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论剑:选择什么样的国际化模式?
王超 马连华整理
主持人:站在中国汽车工业60周年、合资30年的新起点上,中国本土车企初具规模,尽管还有很多不如意,但已经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在不断开放和不断融合的过程中,探索国际化发展之道正成为下一个大目标。因此,我们抛出今天的第二个话题,在开放与融合中,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国际化模式?
当然,这个国际化模式在全球一体化的理念下也应该涵盖国内的兼并重组。胡茂元董事长,您亲历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改革开放,也成功主导过一系列兼并收购,那么,怎么做才是真正的融合?
胡茂元:对上汽来说,通过合资合作积累了生产、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的经验,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进而为自主品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讲的融合,一方面是中外融合,包括合资合作,也包括充分利用世界资源,发展自主品牌,比如上汽打造荣威、MG、大通等自主品牌;另一方面,是中中融合,比如上南合作,我们以“全面合作 融为一家”为指导方针,双方业务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研发、统一采购、统一制造、统一营销”的“五个统一”原则,打破原有界限,“人、财、物”实现了充分融合,有效提高了国资运行效率,南汽也实现了全面扭亏。
我们公司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04家合资合作企业,基本上都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在国际以及国内联合重组的工作中壮大了上汽集团,在这个过程中我总结了3点:
第一,要有一个比较正确的、合理的合作理念。因为合作有双方也有几方,往往会产生一个问题,大家都把自己一方的利益看得最重,这个矛盾必然会产生。我们提倡什么理念呢?以合资合作企业的利益为重,而不是以某一方的利益为重,合作过程中碰到问题以这个衡量,如果符合合资企业的利益,大家就去做,这样做成功了对合作双方都是有利的。
第二,合作的机制。合作也好,联合重组也好,不仅仅是物理反应,要取得好的成绩必然有化学反应。如何起到化学反应?这里面就要有融为一家的机制。不是一家人,大家都考虑各方的利益,去争规划、争资源,这个企业吵架是必然的。如何融为一家?上汽、南汽的合作就是最好的典范。做到了“五个统一”以后,南汽从亏损的企业马上变成盈利的企业,从原来的10万台发展到现在的50万台,而且正在实施100万台规划。
第三,合作的文化。因为长期合作和单比交易是不一样的,单比交易可以利益最大化,长期合作必须是双赢的,你赚人家一点便宜,第一次让你,第二次让你,第三次就拜拜了。长期合作要双赢,如何双赢?我想起一个故事,有人跟上帝讨论什么叫地狱,什么叫天堂,上帝把他带到一个地方,一个屋子里有一锅汤,有人围着这锅汤,只顾自己吃,勺子太长都吃不到,所以瘦骨伶仃,上帝说这就是地狱。上帝说我再带你到另外一个地方看,同样的情况,那边的人吃得很胖,还唱歌,为什么?他们用这把很长的勺子互相喂对方,合作文化就要有这样的气魄才能把合作工作做得好,上汽遵循这样的规则。任何人在工作、生活当中都依照天堂的做法,相信合作就能做得好,路越来越宽,朋友越来越多,企业能得到越来越快的发展。
主持人:谢谢胡总。我们注意到,无论是并购还是开启全新合作模式,北汽近些年都非常活跃。徐和谊董事长近两年来海外考察也非常频繁,最近又对海外业务部门进行了人员调整,请徐总谈一下您对国际化发展的思考。
徐和谊:北汽在这方面发展得很晚,福田等商用车做得好一些,乘用车刚刚起步。我们非常重视未来一段时期北汽在国际化上的发展,并拟定了北汽国际化战略。今年。我们认为是北汽在乘用车领域国际化的起步之年。我们成立了集团下属的北汽国际,一个二级公司,正式拉开了国际化的步伐。
走国际化的路,因为起步晚有一个优点,就是向前辈们、兄弟企业们学到很多好的经验。北汽在国际化,特别是乘用车领域坚持稳步走,走好一步,打开一个市场,建立一个品牌,逐渐地把国际化局面拉开。作为北汽来讲,我们不想说哪里有市场我就出口在哪,卖一笔车,图眼前一亮。我们坚持要树立中国自主品牌好的形象、好的品牌,一步一步地把步走稳、走实。
主持人:谢谢徐总。尹同跃董事长,我们注意到最近的日内瓦车展上,观致广受好评。业界的疑问是,这种全新的国际化发展模式最终能否经受得住市场的考验。此外,奇瑞是近年来出口量最大的乘用车企业,这种大批量出口的模式能否保持可持续发展?
尹同跃:奇瑞最近出口做得比较多,去年出口了18.6万台,其中有一半是成套散件,今年希望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更高的增长。主要还是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同时实现本地化,本地化市场研究、本地化生产、本地化二次设计,用本地化的人才。
刚才胡总讲得非常好,互相用勺子喂饭,光做自己一定做不长。第一,作为主机厂来说,要想自己吃饱,就要让合作伙伴吃饱,因为合作伙伴没有我们大。奇瑞在海外有十多家工厂,也有不少合作伙伴,我们的考核主要是看合资伙伴的盈利能力。第二,观致,还有捷豹路虎,我们的合作都非常愉快。捷豹路虎明年建成投产,今年观致第一款车要上市。这一块我们要实现化学反应,让大家在企业文化和汽车理念方面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观致产品的确做得非常好,不仅品质很不错,而且非常有品位。这个月20日,我们将在上海发布观致品牌和产品,相信更多人会感受到这种变化,对中国国内的自主品牌有很多的借鉴作用。奇瑞在不同的汽车品牌身上学习了很多东西,帮助我们进一步提升。
主持人:感谢尹总的发言。在国内诸多自主品牌中,长安汽车的品牌价值一直名列前茅,请张宝林总裁谈一下您对国际化的看法。
张宝林:我非常赞同前面几位领导关于汽车产业国际化的观点和体会,长安在国际化进程中与其他企业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一些自身的特点。
第一,我们非常重视管理的国际化。这几年长安汽车始终针对国际上比较优秀的汽车企业,把他们的东西拿过来进行对标。特别是在技术和质量方面,向他们学习,找到我们的差距,同时在管理流程方面借鉴他们的优势。在人才方面,我们最近吸引了大批的海外人才到长安公司工作。
第二,研发的国际化。我们始终认为汽车产业的特征是产品,本质是技术。国外的企业搞汽车搞了100多年,中国的时间不长,如何跟上快速发展的步伐?在研发方面必须要大力推进。我们采取“三位一体”原则上的“五国九地”模式。把全球各地汽车产业方面的专家都请到中国来不现实,派大量人员去学习也需要很长的过程,于是我们就到人才聚集地办研发机构。比如说在意大利都灵办了造型研究中心,在日本横滨办了内饰中心,在诺丁汉有研究新能源的,在底特律有研究底盘的,把资源快速整合起来,实现快速提升。
第三,产品的国际化。我们长安刚刚起步,关于产品的国际化,我们的想法是聚焦重点市场,以品质和服务为支撑塑造品牌口碑,绝不仅仅是卖一两台车,而是要长期发展。
第四,我们要和合作伙伴进行充分协调,相互支持,通过共赢的方式推进长安国际化的发展。
主持人:优其民副总裁,东风与沃尔沃卡车的合资项目开启了全新的合作模式,相比之前的合资模式更开放。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合资生产的卡车全部使用东风品牌,沃尔沃卡车的国际化战略能给中国汽车企业提供什么样的借鉴?
优其民:合资企业是沃尔沃-东风两个公司共同合资的,品牌更多是使用东风。我同意胡茂元先生所说的,这样的战略同盟是需要互相尊重的。尤其之前在整个行业里,有些时候股东会把合作的机会限制了,比如说一个或者几个股东不太同意合资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会产生局限作用。
我们建立战略性联盟,并不是从零开始的,东风卡车是国内领先企业,我们所创建的合资企业一方面是为了改进在中国的排行或地位,另一方面是希望能够把东风品牌向全球推广。两个合作伙伴当然都会做出自己的努力,利用自己的资产、技能以及知识。
从沃尔沃的角度来说,我们会支持战略联盟公司,就是向合资企业提供技术,确保他们未来在中国市场更具有竞争性。同时我们也考虑,我们在全球110多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业务,这意味着我们不是在每一个国家都产生新的经验。我们可以进行复制,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也是东风品牌国际化可以复制的经验。
当然,合资企业的合作方可以利用他们的经验和技能,包括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和认识。在未来,我们希望合作联盟能不断地演进,这样对于双方来说是共同获益的,对于沃尔沃集团的多个品牌也都可以从中获益。
主持人:选择什么样的国际化模式,哪位嘉宾还有补充?
林雷:关于中国汽车出口的方向是很重要的方向,我们遇到的峰值是100万辆,占汽车的生产量比重只有5.3%左右。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俄罗斯、中东、北非和南美地区,这些地区这几年的汽车需求量上升非常快,以俄罗斯为例,俄罗斯汽车增长量是16%,南非是8%。同样,国际汽车产业对这个市场开始关注,雷诺已经在阿尔及利亚设厂,三菱计划在俄罗斯设厂,这对我们出口有较大的挤压。巴西有一个规定,如果国产化率不满足就提升税率到30%,所以我们出口下降了很多。
我们要向一些企业借鉴,比如日本企业在市场拓展中,他们之间是竞争关系,也有很好的合作和协调。我们的企业很多情况下是单打独斗,甚至有价格的竞争。过去比较早进入国际市场的客车、摩托车有了惨痛的教训,所以我们呼吁企业间应该有更好合作和协调,形成抱团出海的局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相关新闻
-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