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一:一汽要实现管理创新的“三个转变”
“船小好调头”,若以此来形容中国的企业,那么民营企业因其具备较强的灵活性,所以顺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也更强。而国有企业由于背负更重的责任,更大的压力,所以其市场调整速度就相对显得有些滞后,其管理的弹性也亟需提高。
4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以“全球视野 创新驱动”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自主创新年会上,刚刚当选“中国自主创新人物奖”的一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徐建一针对国企管理弹性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向管理创新要活力。
徐建一表示,作为肩扛“共和国汽车工业长子”光环的央企,一汽的责任感,使命感与生俱来,我们的前辈创造了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性贡献,而我们这一代人面对的是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这要求我们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尽快转变经营管理模式,而这就是一汽管理要做的“三个转变”。
一是加快经营模式从“制造产品”向“经营品牌”的转变。不断丰富和完善以“品质、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中国一汽”品牌内涵,把“品质承载责任、技术创造优势、创新引领未来”的承诺,转化成一汽产品的品质内涵、技术内涵和服务内涵。
二是加快盈利模式从“制造环节增利”向“全价值链创效”的转变。在毫不放松向制造环节要效益的同时,以战略高度和务实举措发展衍生经济。加快推动汽车直营,强化物流管理,努力做强做优汽车服务贸易平台,加快形成全价值链创效的盈利模式。
三是加快管理模式从“传统企业管理”向“建设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按照深化央企改革要求,以建设规范的董事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为契机,完善集团管控方式。减少管理层级,提高运行效率,控制经营风险。
除了管理模式的转变,徐建一还在本次年会上谈了一汽技术创新的“四个支撑”。
首先是强化投入支撑,打造核心竞争力,通过强化研发投入,彻底改善自主研发硬件设施,全面提升一汽自主研发的能力和水平;其次是强化人才支撑,做强创新人才保障;到“十二五”末期,通过培养和引进,一汽将拥有产品研发人员10000余人,工程技术人员2.7万人,技术工人5.5万人,技术员工占员工总数将超过50%,形成创新发展的坚实人才支撑;再次是强化体系支撑,做实创新体制机制,“十二五”,一汽将强化研发能力、资源与管理建设,通过建立从研发到销售的全价值链大开发平台,强化产品开发技术与生产制造技术的有机结合,构建产品研发与制造技术互为支撑、相互提高的产品生命周期品质保障平台;最后是强化关键技术支撑,增强商品竞争力,十二五期间一汽将以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发动机、变速器、桥、车身、汽车电子等五大核心总成,乘用车以“蓝途”战略为指导,重点打造传统节能和新能源两大系列自主动力总成;商用车以完善发动机总成平台,保持重型发动机节油竞争优势为重点,加快开发满足国Ⅳ、国Ⅴ标准产品。
从“三个转变”和“四个支撑”,可以看出作为“中国自主创新人物”的徐建一对一汽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思考和睿智的判断。联想到前不久李克强总理所讲“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到深水区”,而在这个深水区域,国企无疑更需要调整,更需要转变。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相关新闻
-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