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四月三日电题:民营企业投资汽车业能否打破行业垄断?
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近日称:中国争取“入世”的政策没有变,“入世”只是时间问题。于是,如何增强中国汽车业竞争力的问题又被提及。
浙江省民营企业吉利集团制造的“吉利”汽车,去年底曾被炒得沸沸扬扬。业内人士认为:民营企业进入汽车行业,给中国现有的汽车发展体制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民营企业制造汽车,向业界提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中国汽车行业的振兴,是靠政府一手包办,还是引入民间资本,打破行业垄断?
目前中国轿车生产格局仍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很难适应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的市场竞争。专家认为,中国传统汽车工业应进行全行业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战略重组,这种重组应是市场推动下的非政府行为。
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前任董事长蔡诗晴认为,应放开汽车市场,按市场运作规律优胜劣汰,政府不要干预,而是给予支持和引导。
但也有人担心,多元化的资本介入汽车行业,会引发新一轮重复投资的“汽车热”,并有可能产生众多缺少创新、没有特色的“克隆”产品。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将汽车行业间引入竞争机制与马拉松比赛相比:如果马拉松长跑只有两、三人参加,成绩肯定不会好,如果参加的人很多,你追我赶,就会跑出成绩来。他认为民营企业涉足汽车行业有诸多优势:
其一,机制灵活,没有历史包袱造成的成本负担;其二,在投融资、新产品开发等方面能最大程度地提高产品的利润边际率。
据相关经济学家分析,中国汽车制造企业长期以来忽视了经济型轿车的开发和生产,往往投入巨资生产中高档轿车,造成了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局面。
而吉利集团生产的却是中国低价位的家用经济型汽车。专家认为,机制灵活的民营企业更容易与市场贴近。
有业内人士评价:民营企业进入汽车制造行业,是对民营资本准入的突破,也预示着由国家投资垄断的传统汽车生产格局开始出现裂变,由此产生的竞争将促进汽车工业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拉动国内汽车消费。(完)
中新社记者邓梅芳
所属专题:新款经济型轿车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