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过马路时 走斑马线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09日 09:15 北京青年报 | |||||||||
你过马路时走斑马线吗 现场调查 10分钟内30多个学生中
只有8人过马路走人行道 “过马路,左右看,要走人行横道线。”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教育我们要这样遵守交通规则。一晃大家都上中学了,大家还这样“过马路,左右看,要走人行横道线”吗? 4月的一个周三,中午近12点,记者来到一所校门临马路的中学。这时上完上午最后一节课的学生纷纷从校门涌出。“嚓”———一声紧急刹车,记者看到正在过马路的男生站在路中央,惊吓出一身冷汗,随即迅速地跑向马路对面。随后,更多的学生,一边躲避着来往的汽车,一边如跳舞般地跑向马路对面。时不时的,还传来几声“没长眼呀!不要命啦!”的气愤声音。在约10分钟的时间里,据记者不完全统计,30多名过马路的学生脚踩着人行横道的只有8人。 当天下午4点多,记者来到另外一所同样校门临马路的中学门口。与上一所学校相比,这条马路的车流量更大,中间用栏杆进行了隔离,栏杆间留出了行人步行到对面的通道。记者在校门口看到的景象非常混乱。推着自行车或者步行的学生,拥挤着到马路对面回家或者乘公交车。学生不让汽车,汽车摁着喇叭,一时间马路乱成一锅粥。 “这样好,我们更容易过马路。”一名高二男生说,“否则光等汽车就需要半个小时,那还得是西边200米处十字路口是红灯。”趁着交通拥堵,学生们纷纷乱穿马路。记者本想数数10分钟过了多少人,但根本没法数清,因为记者站的人行横道线处,根本就没有学生踩着走。“学生经常有被汽车剐伤的。”学校传达室的老师说。 经过两天左右的切身体验,记者发现,对于许多中学生来说,人行横道线只是一种摆设。在他们的眼里,过马路是怎样方便怎样来,大多数人都不会谨慎地沿着人行横道线走。记者没发现有学生翻越栏杆过马路。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过“当代中国少年儿童伤害研究”的调查。数据显示,21.8%的人有马路玩耍的经历,19.8%的人翻越栏杆,10.1%的人不走人行横道,46.6%的人骑车带人。 专家点评 孩子们常常“无知无畏” 他们缺少的是一种规则意识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分析说,追溯儿童不遵守交通规则现象比较普遍的原因,从生理、心理结构来看,他们的认知、情感、逻辑推理能力等较弱,所以他们对自身所处环境的危险性和复杂性缺少客观判断。由于身心的不成熟,使得他们视觉判断整合能力差,比如对于快速移动的物体,他们只能注意到一两个,导致他们在注意质量、空间感、速度判断上存在缺陷,因此缺乏对行为后果的预见性。老百姓常说:“无知无畏”。 他们缺少规则意识,这是现在特别是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规则意识,其实就是一种道德修养。这种规则意识,实际上体现出的是一种服从意识。这种规则意识的养成,不是靠交通规则来完成,更多的应该是在生活当中得到一种外在的教化后内化为自己的一种习惯意识。 现在的孩子在这方面普遍欠缺,这与社会的大环境有关。从目前整个社会的文化背景上来看,有个人价值取向被强化的趋势,所以很多青少年把自我意识、个性行为人为地放大,使得小我与大我产生一种冲突和不适应。交通问题就是这种冲突的具体明显表现。 同龄观点 胡乱穿马路很危险 我们都该遵守交规 “乱穿马路是很危险的。”高三女生魏佚丽说,“我们都应该遵守交通规则,这样不仅我们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而且也给驾驶机动车的人带来方便。”魏佚丽说这种认识去年才有,“去年10月,下学回家过马路时,我亲眼看见一个男同学,为了节省过马路的时间,翻越马路中间的栏杆时,被对面飞速行驶的汽车撞倒了。当时我就哭了。三天后,他因为伤势太重抢救无效。我不希望这种血的教训在我身上出现,也不希望和我一样的同龄人,因此而遭遇横祸。” 接受记者采访的中学生们大多都认为遵守交通规则很重要,“遵守交规,既方便大家,也是珍惜自己生命的表现。” 样板行为 安全教育是一种生命教育 应该是有具体行为的训练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指出,交通活动实质上是特殊的社会活动,特殊性表现在它的复杂性和危险性。既然是一种社会活动,就需要准则和规范。而道德就是这种准则和规范得以施用的公共意识和行为。宗春山主任说,“要想将遵守交通规则问题上升为道德意识教育行为,我们需要社会各方面对其进行强化要求。” 中学生乱穿马路,也反映出成年人的正向的示范作用欠缺。成年人应该对自我行为进行约束,树立起教育年轻人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负面的“榜样”作用。 安全教育也不是简单的说教,应该是有具体行为的训练。在香港就有这样的交通公园,专门对学前的幼儿进行一种游戏化的训练和教学。孩子的交通意识和能力通过这种有效的训练给以支持和强化。 邓兴军/本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