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的故事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31日 07:38 北京青年报 |
许多人的友情或是嫌隙竟然也是在提车途中建立或消除的,因为同甘共苦地工作着,大家会在路上彼此照应 在车市景气的日子里,我们习惯于临下班时销售主任的一声呼唤:“提车去!”隔几天听不到还怪别扭。提车,就是把新车从厂家的库倒腾到经销商的库里,术语叫“移库”。 提车是件挺辛苦的工作,一是占用下班时间,大家都比较疲惫。二是下班时间往往很拥堵,即便四环路也是一样,被困在路上是常事,很烦;我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你们车越好卖,路上越不好走,北京交通拥堵,我--也就是她老人家的女儿,有着很直接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其实她哪知道啊,为了给拥堵添乱,我们还特意选在下班高峰时提车呢。三是往往一趟不够,最多时要跑三趟或四趟,因此那些自私的、老是找借口摆脱提车的同事就很令人不齿,少一个人去,另外的人就可能要多跑上一趟。四是新车没有任何牌证,没有保险,被警察抓住要受罚,出了事故更是要自己承担,而这个费用在公司账上是从来不会被允许发生的,也就是看谁倒霉。五是大家都是饿肚子提车,直到最后一趟回店才吃得上晚饭(也叫夜宵),通常会饿过劲儿,甚至有人晕到误把一盘叠得整整齐齐的湿手巾当作鸡蛋卷夹进嘴里大肆品尝。 可是,许多人的友情或是嫌隙竟然也是在提车途中建立或消除的,因为同甘共苦地工作着,大家会在路上彼此照应,比如说,自觉地让新同事走先或走中间,以防他跑偏。我们一开始编队行驶,有经验的老员工打头及断后,怕谁的车出了故障或是有突发情况好处理。可是问题就来了,有人不改玩儿的本性,用车灯晃前面的同事,或是故意跟得很近吓唬人家,结果自家的车就很自然地粘到一块儿了,车又不知道驾驶者的真意思,以为就是要这样呢,损失挺大的,不好玩儿,后来就改了规矩,交错着编两队,可是也有问题,社会车辆会胡乱穿插我们形散神不散的队伍,有情况就很难及时发现。于是又改了,改为乱走,各走各的,反正一定留个部门主任收尾就好了。这下大家发现乐趣了,乱走有乱走的好处,没有主任死盯,又因为没车牌不怕电子眼,所以我们撒了欢儿一样疯跑,一个个原形毕露。有时会碰得上不知深浅的家伙不服,跟我们飙车,那只好算他不景气,因为他马上就会发现已经深陷同样颜色、同样款型、同样没有号牌根本无法辨认的N辆新车的包围之中!路上太平时,我们就苦练阵式和丢眼色,352、442什么的,都练过。我们有自己的语言,不用电话、短信、喇叭,来不及,就一眼神,OK,收到,马上变队形。 开新车形成的坏习惯其实也很害人,不安全不说,还会把人的心搞乱。比如说吧,我一开车,就会先想上几分钟,嗯,我这是开自己的车呢,还是在开公司的新车,那开法是截然不同的。 如今不兴提车了,一是天冷了,我指车市;二是天冷以后,厂家大板车经常给直接送到门口来,加强服务呗。还有呢,客户都成人精了,要亲自到大库挑车,讲究零公里呢。 陶陶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