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语汇
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博客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政策这根稻草不能放错地方

2014年03月17日11:06   轮语汇  作者:汪云青   我有话说

  “新一轮汽车节能惠民补贴,本土品牌基本出局”,这是上周《车天下》的一则报道,报道称,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发出通知,从2013年10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国家将继续实施1.6L及以下节能环保汽车推广补贴政策。与旧版政策相比,新政策进一步抬高了门槛,油耗限值从原先的6.3L/100km降至5.9L/100km。于是,本土品牌基本被拦在补贴门槛之外,而能继续享受这一优惠的,基本只剩下合资产品。

  这个3000元的补贴,用的应该是国家财政的钱吧。用财政的钱,补贴洋品牌,我想知道,这样的政策是谁制定的!

  之前写过一篇“最危险的时候”,认为本土汽车品牌虽然进步巨大,但在与合资品牌的竞争中,正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有人说舆论对本土品牌太苛刻,实际上,以我的观察,国内主流舆论对本土品牌是保护的、偏袒的,而对本土品牌不利的,是政策。

  上一批节能惠民补贴车型目录中,合资品牌已经占优(27款),但本土品牌好歹还有22款,现在好了,本土品牌基本出局,政策又一次在原本已经不对称的竞争中,帮了合资厂家、洋品牌一个大忙。每车3000元的补贴,对丰田大众可能不算什么,但对单价本就只有区区几万元的本土品牌车型,就很重要。

  本土品牌现在确实危险,这不是危言耸听,我们来细数一下,B级以上,没本土品牌啥事;B级,虽然有几款车,但基本是打酱油的;A级,本土品牌产品不错,具备了一定实力,可是,合资品牌挟技术、品牌、渠道、市场话语权,特别是规模优势,本土品牌的仗很难打,你一个月几千的销量,怎么和别人一个月几万的销量竞争?

  所以,现在本土品牌的生存空间,主要就在A0级以下,以及低价SUV。随着合资厂家产品的继续下探——“合资自主”干的就是这个事,这两块市场能不能守住,也很难说。

  这种情况下,本土品牌需要真正的政策倾斜。但是,现在的情况却是相反,种种政策倾斜的、保护的,反而是合资企业,新的节能惠民补贴如此,北上广的限牌限购如此,有关部门似乎早就忘了我们搞合资的初衷,除了要学别人的经验、技术,也是要对洋品牌做一定程度的限制。可是现在,合资企业无限扩张,合资项目无限扩展,一些国有大集团也合资上瘾,患上了合资依赖症。

  对本土品牌的前途,我是抱坚定信心的。此前,我在这个专栏里做过郑重的承诺,本人的下一辆车一定是一辆本土品牌,并非我的觉悟多高,而是因为本土品牌确实已经拿出了达到我要求的产品,J.D.Power最新的新车质量调查也发现,本土品牌和洋品牌之间的差距缩小到了历史新低;我甚至坚信,未来,汽车这个传统制造行业,注定是要被中国人接管的。

  但是,在此之前,洋品牌一定会不遗余力地绞杀成长中的本土品牌,所以,这将是一个波诡云谲、凶险万状的过程,本土品牌能不能扛过去,除了自身的努力,有时候,外界的一根稻草会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如果中国车市不幸最终被洋品牌完全统治,论功行赏的时候,这样的节能惠民补贴政策一定是要被记上一功的。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