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特约评论员 周磊)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二线豪华车品牌开始加入到国产行列,但对于二线豪华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是否还有机会,业界却存在着争论。在笔者看来,二线豪华车在中国汽车市场仍存在机会,且机会还很大。
第一,中国豪华车市场仍颇具发展前景。
众所周知,宏观经济形势是包括豪华车在内的整个汽车市场表现好坏与否的晴雨表。从2013年来看,中国经济虽然出现了多年了少见的GDP低于8%增速的增长,但仍保持着超过7.5%的增速,从全球角度来讲,中国经济无疑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增长表现的领头羊;从未来来看,虽然中国即将开始的全面改革,国内外对于中国经济前景也充满了信心。因此,在宏观经济形势呈现持续稳定增长的前景之下,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普及消费升级无疑将持续,这无疑将为中国豪华车市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据麦肯锡咨询公司发布的报告称,中国最早将在2016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豪华车市场,未来七年中国豪车销量年均增速将达到12%,超过市场整体7%的年均增速。而这样一个发展前景广阔的豪华车市场,不仅是奥迪、宝马和奔驰等一线豪华品牌的,也当然是众多二线豪华品牌的。
第二,当前中国豪华车市场迈向成熟消费阶段才仅仅是开始。
正如有业内人士所说的那样,奥迪、宝马和奔驰当前在中国汽车市场所占据的如此高的市场份额本身就是中国豪华车市场不成熟的一个表现。而中国豪华车市场不成熟的表现还体现在,消费者对于购买豪华车的出发点还主要以追求彰显身份为目的,而这与成熟豪华车市场的以追求个性化消费的主流显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应该来讲,从当前中国豪华车市场的消费特征来看,个性化消费可谓才刚刚开始,消费者对于豪华与所给予自身带来的彰显身份的作用的重视程度也才开始呈现缓慢的走低趋势。因此,在当前中国豪华车市场才刚刚开始迈向成熟消费阶段,市场对于个性化需求才可谓刚刚起步的时候,那些在内性化设计领域并不业于奥迪、宝马和奔驰等一线豪华品牌的二线豪华品牌,必然仍能够找到市场机会。
第三,奥迪、宝马和奔驰在中国豪华车市场的份额优势来源有其特殊性。
实际上,当前奥迪、宝马和奔驰在中国豪华车市场占据的优势份额,其主要原因是其进入中国汽车市场并实现国产化的时候,其面对的中国豪华车市场其实还可认为是市场的“蓝海”。这三个豪华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之时,所面对的竞争对手可谓主要是其三家本身。而这三个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也无疑利益于在公务车市场的开拓。虽然目前国家对于公务车的购买有了更多的限制,当前上述豪华品牌再也难以在公务车市场吃到大份额,但在此之前,公务车市场无疑是其在中国发展壮大的最大“功臣”,特别是对于奥迪品牌,奥迪品牌甚至可谓是中国官车的“代名词”。因此,奥迪、宝马和奔驰在中国豪华车市场的份额优势来源有其上述特殊性,并不是主要因为其在中国市场本土化战略的成功。
第四,奥迪、宝马和奔驰在本土化战略领域并没有与二线豪华品牌拉开到不可追回的差距。
正如上文所述的那样,奥迪、宝马和奔驰等所谓一线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优势份额的取得,主要原因并非是本土化战略。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这些一线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成功是基于其实现国产,因最早进入中国而获得更好的品牌影响力以及相对更加完善的网络渠道等本土化战略的成功有关。但在笔者看来,本土化的关键点除了上述三个方面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本土化的研发。但在这一方面,奥迪、宝马和奔驰在中国市场走得并不远,奥迪、宝马和奔驰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的时间都很短,其中,奥迪为2011年底,宝马和奔驰均为2013年。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针对于刚刚开始迈向个性化消费的中国豪华车市场,奥迪、宝马和奔驰等一线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真正针对中国消费者的本土化研发也可谓刚刚起步,这对于众多开始进入国产行列的二线豪华品牌来讲,无疑是一个可以追得上的机会。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奥迪、宝马和奔驰等一线豪华品牌在本土化产品领域确实走在了前面。一个很直观的例子,就是针对中国消费者喜欢大的消费特点,所进入的产品加长,无论是奥迪、宝马和奔驰,都针对中国汽车市场推出了专门的加长车型。因此,对于众多二线豪华品牌来讲,在加速产品国产化的同时,也更应该加速产品的本地化设计。相信只要能够有真正满足于中国消费者日益个性化需求的产品,二线豪华车在中国市场就仍存在市场机会。(点击查看博客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