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新浪首页 > 新浪汽车 > 正文

直击第三届广州国际车展现场 22日芳华尽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 11:33 南方都市报

  第三届中国(广州)国际车展将于本月22日正式开锣。

  上周五,广州汽车展筹备办在广州召开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与前两届相比,第三届广州汽车展规模将有很大提高。

  据悉,此次车展展区将分为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和汽车用品四大板块,其中乘用
车展区将使用广州国际琶洲国际会展中心二楼全部5个展厅。

  据筹备组介绍,在时间安排上,车展前一日即11月21日为车展媒体日,22日至23日为专业观众日,24日至28日为公众开放日。

  预计,此届广州车展接待的观众人数将超过50万人次,与去年相比只会多不会少。

  展会热点快递

  ● 参展企业数目

  预计届时前来参展的汽车整车、汽车零配件和

汽车用品生产企业接近370家,超过第一届130余家,超过第二届近10家。

  ● 展出面积

  在展出面积上,此次车展总面积将达8.5万平方米,比第一届增加近3.5万平方米,比第二届增加近1万平方米。

  ● 参展整车企业

  参加本次车展的整车企业将有50余家,比去年多出近10家。

  ● 参展车辆

  展出车辆预计将超过200辆,与去年大致持平。

  看点一

  劳斯莱斯保时捷“飙”新车

  据了解,本届广州汽车展将以“创新生活、驾驭精彩”为主题。除了在规模上比去年有较大提高之外,各大汽车厂家尤其是国外厂家对此次广州车展的投入也比上届更大。劳斯莱斯、世爵、奥迪大众三菱今年都以厂家名义参展,并带来它们的最新产品。通用福特丰田本田日产现代起亚标致雪铁龙等汽车厂家,则一如既往地支持广州车展并带来了大量新车和概念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新车和概念车数量比去年有所增加外,本届展会的豪华顶级车参展的规模也远超过往届,劳斯莱斯、宾利法拉利、世爵、保时捷等都以较大面积参加了本届展会,参观者可在本届车展上集中欣赏到市面上难得一见的豪华顶级车。

  在整车厂家之外,本届车展商用车、零配件和用品展区海外参展商的比例也比往届扩大,博世、丰田通商、日本电装、松下万宝、新加坡添福轮胎、阿尔派、三洋、华泰轮毂、爱机精机、雅泛迪、TCL、法拉特、北京半隆等著名国内外企业均高规格参展。其中香港、台湾和日本展团的规模都比去年有所扩大。

  看点二

  行业研讨会规格至高

  除了在展出规模上给观众提供一场庞大的“视觉盛宴”之外,本届广州车展还力争为国内外汽车厂家构筑起一个能够充分增强信息交流的优质平台。

  据介绍,本届广州车展开幕当天下午将举行“2005中国(广州)汽车发展论坛”。

  据介绍,该论坛的主题是“中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政府和企业如何共同努力使中国汽车工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出发点,探讨近几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中存在的国产汽车竞争力不强、自主品牌和自我开发能力需进一步提高等。

  据了解,本次论坛得到了广州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张广宁市长将亲自出席论坛并致辞,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邵奇惠将对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和可持续发展作精辟论述,博鳌亚洲论坛龙永图秘书长则将对汽车产业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国汽车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阐述。

  据悉,本次汽车论坛的出席嘉宾还有

通用汽车新业务发展规划部总监周方裕、亚洲现代汽车集团副会长薛荣兴、PSA集团中国总代表傅毅、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总经理陆志峰等。

  看点三

  展会凸显服务概念

  广州车展自2003年创办以来,一直坚持“高品位、国际化、综合性”的定位,依托占中国三分之一份额的华南

汽车消费市场、坚实的汽车产业基础以及亚洲最大的展馆,通过市场化和专业化运作,不断提升展会的服务质量和办展水平。

  据了解,此次车展除了车展本身和高规格的论坛之外,筹备组还准备了精彩纷呈的车展相关配套活动,如车展开幕酒会、开幕文艺晚会、汽车百年历史文化展、汽车音响大赛和改装车大赛等一系列活动。

  据了解,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广大媒体对展会的关注度大大提高。

  筹备组预计,今年广州车展期间预计将有300多家媒体,1000余名记者到会采访报道。此外,参展的近70家媒体还将通过现场直播或滚动报道等方式,积极报道此次广州车展的盛况。

  据介绍,为了让新闻媒体报道好此次广州车展,广州车展还依照国家惯例设立了车展现场新闻中心,新闻中心包括资料发放区、记者工作区和新闻发布区等。记者工作区也将按照国际惯例免费提供电脑、传真、复印和宽带上网服务。

  作为华南地区最有影响的汽车媒体,本报汽车杂志也将在此次车展乘用车展区2C展馆专门设立展位,对本次车展进行及时、全面和生动的报道。(本报记者 朱中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汽车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C)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