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计委近日决定放开国产轿车价格,由生产经营企业根据市场供求情况自主确定价格,以促进国产轿车市场竞争和国产汽车消费。
由这个消息,本人想到的依然是一个老问题:我们的国产轿车能不能降价?何时才会降价?能降下多少来?我们的消费者之所以对轿车价格极其关心,原因很简单:我们的收入比日本、欧美国家低很多,汽车价格却比人家高很多,哪能消受得起?这种明摆着的不公平
状况至今仍在持续着。而我们的厂家却指望用目前的价格来普及家庭轿车,这无异于缘木求鱼。一个捷达车的销售经理居然信誓旦旦地对记者说:不会降价,如果降价就从楼上跳下去。简直是荒唐!
从中国经济的整体状况看,我们亟需一个新的活跃的经济增长点,家用汽车消费就应当而且极有可能变成这个增长点。家用轿车消费一旦形成热潮,将会带动钢铁、机床、电子、机械、燃油、橡胶、保险、代理、贸易、维修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并大规模增加就业机会,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要形成这个增长点,就得让轿车进入家庭。各种问卷调查都表明,消费者购买愿望十分强烈,但这种愿望却迟迟未能化为购买行动。为什么?症结就在价格上。
具体分析,有两种情况:一种人是很想买车,但难以承受过高的车价及后续花费;另一种是买得起,也用得起,但觉得以目前的高价买车冤得慌,故而持币待购。如果价格能降下来,这两部分人都将变为积极的消费者。过去的十年里,国产轿车厂家就像挤牙膏一样,一点一点地把车价降了40%。不少厂家声称,已经没有降价的空间了;也有的厂家说,销售情况不错,没有降价的必要。真是这样吗?
先看看有没有降价的空间。据了解,汽车上市公司的平均利润率高达22%。上海大众去年销售23万辆,赢利60个亿;一汽大众年销售8.2万辆,赢利13个亿;上海通用年销售1.98万辆,赢利6个亿;广州本田年销售量与上海通用相当,赢利4个亿。这说明,汽车降价的空间不是没有,而是相当大的。当然,降价也不能仅仅指望厂家,还需要减免各种收费,如购置附加税、保险费、养路费等等。
这里还要明确一个问题:降价是否会减少赢利?实际上,如果把价格降下来,薄利多销,不仅不会减少赢利,倒很可能增加赢利。此外,薄利多销还有几个方面的好处:扩大市场占有率,扩大品牌知名度,增加零配件和维修等售后服务的后续赢利,还可增加就业机会。好处多多,何乐不为?即使薄利多销的赢利与厚利少销持平或略少一些,综合衡量也是前者利多弊少。这一点不知厂家仔细掂量过没有?
再看看有没有降价的必要。有的厂家之所以认为没有降价的必要,是因为眼下的销售不错。这种想法,说白了,是小富即安,没有出息。目前年销售最多的上海大众也不过23万辆,一汽大众则只有8万辆,不要说无法与美欧日本大厂相比,就是与韩国现代相比也是相差悬殊。况且,我国轿车总库存量已达11万多辆,2/3的生产能力闲置。这是多大的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实在没有理由硬抗着不降价。为今之计,减少库存、增加销售、发展壮大的不二法门,就是在不降低质量的前提下,以降价启动消费。
有的厂家还存有捞一把的心理,想趁着尚未入世和入世的前几年,进口车关税没有大降之前赚他一笔再说。这是鼠目寸光和一厢情愿的想法。消费者岂能听你摆布?你想把消费者当阿斗耍弄,只怕自己最终反被消费者抛弃。再者说,消费者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有思想感情的。他们苦苦等你降价,你偏偏像茅坑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还要捞消费者一把,消费者会对你有什么印象?有些厂家幼稚地认为,待到加入世贸,再降价不迟;岂不知,到那时,与国产轿车积怨已久的广大消费者恐怕真的要移情别恋了。
消费的最高准则是价廉物美。现在的10万元以下的轿车,之所以少人问津,问题就出在性能价格比上--价是廉了,物却不是很美。消费者眼睛盯的是捷达、桑塔那、富康、夏利2000、赛欧等几款车,只有这几款车(中高配置)的价格真正降到10万以下,消费才会真正启动起来。对收入不高的中国的消费者来说,汽车是大件,如不能令他们十分十二分满意,想促使其下决心买车,谈何容易?
最后,笔者给有关部门和厂家提出建议:拿出应有的智慧、眼光和气魄来,下决心降价,而且要一步到位,打消消费者持币待购的心理,赶在加入世贸的前后把国产家用轿车的消费市场真正启动起来。这于国、于民、于厂,将是三赢;否则,将是俱败。(林治波)
人民网2001年5月23日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订手机短信顶级新闻重大时事世界焦点早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