年向欧洲出口1万辆,拉开了合资企业大规模汽车出口的序幕。

  当然,不和谐的声音也有。前不久,北京现代向俄罗斯出口1.9万辆索纳塔整车的计划,就由于韩方的恶意干涉不了了之。有业内人士分析,这是因为已有产品向俄罗斯出口的韩国现代,不允许北京现代分享其在海外市场的利润体系。紧接着,又有现代独资零部件厂大幅提高产品价格,北京现代被迫接受提价的事情爆出。合资企业内部的利益纠葛,以如此不体面的方式被放大,实属罕见。在许多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中方虽未被韩方洗脑,却已沦为不折不扣的打工仔,毫无话语权可言。

  有媒体报道,北京现代人士曾透露,索纳塔整车出口计划已变更为非关键零部件出口,这些非关键零部件将和韩国现代出口的关键零部件一起,在俄罗斯组装生产整车销售。韩方人士的说法是,他们更信任韩国生产的关键零部件。

  这就不免令人费解,北京现代是照搬韩国现代的模式,配套零部件主要由周边韩资零部件厂供应,甚至可以省略认证程序;汽车生产车间比韩国工厂更新、更先进。北京现代也不止一次声称,其产品与韩国工厂生产的汽车质量一致,但到了出口的时候,为何又对其不放心呢?显然是韩方不愿意让合资企业分享它的利益。

  北京现代的发动机工厂主要配件都是现代摩比斯等韩方独资厂提供的,生产出来的发动机北京现代可以用,为什么就不能出口俄罗斯?难道中国市场的质量要求就比俄罗斯市场低?

  与中东、非洲等地一些欠发达国家相比,俄罗斯汽车市场进口的质量认证门槛稍高一些,但与北美及西欧市场相比,认证门槛又低很多。俄罗斯汽车制造商为数众多,但产品制造水平较低,中国的汽车制造商比他们更具备技术优势。再说,装在北京现代车上的关键零部件,哪一个不是韩资企业提供的?韩国现代连“自家孩子”的质量都不敢信任,是不是因为其在世界各个地区销售的汽车,质量采用多重标准?那给北京现代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根据北汽与现代达成的协议,今后北京现代引进新车型将保持与韩国现代全球同步,但车型同步是否意味着质量同步呢?看来,做外方的加工工厂难保就万无一失。

  话说回来,连长城、新凯、中兴这样的小厂都能在俄罗斯通过质量认证,北京现代的索纳塔为什么就不行?奇瑞自主研发的发动机都可以向俄罗斯出口,北京现代完全靠韩方供应配件的组装发动机竟然达不到韩方的出口要求,实在让人想不通。

  当然,这事放在北美市场很容易讲得通,据说现代曾花费了10年时间来纠正美国消费者对其质量的糟糕印象。2003年,现代就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投资3000万美元建立了研发中心。但在中国,现代至今仍局限于生产平台的构建。而其在美国的“零次品率”口号,放在北京现代身上,在韩方权力过大的前提下,也只能成为一种笑谈。

  事实上,急于实现产品出口的北京现代也有许多难言之隐。索纳塔刚入市的2003年,恰逢中国汽车市场井喷,中高级轿车增长幅度达104.3%,大大超过轿车行业整体增长率。借CKD造车之利,索纳塔被鼓吹为“进口车的成本、国产车的价格”,消费者对其质量的信赖感,也是因为其上市初期看不出多少“国产化”的迹象。但现如今,索纳塔的销售已成疲态,统计资料表明,索纳塔2.7L上市后销售情况一直较差,索纳塔2.0L去年初销量也开始下降,最低曾跌到每月不足2000辆。今年上市的索纳塔2.5L,虽重点打公务车市场,但目前来看,仍然无法挽回其销售颓势。

  另一方面,索纳塔能坚持到现在,与北京市的特殊照顾不无关系。从今年初开始,索纳塔先后进入北京出租车及公务车市场。北京现代今年一季度5.6万辆的销售额中,仅供给北京的出租用车就达8000多辆。据估算,在北京现代的总销量中,有近两成属于减配置、低售价的出租车。前一段时间坊间流传,有关部门要求“每淘汰100辆出租车就要订购60辆北京现代车”。甚至有媒体报道说,索纳塔当出租车使用降低了很多配置,不仅气囊减为一个,还在发动机和车皮上做了手脚。

  北京市只有7万多辆的出租车保有量,即便榨干北京市的出租车市场,索纳塔能够发挥的潜力也只能到此为止了。抢公务车市场恐怕也不容易,索纳塔并不豪华、庄重的形象,和韩国车并不出众的品质,是阻碍其打入政府采购市场的最大阻力。

  由此可见,出口实际上是一个解决索纳塔销售问题的良方。如果北京现代的索纳塔整车能够顺利实现出口,其定价也将与韩国现代出口的车型一致,但利润势必有很大不同。从韩方的角度讲,合资企业获取过高的利润并不是他们希望看到的,即便在中国,韩方真正关注的也只不过是合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而非盈利能力。

  合资企业实现出口应该比本土品牌更容易,利用合资伙伴在国外的网络,成本就会降低很多。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韩方可以随意利用中方在国内的销售网络,却拒绝北京现代使用其在俄罗斯的销售网络,尽管其在俄罗斯市场的占有率并不高。

  利润备受韩方盘剥,无疑是北京现代的切肤之痛。今年一季度,北京现代销量翻番,但盈利同比下滑28%。由于索纳塔销售后继无力,北京现代的销售几乎完全由伊兰特支撑,风险过大,再加上SUV途胜在定价上的广受质疑,北京现代未来的市场走势很不明朗。

  以上种种迹象表明,韩方绝对不会为北京现代松绑,而是越捆越结实,不论是产品引入权,还是销售权和出口权,无一例外是韩方说了算,以至于中方的“鸡肋”价值也所剩无几。本报记者 王超

(编辑:赵广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品牌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