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夏利2000(附图) |
---|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3月18日 14:43 |
加装助力转向后,夏利2000操控比之前明显轻便。 夏利2000在降价后一路热销,成为今年车市上最活跃的明星,这说明早前消费者对夏利2000的基本性能是认可的,所不认可的只是它的性价比。 很多消费者其实对夏利2000的操控性及优缺点并不是很了解,应一些读者的要求,我们这次拿来了加装助力转向的夏利2000,看看它的市场号召力到底在哪里。 外表:各花入各眼 平心而论,夏利2000是去年推出的几款经济型车中外形最讨人喜欢的。很多人一直认为夏利2000的外形设计有问题,屁股翘得太高,车头部分又收得太急。这也是我长期以来认可的一种观点,但此次近身触摸夏利2000的时候,我的这个观念开始改变。 夏利2000的车灯设计线条感很强,灯尾向后部上扬,这也是现在丰田车型最常用的一种前灯设计,为车子带来不少动感。后尾部的收尾平整圆滑,整车的线条流畅很好。即使从侧面来比较,夏利2000的后尾部也并不比其它车高多少,只是前车头与地面的倾角比其它车要大,才给人一种向下冲的感觉。 到过香港的人可能都见过原装的丰田PLATZ,感觉怎么样?是不是和现在的夏利2000如出一辙?没错,丰田PLATZ的外观基本上同夏利2000是一模一样的,所不同的只是夏利2000装上了金夏利的8A发动机。 内饰:机翼出风口 夏利2000的外形决定了其内部空间不可能很大,但是坐在夏利2000的后座上,感觉还是挺舒服的,因为夏利2000的顶篷呈圆拱形。在前排还有一个圆拱,就是夏利2000独特的液晶显示屏幕。 传统轿车的仪表被安置在方向盘的正前方,而夏利2000的这个圆拱却位于前台的正中央,驾驶员只须稍稍向右瞥一眼,就可以方便地读取仪表应提供的信息。然而这些信息并不多,比如转速表就被牺牲了。 对于很多车手来说,转速表可以在开车时提醒换挡,甚至有时通过转速表把握时机,无需踏离合就可以完成换挡。加油时,转速急速上升还能给人带来加一些快感。由于夏利2000用电子仪表代替了传统仪表,牺牲了仪表盘,这让很多人觉得有些不惯。 除此以外,夏利2000的显示屏幕还是挺富有现代感的。圆拱的面罩是一只光学放大镜,使车速信息以大而清晰的液晶数字显示。其他的信息,诸如水温、燃油计等则排在边上显示,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原理。 夏利2000控制台的材料很新颖,酷似宽体客机上的行李箱格的表面,是硬质的。前排有很多储物空间。方向盘可以做上、下两个位置的调节。 座椅则是手动调节的,面料又是属于航空专用的那种织物面料。除了前座的三点式安全带以外,后座上也有两个三点式和一个两点式安全带。 有趣的是夏利2000的空调出风口,简直就是飞机机翼出风口的翻版,很显然设计师在设计这款车时,是受到了飞机的启发,要么就是一个狂热的飞机爱好者,想把PLATZ的多个地方都带上飞机的痕迹。 试驾 转向解放 记者此次专门测试了夏利2000低速时的转向性,感觉加装助力转向后,方向盘操控起来比之前轻便很多,即使在低速的情况下,只须两个手指就可以轻松的转动方向盘,而且转向也很精确到位。而在做曲线绕桩路试的时候,感觉夏利2000的转向精确性就一般了,但胜在稳重扎实。 加速够力 夏利2000的发动机是丰田的8A发动机,手动五速变速箱入挡也挺顺。车速在前50公里加速很快,在短时间将挡位提升到三挡,车速很快就可以达到50公里以上。但车的隔音效果一般,在加速时可以明显听到发动机的声音。 夏利2000的档位速域不是很宽,在超过70公里时就要换入5挡,否则就会听到发动机很不悦耳的噪声,在换入五挡后声音立即消失,发动机明显平顺了很多。 高速淡定 夏利2000在高速时的稳定性还是不错的。记者在试驾中开到140公里以上,感觉车体很平稳,而且风噪好像比80公里还要小一些。在快速切线时,后座也没有明显的甩尾感觉。同车的人说这部车可以开到170公里以上,这在此次试驾中倒没有达到,但从油门的感觉来看,还有一段加速的余地,应当是可以做到的。 夏利2000的底盘比老夏利有了明显的改进:后扭梁式半独立悬挂比老夏利更坚固。轴距则增加了30mm。 兼顾安全 以安全第一为首要目标,是现代轿车的特征。夏利2000也不例外,基本配置包括ABS防抱死制动系统、自动锁紧式安全带和安全气囊,采用丰田新型安全车身结构,当车身受到外来冲击时,能将冲击能量有效分散到车身各部分,减弱集中冲击力,从而将车厢变形减少到最低程度。 总结陈词 就驾乘感觉而言,夏利2000在小型车中是属于比较舒服的,不像“简易"车型那么生硬,操作非常流畅、自然。转向操作感觉中庸、偏保守。操控方面中规中矩,毕竟这只是一款排量在1.3的紧凑型轿车,不过,厂家的工作人员就透露,排量在1.5的夏利2000在今年也上市,可以满足车主更高的驾驶要求。而在舒适性方面,车内的噪音、震动和生硬感都处理得当,不过不失。(本版撰稿/摄影 高晓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