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浪汽车 > 德国大众--2004北京国际车展专题 > 正文

Hello POLO--大众第四代波罗试车手记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12月24日 16:28 中国汽车画报

  当我在意大利撒丁岛灿烂的阳光下,看到洋溢着青春气息的波罗时,除去钟情,从心中油然而生的还有对青春,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而此时,人,也似乎年轻了许多。

  新造型--演绎青春与浪漫

  一向以严谨而闻名的德国人,设计出风格俏丽而浪漫的第四代波罗,让人多多少少有些吃惊。

  "看似大众,又不像大众"的感觉是从新波罗的容貌开始。虽然一大一小的圆型前灯组合,是来自大众路波的创意,但它在新波罗上的运用,似乎唤醒了不曾表现出来的另一个主题,即青春与浪漫,而能让主题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则要归功于优雅而活泼的车身线条设计了。

  侧面望去,新波罗简洁、明快的车身线条流畅舒展。圆润的曲线从车顶划过,看似不经意的一点点前高后低的车顶,衬托出车尾阶梯状线条的生动与活泼。楔形车头,立体感极强的腰线,微微隆起的后翼子板,大尺寸轮毂的轮胎,都让新波罗的动感和活力在一瞥之后,就被牢牢地记住了。

  如果说前灯组合与进气格栅的变化,让新波罗的面孔显得时髦,那么,车尾设计的精华,则是来自于全车圆润曲线的绝妙收笔。与第三代波罗相比,新波罗看似只是尾灯组合有了一些变化,但是,车尾部分圆润曲线的恰当运用,让原本有些中规中矩的车尾变得生动可爱起来。虽然高位刹车灯,略窄的后风挡与侧面的窄车窗相呼应,是沿袭了第三代波罗的设计格调,但与圆润的曲线组合之后,正好迎合了现在小型车的设计风格,传达出友好、自信的设计理念。

  首次发布的第四代波罗拥有三门和五门两种车型。虽然是紧凑型的小车,但是三门车型依然给人一种双门跑车(Coupe)的运动风格,车身造型也显得比五门车型更具动感和时尚的气息。由于五门车型增加了侧面的第三个车窗,整个车身线条没有三门那样容易打动人心,但从实用角度来看,五门车型更符合人们对小型车的期望值,而在中国开始生产的车型,该是新波罗的五门车型了。

  对我而言,似乎更喜欢三门车型的运动风格。

  新内饰--诠释舒适与实用

  第四代波罗的长、宽、高分别为3897、1650和1465毫米,比第三代波罗增加了154、18和47毫米,而轴距也比上一代加长了53毫米,这样的尺寸,几乎接近了大众高尔夫,用厂家的话说:就是想让消费者用更少的钱,买更大的车。而当今汽车企业冥思苦想的事情,就是在有限的条件下,扩大更多的车内空间。

  正因为如此,坐入新波罗驾驶舱的第一个感觉,就是与小型车概念迥然不同的宽敞与舒适。桶型的驾驶座椅,足够1.80米左右大个子移动的腿部空间,以及相对宽松的头部空间,都为驾驶者提供了舒适的环境。而厂家提供的数据,也正好验证了这方面的感受。前排腿部移动的距离为863-1089毫米,宽和高分别为836和784毫米,而后排的空间设计,也将宽敞与舒适作为原则,不敢有丝毫怠慢。但相对来说,还是前排坐得更舒服一些,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除了车内空间的加大,第四代波罗内饰的另一个亮点是仪表板所选用的材料。本着经济、耐用、可靠性好的原则,新波罗的仪表板选用了耐久性高的材料。因此,仪表板的设计,除了美观实用,还比同级别车更耐用许多。在我分别驾驶的几款车型中,仪表板的设计不尽相同,配置高的拥有导航系统,而一般配置的,就与普通车型没有太大的区别。新波罗的空调系统,是厂家重点改善的内容之一。与上一代不同,新波罗的空调设计为自动化的恒温调节,即根据驾驶舱内的温度变化,空调可自行进行调节,从这一点来说,的确是小型车的一大进步。

  对第四代波罗方向盘设计的评价,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虽然四幅式方向盘是现在最流行的选择,但是新波罗四幅式方向盘的样子,却带有浓浓的卡通味道,喇叭被设计在方向盘中间的底部,于是,按喇叭时的动作,很有点像动画片里的样子,也可以乍看起来喇叭的位置很不顺手,但用起来的感觉却是非常有意思。也许,这样的设计是与汽车的外型相映成趣的吧。

  简洁、舒适和实用是第四代波罗内饰最突出的特点。坐入驾驶舱,环绕周围的布置和各种操作按钮,不是很豪华,但是样样用着都非常顺手,看着也特别舒服,而驾驶舱内16个储藏箱的设计,多多少少带有MPV多用途车的痕迹。新波罗的行李箱空间比上一代有所扩大,达到了270升,如果将后排的坐椅折起,就可增至1030升,这样的储物空间设计,对现代社会忙碌的年轻人来说,有着不可忽视的吸引力。

  对于现代汽车而言,人性化的设计是每个汽车厂商不遗余力追求的目标,大众汽车也是如此。但是对于新波罗来说,不仅要在人性化设计上做足文章,更重要的是要以此来重新打造大众汽车品牌的核心。那么,大众汽车品牌的核心是什么呢?

  "做同级别车中的典范。"主持开发第四代波罗的Horst Konig先生这样说。

  新概念--描绘现实与未来

  意大利撒丁岛是一个绝妙的试车之地,不仅风景如画,岛上的公路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路形,在这样的地方试车,有一种宛如画中人的美妙享受。

  第四代波罗共有7种发动机配置,包括4种汽油机和3种柴油机,所有汽油机的排放都达到严格的欧4标准,本次试车,我分别驾驶了排量1.2升汽油机、1.4升汽油机和柴油机,以及排量1.9升柴油机的车型。因为当时觉得最有可能在中国生产的是1.4升55千瓦(75马力)汽油发动机的车型。因此,也就格外留意此款车型在道路上的表现。

  这次试车提供的1.4升汽油机车型、搭载5速手动变速箱,虽然不能满足想了解自动档车型读者的要求,但是总体的性能表现不会有太多的出入,而私下里我也暗喜,因为我不太喜欢开自动挡的车,这样的安排正合我意。

  驾驶新波罗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轻松。刚刚坐上驾驶的位置,调好座椅,系上安全带,在启动车子的一瞬间,就已经没有了陌生的感觉。四幅式方向盘有着很好的手感,变速杆的位置也是恰到好处,脚下三个踏板的位置设计,让我在天空中控了近10个小时的双脚,找到了可以舒舒服服放松的地方,尤其是左脚在不需要工作时,有足够的空间来休息。

  在一段的连续弯路之后,我体会出驾驶新波罗的快乐所在。开始的时候,我总是担心这么小的车子,以较快的速度驶过弯道,会不会发生严重的过多转向现象?但在几次弯道之后,新波罗的表现远比我想象要好得多。在接近弯道的时候,轻转方向盘,车头就会迅速对准所要行驶的路线加油过弯时,如果感觉到车子微微的转向不足,稍微回一点点油门,车子就会快速地按着你所想走的路线快速驶过,这一切来得既轻松,又非常过瘾。新波罗能有如此的表现,完全依赖于新型电子液压转向系统的使用,它可以使动力转向随着车速和前轮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助力的大小。这项系统的使用,不仅使新波罗在弯道上有出色的表现,在直行和高速时,也不必紧紧地握住方向盘了。提到新波罗在弯道上的表现,人们也许认为它的悬挂系统一定非常的先进,其实新波罗的前后悬挂都非常的先进,其实新波罗的前后悬挂都非常的简单,前悬挂为麦弗逊独立悬挂,后悬挂为扭杆式悬挂。但是,这样的悬挂系统在与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结合使用的时候,却让新波罗的操控稳定性成为同级别车中的佼佼者。

  在提到试车感受时,我很想就新波罗的刹车系统多罗嗦两句。因为是几辆车排队行驶,所以经常在开得非常快的时候,发现前面的车子要转弯了,这时,无论是非常用力地踩刹车踏板,还是缓缓地降下车速,车子所给予的回应都非常准确与轻松。不仅使刹车距离大大缩短,也使得操作变得更加平稳。

  我以为驾驶手动挡和自动挡最大的区别,是前者可以更全面地体会驾驶的乐趣。尤其是起步之后,听到来自发动机低沉的咆哮时,你的换挡过程,就会同向奔驰的快马紧紧加鞭,这其中的乐趣只有驾驶者才能深深地体会。新波罗初加速时的表现比较一般,但在50公里/时之后,似乎有一种力量的爆发,在挂入三挡和四挡的时候,速度的提升变得非常明显和直接,当然,我几乎都是在3000-3500转时才开始换挡。一般来讲,驾驶新波罗这样的车型,在2500-3000转之间换挡会显得更经济一些,但如果是为了体验驾驶乐趣,那就另当别论了。新波罗所提供的一系列数字,在同级别车中还是具有一定的说明力,0-80公里/时的加速时间为8.6秒,0-100公里/时的加速时间为12.9秒,最高车速172公里/时。

  在被动安全性上,第四代波罗的标准配置包括了前面和侧面的4个安全气囊,而扭曲刚度大的车身设计,也使得车辆在遭到碰撞时,车身变形下降了50%,从而更多地保护了车内乘客的安全。

  总体来说,第四代波罗的设计理念,带来了紧凑型轿车设计风格的变化。它虽然不是技术含量非常高的轿车,但她绝对是一款充满活力与独特风格的"小"车。

  在德国,最基本配置的新波罗价格定在21000马克左右,上市时间是2001年11月。它在中国的露面时间是在2001年12月举行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市时间是2002年第二季度。

  我想,当我再一次见到波罗时,不仅会有愉快的回忆,还要对它再说一声,你好,波罗!(徐首丽/文·图)



评论】【汽车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企业家治理沙尘暴
泛珠三角区域整合9+2
美英向伊政府移交权力
关注2004年高考
我国部分省市供电告急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孙燕姿全国巡回演唱会
AC米兰中国行
飞人乔丹中国行全记录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C)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