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海油竞购尤尼科 再考美国民族心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6日 10:48  财经时报

  中国始终是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重点防备的国家,但从多年来情况看,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审查外国并购美国企业和美国总统阻止这种公司兼并的案例是非常少见的

  □ 寒石

  事实证明,即使中海油成功地通过华尔街金融交易室里的资本博弈,仍将面临华盛顿权力走廊内的艰苦卓绝的政治较量。

  《金融时报》撰文称,中海油和雪佛龙太士古对尤尼科的竞购不仅仅是一场竞价战,而更是一场国会山上的“政治战争”。而布隆伯格新闻社则说,“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对竞购的审查超出了公司经营的范围之外”。

  问题的关键在于,西方在近现代史上从未有过容纳一个非西方强国兴起的经历,因而西方国际体系,尤其是这个体系的领导者美国在面对中国这样一个非西方强国兴起时,缺乏必要的气度和思想准备。

  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于,对日益崛起并不可避免地具有越来越强烈的国际化取向的中国,心态复杂的美利坚人应真正地、完全地以自由主义——美国民族主义的核心作为取得外交政策道德的伦理基础,对中国的民族复兴和国家抱负给予同样的理解和尊重。

  华盛顿权力走廊内的政治较量

  在预计到中海油会高价竞购尤尼科之后,加利福利亚的共和党众议员理查德·庞勃和邓肯·亨特上周五致信布什总统说,美国应以国家安全的名义,命令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根据1988年通过的一项联邦法律,对中海油可能进行的收购展开彻底调查。信中说,“随着世界能源图景的变化,美国理解自己的国家利益十分关键”,“美国越来越需要在外交政策、国家安全政策和经济安全政策的框架内考虑能源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始终是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重点防备的国家。1990年,老布什总统根据该委员会提供的报告,下令禁止将西雅图一家公司飞机零件出售给中国,使拟议中的并购计划流产。2003年,香港和记黄埔公司和新加坡STT获得对重组后的美国环球电讯公司65%控股权之后,遭到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内的国防部长和联邦调查局局长的极力反对,称和记黄埔公司的收购会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去年开始的联想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一案历经波折方于今年取得成功。而对于中海油竞购尤尼科公司,美国能源部长波德曼上周三在国家石油委员会上说,政府对这桩交易的审查“实在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

  从多年来情况看,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审查外国并购美国企业和美国总统阻止这种公司兼并的案例是非常少见的。据有关统计,去年向该委员会申报的相关并购案例近50件,委员会只调查了1件。委员会成立以来的约30年中,共收到的申报外国兼并案1500多件,委员会总共只调查过22件。

  重点审查中国公司的部分原因在于,中国具有如美国媒体所说的与美国“敌对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再加之中国国家实力的巨大发展,使中国看起来具有了“挑战”美国霸权的可能性,从而触摸到了美国民族主义的内在窘境。

  “中国世纪”里美国民族主义的两难困境

  尽管这个领土广阔、实力超群的国家一直给人一种不存在民族主义的感觉,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计划”、国联和罗斯福总统的《大西洋联合宪章》、联合国,均积极倡导以普世情怀、国际主义消解民族主义对我们这个世界所造成的深深伤害。但以任何标准看来,美国均是一个非常民族主义化的社会,从公立学校学生每天要高声诵读爱国誓言,到体育比赛时四处奏放的《上帝祝福美利坚》。民意测验显示,在所有西方民主国家中,美国人对自己国家最为自豪。

  根据历史学家莱文的观点,美国的民族主义的特点有三:第一,在美国人眼中,美国价值观的尤越性是不证自明的,他们为此感到极度自豪;第二,美国民众对他们的价值观在全球的普遍适用性深信不疑。第三,白人基督教原教旨主义派生出的因循守旧、外向扩张以及极度自恋等文化心态。而卡内基和平基金会中国研究项目负责人裴敏欣博士认为,美国政治价值观最重要的部分应是自由主义。

  然而,在面对中国注定崛起并可能像美国的知识精英和大众传媒所渲染的那样“挑战”美国霸权的情况下,美国以自由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主义却面临着一个严重的两难困境,即如何在履行自己宣扬的自由民主主义价值观,以保持其在世界上的道德权威的情况下,不干涉中国的和平崛起,或者说如何在保持美国自身在国际体系的霸权地位情况下,尊重中国的民族复兴。

  历史地看,如同在对华政策中所表现出来的一样,美国的民族主义常常因为这种内在的矛盾性,而使自身的民族主义同其他国家的民族主义发生冲突;美国人也往往因为对其他国家人民的民族主义经常性的低估和轻视,使得美国外交政策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而现在,理查德·庞勃和邓肯·亨特议员已经表现出来了,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真会如此行事吗?

(编辑:黄浩)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相关品牌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