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二三线进口豪华品牌热衷宣布国产的大潮中,斯巴鲁算是暂时分不上这杯羹了。庞大集团与斯巴鲁谈拢成立合资公司,庞大集团的身份由经销商一跃成为外资品牌在华业务的操盘手。这是国内第一家由本土经销商集团和外资汽车品牌成立的在华销售公司。新合资公司的成立打破了在汽车流通领域里外资品牌在华销售公司全部由外资主导的局面,开创了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和本土经销商合作的新模式。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重要性的提升,不少外资汽车品牌开始进行渠道授权。而庞大集团与汽车生产企业合资,在增加了经销商话语权的同时,也保障了经销商的利益,这一模式或将成为范本。对庞大集团和斯巴鲁双方而言,这是一个重大转变,也将长远地影响到上述两家公司的未来。
庞大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汽车经销商集团,它比任何一家经销商更明白,经销商身份将成为庞大集团壮大发展的瓶颈。经销商受制于厂家,无论是定价还是车型都不能自主,缺乏话语权,就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对此,庞大集团董事长庞庆华此前接受采访时也曾表示:“庞大的目标是突破经销商身份的局限……无论是收购萨博还是与双龙的合作,都是庞大集团的探索……”
实际上,庞大集团是牺牲了部分短期利益的。按照此前庞大集团拥有斯巴鲁在华65%左右的4S店计算,庞大集团每年可以获得的批发利润是斯巴鲁品牌在华销售额的4.5%;但全面接管渠道后,庞大将拿出上述渠道利润的60%分给富士重工,庞大集团内部人士直言损失利润在3%左右;尽管未来庞大集团能够从斯巴鲁在华的全面业务中分一杯羹,但除庞大集团之外的另两家代理商只有35%左右的市场份额,庞大集团新获利润为0.098%,庞大集团能够获得的批发利润从原有的4.5%下降为不到3%。
而对斯巴鲁而言,如果国产项目得到推进,那么与庞大集团合资成立斯巴鲁(中国)将成为其国产路上的拦路虎。
此前,奔驰与利星行合资成立奔驰(中国),但由于奔驰在华的合资公司北京奔驰的渠道与利星行的渠道一直“互掐”,导致奔驰在华战略一再被打乱,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北汽集团、奔驰和利星行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谈判。尽管后来这一问题以交叉持股的方式得到解决,但这对奔驰在华发展造成不小的困扰。
如果未来斯巴鲁国产,这个问题也会出现。合资之路只是斯巴鲁进行国产的第一步,等到斯巴鲁拥有更高的销售量和更大的市场分额,必然会完全收回代理权。到那时,庞大会不会走利星行的老路就不得而知了。 目前看来,庞大集团在用短期利益换长期利益,而斯巴鲁则在用长期利益换短期利益,如果斯巴鲁国产成为可能,庞大集团将成为另一个利星行。届时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对富士重工将是巨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