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铁龙公司连续4年打破销售纪录,去年比前年上升13.2%,总销量达114万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汽车市场上,雪铁龙公司能取得如此惊人的业绩,一是依赖于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二是不断推出新车以满足顾客新的需求。在“毕加索”(Picasso)和“萨克索”(Saxo)等品牌投放市场之后,雪铁龙本月初又推出了C5新型智能车。
与各国记者一起,本报记者有幸应邀参观了雪铁龙现代化的大型制造厂,并一显身手试开了雪铁龙C5,亲身感受了一下雪铁龙公司的不凡创新与实力。
汽车底盘能自动升降
雪铁龙C5是一种摆脱传统,追求变化的新型概念车。它长4.62米,宽1.77米,高1.48米。外观呈流线型,结构合理坚固,款式新颖豪华,使用舒适安全,技术含量比较高。可以说,特别的设计给人带来了特别的感觉。
C5采用的智能管理系统不仅使其性能更加完善,而且使得驾车成为一种乐趣。它的多功能电脑屏幕通过提供各种信息和数据,既能进行卫星导航、自控音响、自动点火和自动擦玻璃;也可帮助驾驶者在狭窄的地方停车;进出隧道后车灯自动打开和关闭;开关车门时后视镜自动张开和合上;超速行驶和轮胎气压不够时能自动鸣响警示;钥匙上带有红外线遥控装置等等。尤其是根据速度和路况,汽车的底盘能够自动升降:当汽车高速行驶时车身会自动降低15厘米,当路面不佳时车身就会自动上升13厘米。这种设计增强了汽车的柔韧性和缓冲力,从而在不同情况下为驾驶者创造安全的高度和极佳的视野。
雪铁龙C5推出的新一代汽油和涡轮柴油发动机,直接喷射式的设计以及通过微粒过滤器的作用,使微粒排放量减少95%以上,力求将污染降到最低限度。此外,高级皮充气坐垫,紧急刹车和防滑系统,后备箱中的网式弹性保护装置等,从许多细微处均可看出厂家为用户着想的努力。在新闻发布会上,雪铁龙公司有关负责人指出,C5在5年之内,20万公里的行程中,不需要进行维修。这话决不是什么儿戏,而是在技术实力基础上对消费者作出的庄严承诺。
各国记者试开豪华车
为了证明C5与众不同,雪铁龙公司专门从法国的雷恩生产基地向西班牙的马拉加运去60多辆刚出厂的C5,供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记者试开。每人一辆或两个人一辆都可以,有3条行车线路供选择。早上8时30分出发,规定下午2时之前返回。我和几位中国记者同走一条路线,便于一路相互照顾,以防万一。
马拉加是西班牙的一个海滨城市,它一面临海,一面环山。我们开车穿行于这个九曲十八弯的山区小城之中,既有机会走上平坦的高速公路,又可能下到高高低低、坑坑洼洼的羊肠小道。即便在较好一点的路段上,因弯道太多太窄太陡无法看到前方来车,超车也得靠时机的把握。但因路上跑的好车不多,我们几个中国人开着还未面世的豪华型雪铁龙C5,一路风驰电掣而过,着实让路人羡慕不已。
花费宝贵的几个小时为开车而开车,平生还是头一回。我们不需要赶时间,又没有什么目的地,心情也就非常轻松。加之有特殊车牌,遇到收费站有自动付款器,真可谓随心所欲、非常悠闲地看了一次西班牙。我们将车开进了西班牙内地,下车逛了逛西班牙超市,之后上车继续南行。待我们安全返回旅馆时,已是下午13时左右,汽车表盘显示我们已走了约180公里。
如果不做内行忌讳的汽车之间的比较,我们这些只会驾车的外行对C5的感觉是:安全、舒适、灵敏、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综合指标要远远强过某些名车。尤其是C5的柴油发动机系列,开起来你看不到排气管冒烟,马力还很大。
富康的部分车型在法国已过时淘汰
现在,C5在雷恩的日生产能力暂为920辆,其中1/3在法国销售。在问及C5会不会在中国生产时,雪铁龙有关负责人却说,眼下甚至还没有在中国销售的计划。这让人听了很不好受。而据我们所知,目前正在中国生产、销售的雪铁龙—富康的部分车型实际上在法国已过时淘汰,法国维修厂所需这种车型的零配件全得靠从中国进口。看来在日新月异的国际汽车市场上,中国汽车工业要想走出落后,确实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记者的感觉是,如果不尽快改变现行的汽车发展政策,中国汽车工业就难有重大突破。改变的关键是必须从汽车消费入手,取消或减少一些名目繁多的税收,还其价格的本来面目;鼓励而不是限制居民购车。至于由此引发的交通问题,只能靠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来解决,而不可因噎废食。也只有这样,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扶持,中国汽车工业才有可能被激活、被振兴,然后走向世界。
创意和目标总是瞄准全世界
参加雪铁龙公司安排的一些活动,也给人以启示。雪铁龙不光在技术上设法抢占制高点,而且在提升企业形象方面也花了不少心思。该公司不惜重金聘请到欧洲第一名模德国的克劳迪娅.席弗为雪铁龙做广告,其志可见一斑。
在推出雪铁龙C5前后,该公司分别从法国、西班牙和荷兰为不同国籍的记者包租4架飞机,邀请前往工厂参观。这次又从世界各地分5批邀请300名记者到西班牙的马拉加试车。且不谈开新闻发布会,记者回去都会写报道,就说这些从未见过的新型车被记者们开着到处跑,这本身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广告效应。雪铁龙公司的创意和目标总是瞄准全世界。联想到不少中国的大型企业,之所以给人们的印象是很难成为世界级的巨型企业,其原因之一就是目前还缺少这种面向世界的经营眼光和战略。(本报驻法国特派记者 顾玉清)
《环球时报》 (2001年03月20日第八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