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中国汽车报副总编 吴迎秋
非常汽车网 谢卫列
精品购物指南报 李蔚洁
低价多配有点“糙”有点“嫩”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排量大,配置多,价位低,质量略差,售后难说,耐久不知,今年大批冒出的新生代小轿车已经从不同角度被人们认知。但究竟应当怎样看待这新生的一代,如何评价,该不该购买,它对我们的小轿车市场作用究竟如何呢?且看今日辚辚三人行。
李:吉利、英格尔、奇瑞等这些车人们已熟悉,被称之为新生代轿车,但究竟新生代车与原来的轿车如何划分呢?
吴:“新生代”是与“老三样”相对而言的概念,“老三样”是指过去计划经济传统概念上的定点小轿车生产企业,也就是人们俗称的“三大三小两微”——桑塔纳、捷达、神龙富康(三大),北京吉普、夏利、广州标志(三小),奥拓和云雀(两微);而“新生代”是指这几年来,尤其是一年多来生产轿车、准轿车的企业,即生产7字头的“奇瑞”,生产6字头的南亚英格尔、悦达、吉利等,当然也包括即将面世的“中华”。
李:现在对“新生代”有两种不太认可的说法,其一是说“‘新生代’不怎么样,质量不稳定,北京话儿讲‘糙’”;其二是说“‘新生代’不是成熟车型,用北京话说就是‘嫩’”。你们怎么看。
吴:我认为这两种说法有待时间的检验。首先,我们要看到“新生代”购置的设备绝大部分是国外二手生产线,线上的产品在国外都有几十万辆,甚至上百万辆的生产量。例如韩国起亚的悦达累计产量达到200万辆以上,奇瑞则曾是福特在英国的生产线,而南亚的英格尔则是西亚特在西班牙的生产线,这些“新生代”早就在国外生产了,其总产量恐怕不会少于“老三样”;即便是吉利,也是在成熟的夏利平台上开发、改进的。
其次,从技术过关的角度看,“新生代”引进的是国外二手生产线,二手模具,零部件配套上讲有的厂家采用的是散件组装,国产化配套率高。而且由于国内零部件配套日趋成熟,零部件总成可以说基本过关,例如奇瑞采用的是捷达的部件进行部分配套,吉利采用的是夏利的配套,再譬如“中华”的零部件配套是世界上排名前50名的供应商。
谢:从现场管理的角度看,工装、工位、工艺不是杜撰出来的,而是必须按国外标准“拆”进来的。现场管理的人才也是沙场老手——吉利的组装车间主任是原江南奥拓厂的厂长,英格尔生产线上有来自意大利菲亚特的工程师,奇瑞的老总是从一汽大众出来的……
李:新生代有不少不尽人意的地方,在质量细节和售后体系上有待提高,但在价格上“新生代”较“老三样”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价格是杀手锏,低价进入,迅速抓住了老百姓的心。如果说他们的低价不是牺牲质量,那么低价如何而来呢?
吴:新生代的低价主要有两个原因:“老三样”是在传统工艺流程上产生的,它所追求的高投入、大规模实质上带来的是高投入、低产出,影响了“老三样”的市场竞争力。“新生代”则完全可以利用社会存量,利用“老三样”的零部件配套来降低成本。
与“老三样”截然不同的是“新生代”引进的二手设备非常便宜,与“老三样”当年动辄上百亿元的投入亦不同,“新生代”的投资至多十几亿元,讲求一次规划、分步实施,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成本。
李:“新生代”与“老三样”出生方式不同,从一开始便存在差异。面世后,他们的市场策略最明显的不同又是什么呢?也就是出手方式有何不同?
吴:对“新生代”而言,其市场心理预期亦与“老三样”迥然不同——“新生代”要追求“双高”,即高质量和高新技术。而“老三样”则要走“一高一低”,即高配置与低价格,这是两者市场定位的根本区别。还应当看到“新生代”在目标用户群上与“老三样”存在差异性,即“新生代”只是瞄准了私家车,而“老三样”则以公务车、商务车和私家车的大跨度占据着最大的目标用户群,这也算是“新生代”的“先天不足”吧。
谢:现在苛求“新生代”的不足为时尚早。一是汽车质量综合体现在生产上,尤其是使用的稳定性上,“新生代”投入市场晚,大批量的车行驶里程在几万公里之内,现在就下结论过于匆忙。有的“新生代”轿车为占份额,急于求成,过早进入出租车市场,孰不知出租车的使用特殊性,要求高质量的稳定性,配套服务要跟得上,“老三样”车厂中就有在各地出租车市场走麦城的。二是在售后服务的可持续性上,“老三样”基本上在售后渠道上已有10年以上的经验,而“新生代”则只有1年左右,服务水准,方式,配件价格供应等均需时间慢慢体会。 ( 蔚洁)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