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新浪首页 > 车行天下 > 汽车新闻 > 新闻聚焦 |
| 发展目标分析 (一)总量目标 根据市场需求预测和各种因素综合考虑,2005年摩托车规划产量应为1300万辆左右,总产值约700亿元,年均增长8%左右。 鉴于我国摩托车综合生产能力已接近市场预测需求量的水平。需要企业尽快完成由“数量扩张型向素质提高型”的转化,“十五”期间应严格控制生产能力的投入,利用现有存量做好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加大产品开发投入的力度。 (二)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积极促进企业的优化重组,打破所有制界限,鼓励最具优势的企业按优势互补,面向国际竞争的原则,在企业自主自愿的基础上“强强联合”,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形成几家具有独立自主开发能力,产品面向两个市场,按经济规模生产,年生产能力达到100万~200万辆,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可以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集团。对其余100余家整车企业,要引导他化根据实际情况,按市场需求,围绕大企业集团的发展,选择好自己的位置和发展方向。每种关键零部件形成几家初步具有自主开发能力,按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专业化、多品种、大批量、优质量、低成本生产,面向两个市场,其中国内市场占有率不低于30%的零部件企业集团。 (三)开发能力及产品水平 “十五”末期大型企业集团要形成整车开发能力。摩托车产品开发应瞄准安全、环保、节能的国际先进水平,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市场的准入条件。企业的主导产品要达到国际90年代中后期水平,新开发产品必须达到国际90年代末期水平,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当代同步水平。摩托车产品可靠性平均故障间隔里程应达到1万km以上。产品应采用先进结构和使用新材料。 (四)出口目标 我国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出口和跨国经营的全散件、半散件出口量,要由目前占全国总产量的1.8%,争取到2005年达到占总产量的10%以上。出口创汇超过5亿美元。鼓励重点企业在国外建立若干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整车合资或合作生产企业,以扩大产品国外市场占有率,建立稳定的出口市场。中外合资企业必须实现原定的产品出口目标。根据规定协调摩托车产品在国外市场竞销行为,规范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相互关系。 (五)重点发展的产品 整车:满足大、中城市以绿色环保产品为主的更新换代摩托车,比如电喷车、电动车等;以开发、生产出口产品为重点,带动企业上档次,产品上水平。研究开发适合农村使用条件的车型,满足农村路况差、载荷量大、可靠性高、价格低、维修方便的条件。 发动机及关键零部件:以环保节能、高可靠性为目标,满足日益严格的标准、法规要求。规划指导思想。 摩托车工业“十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应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标志,积极支持发展几家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推动行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为实现摩托车工业由大国变为强国奠定基础,“十五”末期要力争使我国摩托车生产大国发展成为强国。 措施及建议 (一)整顿市场秩序,优化市场环境 清理整顿“目录”外生产厂点,打击非法拼装和仿冒行为,维护摩托车正常的市场秩序,创造公平竞争条件。适当调整消费税率和改变征税环节,变生产征收为销售征收。要充分调动政府有关部门、企业等有关方面的积极性,借鉴国外经验,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行业自律制度。 (二)加大产品开发投入,开展行业共性基础技术研究,建立摩托车综合试验场 要使我国摩托车工业由大变强,必须提高摩托车产品独立开发能力,使中国品牌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这也是保持我国摩托车工业健康稳定发展的惟一战略措施。加强对摩托车新产品知识产权审查,鼓励企业进行中外联合设计,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在境外兼并、收购设计公司,迅速提升产品开发能力和加强人才培养。 国家扶植以重点研究院所为核心的共性和基础性技术研究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具有当代世界水平的研究开发中心,重点解决摩托车行业存在的共性技术问题,跟踪国外技术和标准、法规发展动态,满足日益严格的各国法规标准要求。 国家应尽快改变摩托车工业大国没有专用试验基地的落后局面。在2001年年底前,通过国家和行业共同筹资,建设摩托车综合试验场。这不仅对提高我国摩托车产品开发能力和产品水平有重要意义,而且为产品型式认证和进出回安全认证提供了技术保证。 “十五”期间投资重点用于产品开发、提高工艺水平、发展关键零部件、行业共性技术与基础技术的研究、建立技术中心、建立摩托车试验场等,特别要支持重点企业的产品发展和外向发展技术改造。 (三)加大改革力度,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大对非国有企业改革指导的力度,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营,实现制度创新。在培育多元化资本结构的同时,通过控股、参股等手段,优化资本结构,提高国有企业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推进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合作,加快国有企业与国际资本、金融资本、产业资本、科技资本的融合。大力推广和普及现代化管理方法,促进企业做好质量、成本、资金、营销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 (四)优化组织结构,推进战略重组 我国摩托车行业面对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应该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战略性结构调整和重组,既包含对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技术创新,也包含对行业结构、布局结构的调整,还包括对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和企业重组;要按照“企业为主,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竞争发展”的原则,首先抓好“十五”期间重点支持发展的3~4个整车企业集团。整车生产企业应逐渐减少,对已没有生产能力和生产条件的企业,甚至严重违反行业管理规定的企业应即时取消其企业和产品目录。 (五)建立健全信息系统,强化市场反应机制 进一步完善摩托车工业行业统计信息渠道。摩托车行业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行业信息统计工作体系的框架,充分利用社会中介组织搜集行业信息的有利条件,改变目前行业信息完全依靠行政手段布置、搜集的现状,逐步建立起高效、快速、准确的信息传递和反馈网络,提高行业管理和决策的水平。支持企业建立市场快速反应信息网络系统,增强市场快速反应能力。建立市场、产品、投资规划、利用外资、引进技术、产品进出口等各种信息采集市分析渠道,及时为企业和行业服务。 (六)实施人才工程,加强人才培养与使用 大力加强产品开发人员的培养,尤以工业设计、外型设计,与非工业界的有关部门结合,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不断提高摩托车产品设计中的美学思路;随着产品出口量的增加,培养外贸出口专业人才也是当务之急;要不断完善激励制度,为科技人员创造施展才能的良好工作、生活环境。要打破条条框框,拓展人才招聘渠道。 (七)建议 1.各有关部门或地方应切实解决摩托车在使用管理环节的各种不合理收费,统一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简化车务手续,减轻用户负担。 2.从目前企业每年上缴税费中提取十分之一作为行业科技发展基金,用于摩托车工业的共性技术、基础技术研究和完善检测条件。 3.在摩托车产品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标准法规的前提下,建议各大中城市政府部门放开对摩托车使用限制的管理,拉动消费,并满足广大工薪阶层代步交通的需要。(全文完) 请您点击此处就本文发表您的高见 主编信箱 | |||||||||||||||||||||||||||||||||||||||||||||||||||||||||||||||||||||||||||||
新浪首页 > 车行天下 > 汽车新闻 > 新闻聚焦 |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C)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