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朗逸技术亮点
  •   哪吒概念车
    朗逸的设计最早源自06年北京车展上的哪吒概念车。由哪吒概念车上衍生出的设计元素预演了大众在中国本土化设计轿车的基本风格。相比大众在欧洲的产品,哪吒的设计相对内敛。
  •   车载导航系统
    朗逸的车载导航系统采用了触摸屏幕与旋钮控制相结合的操作方式,并具有MP3播放能力,兼顾USB、AUX、SD卡扩展槽,使用简便功能强大,液晶屏幕采用折叠式设计。
  •   2.0引擎
    大众的两气门2.0升引擎虽然不是最先进的技术,但是成熟稳定,保养费用低廉。扭矩与功率的输出曲线符合国人的驾驶习惯,很适合在中国城市中使用,1至3挡加速性能较好。
                  
组图
朗逸外观图片
朗逸外观图片
朗逸铭牌细节
朗逸铭牌细节
朗逸轮毂
朗逸尾喉
朗逸后视镜细节
朗逸车门细节
外观篇

    记得几年前在国内市场上,我们可以选择的车型大多是些根据欧洲或北美成熟市场而设计的产品。虽然这些车子大多都集成了丰富的先进技术,但是在其研发的过程中却往往没有考虑到中国市场的好恶。所以有时我们不得不为了品尝欧洲人的乐趣,而牺牲了本该属于我们自己的快乐。这的确会让人觉得有些尴尬,我想国人不同的品味并不等于品味的低下,就像美国人或是德国人可以决定他们的车子的长相一样,日益强大的中国汽车市场也应该拥有选择或是创造的权利。   
    朗逸作为大众在2008北京国际车展上发布的两款新车之一,将成为上海大众展现其本土化研发实力的重要产品。就像大众高层在北京车展上所透露的那样,未来这家德国企业与他的合作伙伴将为中国人量身准备他们需要车型,这些产品将拥有兼具空间与德国操控品质的双重优势。近日新浪编辑lathe试驾了上海大众朗逸轿车。
    首次见到朗逸,的确让人眼前一亮。上海大众在产品设计风格上的转变让我钦佩,作为一款被寄予厚望的本土化设计车型,在大众强大研发与技术支持下,朗逸的整体风格非常适合国人的审美,相对含蓄、内敛的车头轮廓在带来时尚外观的同时,并没有过分的张扬。回想起速腾、迈腾的"大嘴"前脸,眼前的朗逸的确更具东方美感。从我拿到的资料上看,朗逸的最初的设计元素源自06年北京车展上哪吒概念车,此后大众的设计师在这一设计思路的指引下,逐渐衍生设计出了数款特征迥异的风格样车。而目前确定量产的朗逸则是这些设计中最合理也是最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一款。   
    从车头望去朗逸简洁的镀铬中网并没有像超过前保险杠的下端,VW的标志也没有采用夸张的设计。椭圆形的前大灯造型包裹在车头的轮廓线中。前大灯内,三个单元从内向外分别为示宽、远光单元,近光单元与转向灯单元。可能是出于成本的考虑,朗逸没有使用已经在大众产品上得到普遍采用的无骨雨刷,而是选用了成本适中的传统雨刷。
    朗逸的细节设计明显依据了国人对家用车设计的认可标准。一些当下时髦的外观设计成为了这款轿车的标准配置。在这些"风格"配置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朗逸外后视镜上的转向灯,调整细节并不能明显改善某些功能特性,但是的确可以拉高朗逸的整体档次。我此次试驾的2.0AT顶配版本上侧窗配有镀铬的装饰线,在多数国人眼中漂亮炫目的装饰条也是体现轿车价值的标杆。
    多年来的技术储备,已经让上海大众的生产工艺与德国本土的差距变的非常微小。我只能通过一些细节与配件的成本控制来揣摩上海大众对朗逸的定价。而从喷漆、钣金以及装配上观察,朗逸并没有应为关注成本而牺牲产品的品质。优良的制造品质为设计师留下了充足的创作空间,朗逸车身钣金件间的接缝均匀细腻,车身侧面的腰线流畅写意。尾灯与车尾的造型与车头相互呼应。作为模块化加长改进后的PQ34平台上的首款新车,朗逸的外观明显考虑了车身尺寸变长后的比例问题。与其他A级车相比,朗逸的车顶弧线更平直,轴距加长后车身的拉长感明显得到抑制。但是轴距变长后,改变不大的轮距让朗逸看上去略显修长。定位A级车的朗逸,车身尺寸已经接近了B级车的标准。[评论]
组图
朗逸内饰图片
仪表盘细节
单区自动空调
导航屏幕
内饰篇

    朗逸的内饰具有非常明显的本土化设计痕迹,桃木、浅色内饰与细致的真皮材质都是为国人的喜好而量身定制。虽然配色和材质带有明显的中国风格,但是这款轿车内饰的整体风格却依旧延续了德式的简洁设计。朗逸中控台的音响控制面板使用了细致的银色仿金属装饰片,顶配车型配有导航系统,导航系统的触摸式液晶屏幕收纳在中控台最上端的折叠储物空间内,而低配版本的朗逸在这里只是一个简单的储物阁。朗逸所标配的CD音响系统是一款几乎对应了全部音频接入功能的强大平台,除了播放CD这款支持MP3的音响还拥有了USB、AUX接口,并提供SD卡的扩展槽,使用方便。由于试驾车没有装入导航光盘,我无法判断这套随车导航系统的优劣,但触摸加传统按键控制的模式会让人联想起大众的RNS510多媒体导航系统,但是从可使用的几个页面上看朗逸的导航系统要比RNS510的功能简单很多,页面风格也完全不同。有趣的是朗逸的一些配置虽然可以看到上海大众其他产品的影子,但具体功能会略微低于明锐和途安上长相相似功能配置。例如中控台下方漂亮的自动空调就只有单区域恒温功能,而不具有分区功能。
    在朗逸车内空调出风口等细部的处理上,设计师采用了圆形造型。而朗逸仪表盘的造型也非常特殊,这款仪表盘此前也没有出现在其他大众生产的轿车上。椭圆形的仪表盘具有极高的信息集成度,除了车速与转速表外,其他行车信息都整合在仪表中央的液晶屏上,液晶屏上的水温报警则替代了不常用的水温表。朗逸的配置搭配可以看出上海大众对用户需求的判断,作为一款定位A级车的产品,朗逸2.0的高配版本配有前排双气囊与前排双侧气囊、定速巡航、胎压检测、采用了陶瓷材质的前后碟刹、安全带未系提醒、雨量感应式雨刷与车内自动防眩目后视镜,但ESP系统并未出现在配置上。
    朗逸的车内空间已经达到了目前国内A级车的顶级水准,前排空间与同级车相差不大,后排空间优势明显非常宽裕。无论是头部还是腿部空间都可以让人满意,这种大尺寸A级车的概念的确符合中国家用轿车的使用环境。同时,朗逸的弧形座椅也考虑了中国人的体形。在强化腰部、侧面支撑的同时让人体可以顺势陷入座椅中,坐垫非常柔软很适合长途驾驶。[评论]
组图
朗逸外观图片
朗逸外观图片
朗逸引擎图片
朗逸引擎细节
动力与操控篇

    厂家为我们准备了2.0与1.6两个排量的朗逸试驾车,这两个排量的朗逸都可以配备5速手动变速器和6速手自一体变速器来共同使用。目前朗逸的引擎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产品,EA111系列的1.6引擎也装备在POLO劲情劲取上,配有便于维修的静音正时链条,结构简单适合中国国情。其最大功率77KW,基本可以满足城市入门A级轿车的使用。除此之外,朗逸还装备了我们熟悉的2.0升四缸两气门引擎,此款引擎的最大功率有所增加,达到了88Kw,而最大扭矩达到了180N.m,扭矩性能尚可,技术成熟,维修成本低廉。
    此次我试驾的朗逸2.0自动版本,整体调校偏重舒适,SACHS提供双向充气减震器很有特点,劲道十足。在通过颠簸路面时朗逸的车身会很理性的上下晃动,这可能会让后排的乘客有所不适,车内左右的晃动并不明显,整体性也很不错,内饰与悬架没有出现恼人的异响。这款轿车转向系统继承了PQ34平台的一贯传统,具有浓郁的欧洲风格,朗逸的车身尺寸虽然有所加长,但在弯道上车身还算灵巧,车身的侧倾有限,但高速进入弯道时会有些许转向不足。
    与底盘的调校相呼应,2.0引擎与6速手自一体的组合也很彬彬有礼,匀速提速时变速箱总能很快的加到6挡,油耗得到了明显控制。而如果身材油门,2.0引擎高亢而富有激情的吼声便会瞬间传入车内,这款引擎在1至3挡时提速会比较迅速,进入四挡后这种明显的提速感会有所下降。在提速时,朗逸车内的噪声主要来自于风噪,轮胎和引擎的噪声都得到了合理的抑制。    [评论]
    文图专题制作:新浪编辑lathe
结语
    经过100公里左右的短暂试车,朗逸2.0自动版本行车电脑显示的平均油耗大约在8.5升左右,至于具体的使用油耗还要经过稍后我们的详细城市试车来得出结论。   
    预计6月底,朗逸便会在国内市场正式上市,其2.0版本的售价大约在14至15万元之间。以品牌、配置、空间作为卖点的朗逸将对中端A级车市场的形成强有力的冲击,而与其同平台的新宝来也将在2008年的秋季全面上市。到时点上一份德国厨师的中国菜也许真是个不错的选择。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