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以来,国内经济型轿车的价格一降再降,但并没有让老百姓打开钱袋。首先国内轿车降价还降得不到位,究其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不少厂家借降价之机在汽车质量上大做文章。一些不愿意降价的厂商认为,汽车降价很可能会引起老百姓消费心理的变化:一是认为产品不行,不值这个钱;二是认为产品落后了,属淘汰型,企业是在清库底;三是认为该产品的价格还会再降。而老百姓关心的是,降价车的配置有没有缺陷?是不是简装?安全性有没有保证?是否耐用?
市场上目前的经济型轿车为数不少,有的价格只有四五万元,但并没有出现争相购买的热潮。原因很简单,老百姓对这些轿车的性能、质量并不放心。有的生产厂家不具备真正的开发能力,仅仅看到的是巨大商机而忽略了经济型轿车的内在本质要求,搞一些简单的粗制滥造,东拼西凑甚或纯粹为了降低成本而“偷工减料”,陷入“若保证性能则成本减不下来,若成本减下来则不能保证质量”的怪圈。
中国汽车生产商为什么降价?仔细研究会发现,自去年以来的降价产品,大都是积压已久的库存产品,要么车型太老,要么车型非主流,不受市场欢迎;还有就是达不到环保、安全新要求的“落伍”车型。
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2000年底,国产轿车的库存数是51064辆,占全部汽车库存185452辆的27.54%。库存轿车中,一升以下的夏利、奥拓、云雀3个品牌有3万多辆,约占70%。上海大众就毫不讳言,降价的普桑车都是库存的化油器车,且车的颜色大都不适合消费者口味;媒体大肆宣扬的3万多元夏利车也都是库存的化油器车;富康降价的4款车型是原先销量就不大的低档车型,其主打车型ES和AX则因配加了三元催化装置,价格反而上调了2000元。
库存车倒也罢了,大不了会出现车上的橡胶、塑料、电器等材料会因曝晒、风吹雨打等产生龟裂、褪色、老化、锈蚀等毛病,影响汽车整体性能。更让人揪心的是一些黑心汽车厂家借降价之机在汽车性能上大玩“猫儿腻”。一般来说有三种手段是老百姓看不出来的:
一、标准零部件变成选装件。一家车商不久前提出半年内降价总额达到1.4万元的“宏伟”目标,降价额占其原始售价的17%。而仔细将降价前后车辆的基本配置情况进行对比后可以发现:原本带电热丝的去雾玻璃变成了普通玻璃;后车窗上的刮雨器、仪表盘里的发动机转速表被取消;车门旁边的装饰条和车内自动天线不再有;中央门锁、电动窗、内置式油箱开关、后行李箱开关更是无影无踪。
二、零售部件偷梁换柱。有的厂家实行降价后将原先的进口发动机换成国产发动机。这种降价车发动机噪音极响,车体变得单薄,密封性能大不如前,动力性能更比原来大打折扣;还有的厂家,不仅更换了发动机,甚至将启动马达、电瓶、空调全部换成“进口替代产品”。如此更换核心部件,必然导致车辆维修率上升和使用寿命缩短。
更方便的是在小配件上偷工减料。有的厂家更换所有的车灯,从灯罩到内置,从反光片到电路连接器,全部换上质量低劣的廉价产品;或是换掉车内整套电路开关;
或是调换车辆上的所有玻璃;有的索性将车辆内饰如座椅套、坐垫内衬、车身内装饰板以及地胶等全部换掉。
三、推出新车型遮盖质量缺陷。国外公司每年都在不断推出新车型,但车辆的生产平台、性能结构、外观造型和原有产品都截然不同,售价当然也就自成体系。而国内市场上的情形却是,同一外形,同一型号,减一点部件就是一种新车型。这样仅有内部配件发生细微变化的“新车型”,各公司少则推出四五种,多则不下十余种,尤以面包车和多功能车为最,整个产品的质量有逐级下探的趋势。
南方有两家企业,一家将原来售价在14万元左右的车型从发动机开始到各个细微小配件全部国产化,而且其中很多都粗制滥造,对外却宣称推出“新款经济型”,价格在10万元上下。另一家生产厂商7座、8座两款面包车原售价14万元,尼桑发动机换成国产发动机之后也推出了“经济型”新车,售价更是大跌5万元之巨。在这两家企业的专营销售公司,销售反馈表上的问题非常多,如底盘漏油、车门关不紧、离合器排挡过紧甚至错位、载重时动力极差、刹车发软等。
像这样的降价,老百姓“肉眼凡胎”难以辨出真伪。这需要有关质量检验部门的“火眼金睛”提供全面真实的对比报告。在汽车价格战全面爆发的前夜,什么还能比质量保证更重要呢?(彭晓红)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订手机短信顶级新闻重大时事世界焦点早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