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领袖博鳌论剑 观点交锋展望未来30年
本报讯(记者王超)4月6日,由中国青年报社承办的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汽车分论坛在海南博鳌成功举办。本次分论坛的主题是“汽车产业的开放与融合”,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长安汽车总裁张宝林、沃尔沃卡车亚太区执行副总裁优其民、丰田中国执行副总董长征、上海通用总经理叶永明、北京现代常务副总李峰、广汽本田执行副总姚一鸣、新华信联合总裁林雷共10位车企代表和专家出席并参与了主题讨论。论坛由本报汽车周刊主编武卫强主持。
4月8日,胡茂元作为汽车业唯一一位车企代表,参加了国家主席习近平与32位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会。同日,徐平、徐和谊、张房有、尹同跃、张宝林五位车企代表受习近平接见并合影。
2013年是中国汽车工业60周年、合资30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上,“汽车产业的开放与融合”成为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以这一话题为主轴,本次博鳌亚洲论坛汽车分论坛围绕“合资30年的收获与遗憾”、“汽车企业的国际化模式”、“汽车工业的未来向何处去”三个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中国汽车工业从1953年一汽奠基开始,到2013年发展了整整60年。从前苏联援建一汽,打造出第一辆解放牌卡车,到轿车进入千家万户,这60年来,汽车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60年的发展历程中,1983年是一个特殊的节点。这一年,第一辆桑塔纳轿车在上海汽车厂组装成功,汽车合资的大门正式打开。随着2001年年底中国加入WTO,轿车进入家庭的步伐加快,与此同时,自主品牌轿车也开始占有一席之地。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在反思合资的利与弊,但自主创新的声音却占据了主流。经历了自主汽车产业的发展与壮大,人们对中国汽车的未来走向也有了更深的思索。
如果说,过去30年,中国汽车用开放做筹码学会了制造,外资汽车用融合做武器实现了壮大,那么下一个30年,汽车人的使命是什么?在此次博鳌亚洲论坛汽车分论坛上,来自汽车业的代表针对合资与自主展开了意见交锋。
胡茂元认为,改革开放政策给了上汽合资合作的机会,让上汽从地方性小企业发展成为世界500强企业,同时实现了自主研发并举,但要改变经济结构以合资企业为主的现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针对自主品牌的发展,徐和谊表示,北汽自主品牌的发展主要依靠人才战略,其中包括加大自主和合资企业人才交流的力度,此外,北汽的人才战略和发展战略是全球化的。这也让合资反哺自主成为可能。
在张宝林看来,合资企业在人才支持、技术引进等方面,促进了长安汽车自主事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企业也必须提高自身快速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所以要在前期合资合作的基础上向自主创新进军,如此才能很好地解决中国的市场问题。
正视合资的作用,对“市场换技术”采取理性的思维方式,从合资合作中吸取经验教训,全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的水平和实力,这是此次论坛汽车业代表们给出的共同答案。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汽车企业不仅需要自主创新,打造属于自己的技术核心,也需要以开阔的眼界观察世界。因为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壮大,中国车企将不可避免地参与国际竞争,这也是打造车企核心实力的必经之路。
尹同跃表示,要想把产品做好,就要集中资源,引进国际化开发体系、标准和流程。在海外市场的开拓上,要走出去,走进去,再走上去,最终落实到本地化。他认为,只有在国外进行本地化市场研究、本地化生产和本地化二次设计,采用本地化的人才,才能融入当地的市场。
张宝林认为,这几年长安汽车始终与国际上比较优秀的汽车企业进行对标,特别是在技术和质量方面向他们学习。针对产品的国际化,要聚焦重点市场,以品质和服务为支撑塑造品牌和口碑,目标不是卖一两辆车,而是要长期发展。
胡茂元测算了一下上汽的跨国化指数,他承认目前上汽还不是跨国企业,只能说是一家正在走向国际化的企业集团。“上汽要成为真正意义的跨国企业,关键就在于核心竞争能力和国际经营能力,这也是上汽发展愿景的重要内容。目前,上汽在英国设有整车生产和研发基地,在印度生产基地和泰国项目也在有序推进和建设之中。”
林雷总结,在过去开放与融合的30年中,中国汽车工业完成了整个产业链的基本布局,这是这30年最大的体验。“产业链使我们具备了推动经济发展,拉动就业,改造地方经济、地方工业的巨大力量,也使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回顾中国汽车业60年来的上升轨迹,胡茂元认为,过去弱,弱在整体和个体;现在大,大在产销规模和市场潜力;将来强,强在综合国力和创新能力。
在此次博鳌亚洲论坛汽车分论坛上,还设计了一个针对汽车业领袖人物的“考试环节”,就“中国汽车市场新车年销量的峰值是多少”、“未来新能源车在新车销量中将占多少比例”,以及“下一个30年我们的目标是什么”三大问题,诸位车企代表和专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个生动有趣的互动环节,各种观点碰撞火花不断,体现出企业家们独到的思维方式和面向未来的企业经营理念。
博鳌亚洲论坛汽车分论坛在激烈的观点交锋中落下帷幕,但业内对于汽车业未来30年发展走向的争论和思考还在继续。把握汽车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传递中国的声音和价值取向,博鳌带给人们的不只是观点的碰撞,更通过观点的提炼和交融得出共识,为中国汽车业的未来提供了更现实的路径。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相关新闻
-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