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现实下,业内出现了不少反思新能源汽车的声音。上海新能源副会长赵国通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在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屡败屡战,举步维艰。对于新能源汽车,应该鼓励发展,但却要谨慎推广”。
中国汽车业近年来的高速成长,消费政策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2009年购置税减半、“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三大政策,拉动了中国私家车的巨大消费潜力,在金融危机之下,国内汽车产销实现了2009年同比每月30~40%的同比增长。
若一系列扶植政策落实到购置新能源汽车上,降低新能源汽车的购置和使用成本,将对新能源汽车市场起到快速的撬动作用,从而加速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成长。
2009年年初,为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规模化、产业化,财政部、科技部联合发出通知,在北京、上海、重庆、长春、大连、杭州、济南、武汉、深圳、合肥、长沙、昆明、南昌等13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计划4年内以中央和地方财政补贴的形式,以财政政策鼓励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率先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对推广使用单位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助。
这一政策着眼于“节能减排”、“加强节油节电工作”和“着力突破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关键技术,以精心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战略决策精神,为扩大汽车消费,加快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具体补贴策略是,中央财政重点对购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助,地方财政重点对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及维护保养给予补助。
地方相关部门也应声行动。有消息称,在2010年至2015年期间,广州市民凡购买符合要求的新能源汽车,将有望享受减免年票、购置税减半、车船税减半、停车和通行费优惠等补贴。
中国讲究事成需“天时地利人和”,此刻车市的繁荣看似更显新能源汽车的惨淡与遥远,而实际上是暗含时机的铺垫。“2009年的中国汽车市场的井喷繁荣,虽然暂时看似与新能源汽车无关,但是实则是为车企向新能源汽车方向的发展奠定了优厚的基础”,中汽南方公司负责人汪子厚认为。
市场是检验的标准
新能源汽车是市场各方认可的方向,资本也在以各种方式追逐着这一热点。各种车企势力,借势资源的整合,都试图对新能源汽车谋取一席之地。但市场参与的任何一方,从跨国、合资、国企、民营等车企,无论哪方对新能源市场的布局,短期内并不会意味着利润和市场先机,风险与机遇总是并存的。
电池车、燃料车、柴油车严格意义上来讲,都不是新出现的能源。中国出台的关于汽车新能源的相关规定中,将新能源的种类进行了详细的规划,这是从产业政策规划的角度来考虑的。然而,从现实角度来看,无论技术是否早就存在,能否满足未来汽车市场对环保大趋势的要求,才是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的终极响应。
从实质上来看,社会各界已经就发展新能源汽车达成科学认知、政治认知上的基本共识,现阶段新能源汽车遭遇的现实艰难,归根是经济利益认知上的不协调。这其中的经济利益,包括以内燃机为核心发展起来的传统汽车产业链上的利益相关者,新能源汽车更为开放的汽车产业链上的新兴利益相关者,普通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汽车上成本承担的个体性与社会获益的公众性,这些都需在市场的竞争中逐渐得到统一和化解。解决了这些发展中的问题,新能源汽车将从必然走向自觉,从模糊无意识走向清晰明确,推动中国汽车抢占产业制高点。
2009年伊始,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概念股表现活跃,新华光、华电国际、丰原生化、万家乐、汇通集团等企业纷纷投资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通用、福特、丰田、大众等汽车产业的龙头企业先后进行了产业重组,淘汰高耗油品牌和产品,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企业产品研发的重中之重;汽车市场上混合动力汽车成为销售的热点,丰田的混合动力汽车成为新车销售的冠军;技术研究上,通用、丰田、大众等整车企业和三洋、东芝、三星等电子企业组成了电动汽车联盟,合力攻关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市场应用上,上海大众氢燃料电池帕萨特领域和长安杰勋混合动力车已经成功为2008年奥运会提供服务。
不仅仅是企业在争夺新能源汽车的先机。各地政府在规划上也不甘落后。2009年3月13日北京市成立首个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并开始建设产业化基地后,重庆市、吉林省等公开表示计划建立类似的联盟和基地,深圳、湖北、安徽等地也表示以本地汽车企业(比亚迪、东风、奇瑞)为主体,建立新能源汽车联盟和产业基地。
无数次历史经验都在证明,技术的变革与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技术无论多么先进,最终只有适应市场的才能胜出。从汽车发展的历史,到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好的企业无不是在产品创新、营销、服务上紧跟市场节奏,满足市场的需求。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更多的新兴力量能够以更灵活的方式加入到这场新能源汽车竞争制高点的追逐中。在现实市场并不火爆的情况下,广州车展仍然展出了诸多的新能源概念车和即将量产的新能源车,并且吸引了广泛的关注,说明各大厂商不惜血本在进行消费者培育,期望共同将市场做大。
这场新能源汽车的争夺,并不是最终端的市场需求发起,但是最终的成熟仍将是重回以市场为衡量的标准线。汽车企业是否能成功将概念转向应用和服务,能够推出更有竞争力的新品,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更为灵活的商业反应能力,更为强大的品牌张力等,都将是决定能否在这场新变革中获得一席之地的必然要素。这样,最终形成更加规范化和市场化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良性的继续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长久兴盛繁荣。新能源虽然已经公认为是汽车产业发展大方向,但前期大量的研发投入,不确定的技术发展的政策方向,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仍将是激烈和残酷的。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