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资金、品牌、技术 轿车新军遭遇“三座大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9日 08:03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黄瀚发自上海

  一边是奥克斯的退出,一边是大众们的亏损,似乎轿车厂一下子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行业内外还是有不少等待者试图进入。

  “近期,国家发改委正对江淮、力帆等企业的轿车项目申报报告进行审查。”日前,一位接近相关部门的企业高层对记者证实。而据业界传闻,发改委可能会在八九月份批复这些企业的申请。

  除了波导这样的纯业外资本,更多的行业内的候补者正等待进入轿车生产领域,轿车行业正面临大变局。

  高调进入者与黯然退出者

  “我觉得,江淮、力帆不必担心轿车目录的问题。”6月20日,浦东假日酒店2楼,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略带神秘地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这天,他在上海宣布了长城的轿车计划——12亿元、8个车型。魏建军铿锵有力:“并不是SUV的滑坡迫使我们转型,而是轿车才能满足长城做大的梦想。”

  作为SUV、皮卡的生产企业,长城如何解决轿车生产权的问题?对此,魏建军轻描淡写。

  “我们的项目得到了河北省、中央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我们也对国家的产业政策作了研究。长城上马轿车项目是扩大产能,属于市场行为,已获得了省一级和相关部门的审批。”

  “长城不存在重新报批轿车生产权的问题,只需在新车上市前申报产品目录即可。”魏建军称。

  相对长城的高调,奥克斯却面临着漫长的退出争议。

  “从宣布退出到现在,全国媒体的报道已超过100篇。”奥克斯集团一位高层对记者表示,“我们觉得,有进入就有退出,这才正常。我们也可以选择无声无息地退出,但我们不能这样不负责任。”

  事实上,奥克斯的退出有着特殊的背景。

  “当时,集团正在申报手机牌照,并为此状告信产部。”5月中旬,奥克斯集团一位高层在宁波告诉本报记者,“此前,相关部门就通过一定渠道与奥克斯沟通,要求奥克斯或者做手机,或者做轿车,两者只能任选其一。”

  “奥克斯当时收购沈阳黑豹,是试图作为跳板进入轿车行业。奥克斯所以退出,并不是因为不看好轿车行业,而是奥克斯无法同时大规模进入两个行业,政策上也不允许。”

  力帆、江淮:版图扩张中的两难

  今年3月,力帆董事长尹明善公布了力帆集团的造车计划:2010年力帆汽车将形成年产微型汽车10万辆的生产规模。

  而要实现这个造车计划,尹明善宣布力帆汽车项目将投资24亿元,达到年生产能力15万辆整车、20万台发动机的规模,一期将投入9.8亿元。

  力帆遇到的最大瓶颈是资金。由于连年的价格战,摩托车价格已达到微利甚至无利的尴尬境地,就连力帆一度寄予厚望的东南亚市场,每辆摩托车也仅有30~40元利润。

  当时,尹明善曾表示,力帆至少有三个途径:一是自有资金;二是香港上市融资计划;三是与长安、一汽等内地汽车业巨头合作,或者与内地的民营企业合资。

  目前,融资渠道显然已不可行,而合作也受到了汽车巨头的冷遇,自有资金的积累也并不容易。但尹明善认为,力帆造车已经是没有回头路了。

  而对于江淮来说,资金并不是大问题。

  “江淮对轿车项目期望很高,希望借此成为综合性汽车公司。”6月中旬,记者在江淮汽车采访时候,江淮人士如此表示。

  “公司的产品线不断延伸,从底盘到整车再到发动机,从商用车到乘用车,江淮正慢慢覆盖全系列卡车产品,而进军轿车领域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光大证券分析师赵雪桂称。

  赵雪桂对江淮的管理能力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从江淮的发展来看,客货车底盘、瑞风、轻卡上都确立了领先的优势。”

  但她还是对江淮轿车项目并不看好。“轿车行业的游戏规则远远不同于商用车领域。”

  “江淮轿车项目批复如果一公告,股价立刻就会下跌。”赵雪桂向本报记者坦言。

  自主品牌的压力所在

  “在消费者的传统概念中,汽车是有血统的。欧美汽车是一流产品,日韩汽车是二流产品,民族品牌是三流产品。”奇瑞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秦力洪感慨地说。

  这几年来,自主品牌轿车虽然发展迅速,但在市场上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其中最重要的问题还在消费者的心态上。“很多人振臂高呼要支持民族汽车,但很可能买的是其他品牌的车。”

  “这里有一个心理落差。汽车产品能不能获得消费者青睐,靠的是质量和服务。”秦力洪说,“所以我们现在不单独提民族品牌,而是要明确,奇瑞要做国际上优秀的民族品牌。”

  奇瑞面临的压力并非偶然。事实上,国内自主品牌轿车企业大都面临着美誉度不高、产品低端向高端提升难的问题。

  “国内汽车企业缺乏核心技术,而质量控制上也需要成熟的经验与时间。”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说。

  “江淮在轿车项目上试图复制瑞风的成功经验。”江淮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为此,江淮轿车将从高中端导入。

  记者了解到,江淮轿车选择了在中国颇受欢迎的乔治亚罗的设计,从15万元左右的中端车进入,并向低端渗透,并从配套选择、质量控制上保持相对高的水准,希望确立相对高端的品牌形象,从而避免低档车的刻板印象。

  对此,业界也有不同看法。

  “瑞风所进入的商用MPV市场原来只有别克GL8一个竞争对手,瑞风实行的高端跟随战略取得了很大成功,但轿车市场竞争格局大大不同,超过10万元的车型,品牌因素影响非常大。”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告诉记者。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品牌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