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首 页 | 新闻 | 邮件 | 搜索 | 短信 | 聊天 | 导航

车行天下首页 > 购车资讯 > 正文


购车资讯最新推荐

购车参谋


新车报价


销售排行


二手车市场


贷款购车


车辆保险


网友精品


汽车论坛











主编信箱



2001年1-2月汽车产销分析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3月22日 16:27 车行天下

  一.汽车产销快速回升

  由于1月集中了春节和元旦两个重要节日,工作日明显减少,导致汽车产销量下降,2001年2月初各厂家基本正常开工,产销量迅速回升,无论比上月还是比上年同期都有大幅度的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综合分析》提供的资料,2月全国生产汽车17.80万辆,比上年同月增长60.91%;销售汽车18.46万辆,比上年同月增长59.40%,销售量明显大于生产量。

  今年1-2月累计生产汽车31.96万辆,比上年同期累计增长27.20%;累计销售汽车31.13万辆,比上年同期累计增长30.56%,销售量增长幅度明显大于生产量增长。

  在以上增长中,大约有2个百分点是由于列入《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目录》的企业有所增加而引起的,如原中国重型汽车工业集团分为中国重型汽车集团、重庆重型汽车工业公司、陕西汽车制造总厂等三家企业,新增了安徽奇瑞、宁波美日、江苏悦达等厂家。

  考虑到去年春节在2月,2月产销量是全年最低的,因此今年1-2月的产销增长有一定的不可比因素。

  2000年-2001年2月汽车产量变化趋势比较图

  2000年-2001年2月汽车销量变化趋势比较图

  二.三大车型全面增长

  三大车型1-2月累计生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相当接近,在27%左右,其中轿车增幅稍低,为26%。

  三大车型1-2月累计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最大的是轿车,为38.68%,其次是客车31.77%,货车增长27.74%。

  产量和销量增长情况相比,轿车销售增长幅度高于生产增长幅度近13个百分点,客车销售增长幅度也明显高于生产增长,货车产、销增长幅度非常相近。

  三大车型1-2月产销量情况

车 型 1-2月产量(万辆) 同 比(%) 1-2月销量(万辆) 同 比(%)
货 车 112990 27.74 102827 22.76
客 车 114411 27.65 114766 31.77
轿 车 92208 26.01 93708 38.68

  去年同期,客车产销增长幅度高达40%以上;轿车产销增长幅度只有5-6%;货车生产下降6.03%,销售基本持平。因此今年年初汽车产销整体情况好于去年。

  三.车型细分行情各异

  对各车型产销情况进行细分,产销增长情况悬殊很大。

  货车各车型中,重型货车产销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生产增幅超过114%,销售增幅达到70%;重型货车生产厂家中,东风、中国重型、重庆重型都出现成倍增长,陕汽增长也达77%,相比之下一汽重型增长幅度稍小。中型货车一反多年来下降的局面,产销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一汽增长87%,十通也成倍增长。但是中型货车增产中一些特殊因素,就是一些车型标为中型,实际是重型。轻、微型货车生产增长在10%左右,但微型货车销售出现42%的大幅度增长。

  客车产销整体状况比较好,除大客车外,产量都出现增长,其中大型客车产销量都明显下降,中型客车产销量增长幅度在68%-86%,一汽和东风中型客车产品都成倍增长。轻型客车产销增长幅度在20%以上,但低于去年同期的增长幅度,其中东南、北汽集团、东风、浙江豪情成倍增长。微型客车去年产销增长幅度在40%左右,由于基数比较大,今年产销增长幅度稍有减小,分别为27%和36%。微型客车涨幅最大的是五菱、昌河,在60%以上。

  主要轿车生产厂家中,产销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广州本田和一汽大众,广州本田产销增长都超过两倍半,一汽大众生产和销售分别增长75%和44%,神龙公司生产增长44%而销售增长20%。上海大众生产增长0.59%而销售增长53.24%,看来甩库存比较多。长安和上海通用产销都有下降。一汽集团轿车生产大幅度增长而销售明显下降。天津汽车生产没有增长但销售增长了27%,也是在大力清仓。

  四.轿车价格又成媒体关注热点

  3月初,一些轿车宣布降价,引起许多媒体关注,有人认为轿车价格大战将开战。降价的原因比较复杂,情况各不相同。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库存压力。有的轿车年产10万辆左右,厂家库存就有3万多辆,压力相当大。还有的轿车库存在万辆左右。

  2.有关部门宣布省会城市、部分旅游城市、沿海城市等47个城市从5月1日起将限制化油器型轻型汽车(包括轿车)上牌,因此一些厂家抓紧甩库。

  3.赛欧、夏利2000以及奇瑞、悦达、英格尔、羚羊等新车型陆续上市,还有一些新车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对价格相近的老车型造成一定威胁。

  从轿车市场主流车型看,没有降价的动向,因此此次降价只是厂家局部调整。(贾新光)


所属专题:贾新光专栏
汽车论坛】【汽车聊天】【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国产轿车与进口轿车优势劣势分析 业内人士分析:至少几年内普桑还会“红”
专家分析:国产轿车价格偏高原因有六点 汽车贷款要素分析
新闻分析:欧美抢滩韩国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2000年欧洲汽车市场分析
1997年----2000年交易情况:价位分析 1997年----2000年交易情况:结构分析
北京中联旧机动车经营市场8月份交易行情分析表 国外汽车代用能源技术分析借鉴
12月亚运村交易市场动态分析 摩托车行业十五发展分析(下)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C)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