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跨国汽车企业在中国加大了本土化生产,在转型中的国内汽车厂商也感到了压力。汽车市场的骤然萎缩,竞争加剧,海外出口的道路并不通畅,自主车企走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
合资品牌的步步紧逼,汽车企业纷纷寻找自己的突破口。业内人士认为,自主品牌遇到了价格与品质间的抉择难题,随着合资品牌的价格下探,自主品牌转型的目标——品牌提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合资品牌的冲击
与其他国家汽车制造业萧条过冬的情景不同,中国的汽车行业近日却传出扩大产能的消息。丰田、通用等汽车巨头纷纷发布了在中国扩大投资的计划。与此同时,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开始出现下滑的苗头。
“自主品牌的车型日子都不好过,在整体市场出现下滑的同时,自主品牌的市场下降份额是最快的。”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信息部主任郭咏说。
就在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下降的同时,合资品牌却大举进军低价市场。“合资品牌降价,价格越拉越低,我们也只能跟着降,但自主品牌车型利润本来就低,吃亏的往往是我们。”一家自主品牌经销商无奈地表示。
然而,合资品牌轿车在中国的计划远不止价格与产能的冲击。扩张的触角已经延伸到自主品牌赖以生存的低端车领域。
本田汽车社长福井威夫日前对外公开表示,将在中国市场推出一款全新的微型车,这款车型的体积及定位均低于飞度。同时,这款新车的动力系统有望搭载排气量为1.0L以下的发动机。现代、铃木也试图将小型车引进到中国,争抢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
“作为长期战略投资,跨国公司加大中国的投入是缓解全球销售的方式之一,价格下滑也与本土化加快有关。自主品牌逐渐失去本土优势的危机仍然存在,随着产品同质化的加剧,对本土车企的冲击将是致命的。”一位业内人士对自主品牌的前景感到担忧。
自主品牌的防守
事实上,面对合资品牌的下探,从去年开始自主品牌企业纷纷实施战略转型,也拉开了品牌重塑的序幕。
在小排量车上,自主品牌开始生产定位高质高价的精品小车,奇瑞、吉利、长城、比亚迪等自主车企都推出了转型后的精品小车。
在放弃了低价策略的本土品牌却遭受到了冷遇,一系列新生的精品小车都没能给自主品牌带来惊喜。
“做产品没有品牌,就卖不出好价钱,不做精品小车也不行,汽车厂商只能依靠其他方面来提升其利润来源,始终在低质低价的层次上徘徊,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说。
就在自主品牌小车攻略受阻的同时,几乎所有的自主品牌车企开始向中高端市场的车型进军。一汽奔腾、上汽荣威、南汽名爵、吉利远景等都在为实现产品转型和盈利艰苦努力。
然而,处于转型中的自主品牌也为品牌塑造过程付出了代价,整体销量下滑,市场份额被挤压。“自主品牌轿车相对于合资品牌车的比较优势正逐渐被削弱。不过与合资品牌相比,自主轿车的品牌技术服务升级显然速度还是慢了。”一位业内人士认为。
新势力加速跑
就在自主品牌调整主攻方向的同时,一股新的自主势力正在形成。
10月27日,上汽自主品牌南京基地发动机及全球性A级车平台在名爵工厂南京高新区正式启动。这是近一个月之内,上汽在自主品牌扩张路上的第二大项目。同一天,一汽轿车发布公告称,将投资23.6亿元人民币用于自主轿车扩建工程。而在该项目完成后,一汽集团自主品牌的产能预计到2012年可以增加20万辆。
“在国家鼓励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环境下,上汽自主品牌最终要在产品体系上形成合力,实现上汽完整的自主品牌体系。”上汽内部人士透露。
同样,一汽轿车从近日上市的09款奔腾可以看出端倪,一汽轿车全系产品今年目标将达12万辆。而红旗与奔腾的并网,加上天津一汽的网络渠道整合,一汽集团这一次的目标是用3年时间改观自主品牌的经营面貌。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产品定位的提高,自主品牌也许在明年就会与合资品牌正面交锋。尽管转型之路的市场考验期可能会很漫长,但在品牌发展问题上,目标还是清晰的。只有主动出击才能在未来市场上形成竞争力。
正如奇瑞方面所言,如果能以一年销量和市场份额下滑换取A3的成功和奇瑞的“化蛹为蝶”,那也值了。
商报记者 蓝朝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