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首 页 | 新闻 | 邮件 | 搜索 | 短信 | 聊天 | 导航

 新浪首页 > 车行天下 > 汽车新闻 > 正文
 





买车
看车
二手车
维修保养
聊车侃车




汽车搜索
找需要的车、新闻、文章
关键词
热门搜索:
豪华轿车 普通轿车 跑车
越野车 厢式车 其它车型


在线工具

新车报价查询
汽车对比功能
购车费用计算
保险费用计算
虚拟贷款购车
汽车维权热线
完全车事问答
车事通讯大全




汽车论坛

汽车时代论坛
汽车群英会论坛



岁末新车先亮相明年车市会怎样?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12月29日 09:49 中国经济时报

  12月12日,备受关注的赛欧紧凑型轿车在上海浦东金桥上海通用厂区正式下线,基本型价格在10万元左右;

  12月14日,长安铃木铃羊世纪星投放仪式暨用户试乘试驾活动在深圳深港汽车城隆重举行,当天第一批运抵深圳的十多台样车即被用户一抢而空;

  12月14日,夏利2000新款轿车在天汽闪亮登场,先宣布售价为13.2万元,几小时后又降价1万元;

  12月15日,一辆售价在24.5万—37.5万元之间的白色雪佛兰“开拓者”缓缓驶下沈阳金杯通用汽车有限公司的生产线;

  12月16日,被称为我国第一款拥有整车自主知识产权、没花国家一分钱的“中华”轿车在沈阳金杯客车公司下线,售价15万—25万元。此外,还有消息说,今后几年,丰田与天汽、福特与四川、大众与一汽等,还将向中国市场推出一款款的新车型。

  中国老百姓忽然一下子面对这么多新车型,真有点不知所措了。有人说,这是我国轿车工业在WTO来临之际寻求大规模“突围”;也有人说,这是政府新的汽车消费政策所致;还有人说,也许中国的汽车价格真的开始与国际市场接轨了。到底应该如何看待年底新车型的纷纷亮相?明年中国的汽车市场又会怎样?今天我们请来了三位不仅对中国汽车市场颇有研究,而且对中国宏观经济很有独到见解的记者,听听他们是如何分析这种现象的。

  主持人:大家都看到了今年底各种新型轿车纷纷下线的事实。请你们谈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李安定:我看还是百姓对汽车消费需求拉动的结果。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到一个较高水平,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老百姓对于“行”的需求已越来越迫切,也要“享受”一下坐小轿车的滋味。但是,长期以来,小“轿”车一直是“官”们坐的车,与百姓无缘,它甚至成了“官本位”的一种象征。私人轿车消费在中国一直受到压抑,这就好比是筑了一道“水坝”,坝筑得越高,拦得越久,坝子里的水就越多,只要有一个小小的口子,立刻就会像洪水爆发一样渲泻而下。

  党中央关于“十五”规划的建议中首次提出了鼓励家庭轿车消费,虽然只有短短一句话,还没有什么具体的实施措施,但足以让渴望已久的百姓们心中激动不已。而那些行动快捷的人在此之前已经付诸了行动——最新资料统计表明,目前北京的私人轿车保有量已超过了公车,而上海的一批大企业数以万计的“产业工人”们则已经开始依靠贷款开上了自己的私家车。

  对于中国的汽车生产企业来说,过去曾经火爆一时的公车市场正在逐渐萎缩,而百姓消费的市场不知比公车市场大多少倍,估计未来三五年,中国将会有300万辆左右的市场需求。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中国的轿车企业终于敏感地抓住了这难得的商机,希望用经济、安全、节能的紧凑型轿车占领这个潜在的大市场。我想,这就是今年底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新型轿车相继问世的原因吧。

  吴迎秋: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同时有这么多新型轿车问世,这的确在中国汽车史上是没有的。不过,不妨反过来问一问,中国的轿车总是“老三样”行不行?回答当然是不行。近两年来,中国汽车产业一直处在压力之中,销量产量都不尽人意,特别是还有三年竟没有“完成任务”,说明再不跟上市场的变化就会遇到更大的危机。很多企业看到了这种危机,于是加快了前进的步伐,经过两年来的准备,终于可以拿出新的产品了,赛欧和夏利2000都是在一两年前就已经开始研制了。我看“水到渠成”是首要原因。第二个原因来自WTO的压力。实际上,WTO给中国汽车工业限定了一个“关门”的时间,到了那个时间,中国的汽车生产企业就是想进也进不去了,因此,除了那些主流企业以外,非主流企业的轿车也都纷纷问世。第三个原因是经过前几年的私车消费实践,市场已经反映出一种对汽车需求多元化的倾向,而多年来消费者却得不到汽车产业和企业产品多元化的响应,如今,企业终于明白了,只有产品的多元化才能满足消费需求的多元化。我认为,这么多新车下线还不是最终结果,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新车型与中国百姓见面,而且规模会越来越大,节奏会越来越紧凑,现在的一切还刚刚只是个开始,“好戏”在后头。

  何仑:我认为这是市场逼出来的。几年来,各主要汽车生产厂家(杂牌小厂除外)在12万元以上的轿车市场上折腾了半天,也没有将整个轿车市场扩展多少。他们总是强调所谓性能价格比,强调提高性能、配置但不提高价格,总希望消费者能理解这一点。其实,多数消费者并不傻,特别是当他们要买汽车这样的大件商品时,他们既不会买那些价格虽低到可以买两辆,但性能、质量及前途可疑的车,也不会买所谓性能价格比好的车。因为很明显,在你的价格比国际市场高出一倍的情况下,即使将配置及质量提高到真正的国际标准,消费者就是有钱也难认帐。消费者或许根本就没有指望你把同级别轿车的价格与国际市场拉平,但无论如何,目前的这种差距很难令人容忍。在这种情况下,一批10万元左右和以下的新车型纷纷下线也就是必然的了。

  主持人:除了今年已经下线的一批新车型之外,今后一段时间内还将会有一大批新车型与中国百姓见面,这意味着什么?是不是明年中国的汽车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

  李安定:党中央关于“十五”规划建议中的一句话就足以使“水坝”逐步打开,使中国老百姓对“行”的现代化的渴望从“势能”转化为“动能”。可以预见,中国私人购车的时代已经启动,明年将是中国的“家庭轿车年”。不过,虽然面向家庭消费的众多车型抢着“露了脸”,但要“成市”,还要等到明年下半年各种车型批量生产之后。

  至于价格问题,可以预测,2001年中国的轿车市场价格会继续下调。但是,在降价方面消费者也不要有过高的“期望值”。无论如何,轿车对于大多数中国老百姓来说还是一种高档消费品,是“踮着脚尖才能够到的果子”。

  吴迎秋:今年底的“下线热”首先让人感到中国的汽车工业有了那么一点点市场的味道。为什么这么说?一是企业开始注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了;二是厂商们真的开始竞争了。其次是证明“加入WTO中国的汽车工业就完蛋了”的观点错了,中国的汽车工业也要加入国际市场的竞争。三是价格杠杆开始起作用了,许多企业通过“柔性生产方式”已经可以让汽车价格降下来。

  不过,明年车市的压力仍然很大,我看不会比今年好多少。因为,一、80年代曾提出过将汽车作为支柱产业,后来又不提了,今天虽然重提,但会不会重走当年的老路?二、因为有了WTO,百姓才觉得目前中国的车价太高,才持币待购,这种压力会越来越大。三、企业满足消费需求的应变能力还很差,可能还会出现百姓等产品、等服务的局面。因此,我认为明年汽车降价的幅度会大于今年。

  何仑:我认为,今年轿车下线热中最刺激人的无疑是被称为“10万元小别克”的赛欧。因为10万元或许真的是普通消费者可以接受的心理价位。大家知道,“别克”是具有相当可信度的名车,而“小别克”的出世,说明国内终于有一家主要的汽车厂家开始把消费者呼吁已久的价格作为新车型生产的首要因素,来试探有可能引发大规模有效需求的消费者心理价位。

  对于国产家庭轿车来说,价格无疑是首要因素,至于质量和性能本来就应当是必须的。可以认为,赛欧就是在“赌”普通消费者的心理价位,一旦成功,只要政府不加限制,就可能引发大规模有效需求,使轿车真正开始大量进入百姓家庭。这样,即使它在初期因产量较小而出现亏损,也很有可能在规模扩大到足够程度后得到回报。对赛欧来说,这可能是在冒险,消费者的心理价位也许是在8万元,但最大的危险在于,比它高一个级别的捷达、富康在其还未上市之前便冒险抢占10万元的价位。至于夏利2000,由于与比它高一个级别的国产车挤在同一个价格水平上,特别是比它的原型车Platz在日本市场的价格(85万至140万日元,按目前汇率计算合人民币6.4万到10.5万)还要高出许多,人们除了祝它好运之外,几乎无话可说。

  主持人:一下子面对这么多新车型,老百姓的确有点不知所措。你们有什么好主意可以供他们参考吗?

  吴迎秋:轿车对于百姓来说始终是个梦,虽然这些年一部分人有了车,那也不过是把这个梦拉得离自己更近一些罢了。随着WTO的到来,大家又开始编织新的梦,以为入了世,想买什么车都有,这是不现实的。国内的汽车价格永远不可能与国外的一样,即使加入了WTO之后,也仍然会有关税。此外,还有一个大家不能不注意的事实,那就是汽车消费不同于家电消费,它需要社会环境的支持,比如基础设施建设,使用环节费用等。所以,我看大家还是冷静面对形势为好。

  何仓:其实,中国的消费者都是明白人,也许他们在购买小件商品时不那么在意,但要花十几万元买一辆汽车则绝对小心翼翼。关键不是怎样引导消费者,而是教育企业如何拿出让老百姓满意的产品。我相信,只要企业能够拿得出过硬的东西来,自然会得到市场的认同。

  李安定:我建议大家多关注一下性能价格比,不要过多地纠缠在价格问题上,也许自己得到的实惠会更多一些。(主持人:本报记者董小荣特邀嘉宾:新华社记者李安定中国汽车报记者吴迎秋国际商报记者何仑)


所属专题:李安定专栏

主编信箱

汽车论坛】【汽车聊天】【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将本页发送给朋友:(*EMAIL)
邮件题目:


  新浪首页 > 车行天下 > 汽车新闻 > 正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C)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