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汽车市场“年中考试”的时候,各家厂商正忙于制订下半年的产销计划。下半年的中国车市将何去何从?能否达到年初的预期?6月24日,《每日经济新闻》举办了汽车市场专题研讨会,来自上海地区的行业专家和一线经销商分别对下半年车市作了预测。
家庭消费催生“中小型车热”
今年年初,国家信息中心曾预测:2005年国内汽车总销量580万辆,增长13%,其中乘用车市场需求量为299万辆,比2004年增长17%。现场专家认为,2005年的汽车产销量估计在550万-600万辆,这与国家信息中心的年初预计相差不远;对于乘用车市场,现场专家认为,仅中级车、经济型轿车的销售量就将达到270万-280万辆,大大高于年初的预期。
上海市信息中心汽车产业研究所首席分析师项明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家庭消费时代已真正来临,家庭用车需求的释放,将使乘用车市场中的中级和经济型轿车的销售量得到迅速提高。”
同济大学的客座教授兼上海广州本田专卖店副总经理裘文才也表示:“下半年的汽车市场将呈现缓慢上升,1.3L-1.8L低排量的家庭用车会有很好的市场销售纪录。”
这也印证了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之前的统计:今年首季,在其它级别轿车销量平平的背景下,1.0升及以下小排量轿车的销量同比激增26.4%。4月,小排量轿车的市场占有率超过20%。
二三级城市成消费“后备军”
对于带领汽车市场增长的动力区域,现场专家认为是在经济增长较快的二三级城市,而非一级城市。
项明认为:“在京沪深等特大型城市,今年下半年乃至今后几年,汽车消费环境都不会宽松,特别是道路交通方面的限制。其实从国家的政策导向上看,特大型城市对汽车消费都有所限制,消费成本在逐渐上升,所以特大城市在短期内对于私车的消费没有很大空间了,相反,经济发达地区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的二三级城市,可能会成为下一个汽车消费集中区,并通过辐射效应,把周边的消费带动起来。”
他的观点得到了与会专家的普遍认同。上海华星汽车广场市场部经理赵继延认为:“在上海市场,汽车消费有牌照、道路等诸多限制,所以上海不是一个可以无限扩大的市场。”
和平汽车实业有限公司夏丽娟经理也表示:“由于大城市的汽车销售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一些品牌在大城市站不住脚,从而形成销售渠道的‘外流’———流向周边二线城市,这实际上引导了大城市的消费向周边发展。”
与此同时,二三级城市的消费能力在不断提升。广东中山统计信息网的数据显示,2004年,该市城市职工(不含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人均工资为11390元,城镇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为22350元。“二类非省会城市已成为小排量轿车的主战场。”一名江苏的经销商也对《每日经济新闻》说。
对此,上海中盛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忠伟认为:“汽车与各类时尚消费品一样,有一个梯度的普及效应,也是先从大城市和最富有的人群开始,然后向二三级城市和相对富裕群体扩散,特别是目前某些品牌小排量车的最低价已下探到3万元关口,相当于中小城市居民两至三年的工资收入,已经比较符合国民车的标准。”
据《每日经济新闻》了解,吉利、哈飞、菲亚特、奇瑞等小排量轿车的买家多为首次购车人士,镇区买家稍多于城区。
俞凌琳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