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首 页 | 新闻 | 邮件 | 搜索 | 短信 | 聊天 | 导航

 新浪首页 > 车行天下 > 汽车新闻 > 新闻聚焦
 





买车
看车
二手车
维修保养
聊车侃车




汽车搜索
找需要的车、新闻、文章
关键词
热门搜索:
豪华轿车 普通轿车 跑车
越野车 厢式车 其它车型


在线工具

新车报价查询
汽车对比功能
购车费用计算
保险费用计算
虚拟贷款购车
汽车维权热线
完全车事问答
车事通讯大全




汽车论坛

汽车时代论坛
汽车群英会论坛



摩托车行业十五发展分析(上)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12月8日 10:28 国研网

  [摘要:我国摩托车行业作为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九五”期间,认真贯彻执行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在《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指导下,摩托车“九五”专项规划得以全面实施。在摩托车“九五”专项规划目标中,年产1000万辆的目标已提前实现,其他各项目标在大部分企业中得到不同程度的落实,总体讲,摩托车“九五”专项规划引导和促进了全行业的发展。在新世纪来临之际,国内外经济形势不断地发生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此时,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必将对国内一些企业和部分产品市场带来重大影响。我国摩托车行业情况也将发生变化,并面临新的形势。]

  摩托车工业主要成就和问题

  (一)主要成就

  1.摩托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形成了初具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到目前为止,我国摩托车整车生产企业具备了年产1200万辆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年产1000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其中形成20万辆以上整车生产能力的明家企业占总量的76%。在世界各国摩托车生产企业中,1995年以来年产量达到过100万辆以上的只有5大厂家,其中我国占了3家:嘉陵。轻骑、建设。形成一批有较高知名度、产品质量信得过的摩托车零部件“小型巨人”企业。

  2.中小排量实用型摩托车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水平。我国除竞赛型和豪华大排量摩托车外,其他类型的摩托车均有生产,目前我国共有15种排量摩托车。通过技术引进、中外合资和企业的努力,中小排量实用型摩托车的性能、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部分产品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而且在与国外产品竞争和产品出口方面具有相对的价格优势。

  3.“八五”末期到“九五”期间,摩托车国有大型企业及合资企业把投入重点放在购置加工设备上,使我国摩托车工艺装备精度和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可以说目前我国摩托车工业部分企业的工艺装备已达到国外摩托车工业比较发达国家的水平。

  4.摩托车工业规模和产量的不断扩大,产品质量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动了钢材、铝材、塑料、电子、电料、化工、油品、橡胶、油漆、造纸等原材料工业的发展。据统计,摩托车行业每年大约需要钢材53万~60万吨;铝等有色金属13万-15万吨;橡胶塑料等非金属材料9万~11万吨;油漆颜料类0.8万~l万吨。

  (二)主要问题

  1.市场不规范,管理不顺畅

  摩托车市场存在的问题困扰着摩托车工业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有:

  非法拼(组)装摩托车已经严重影响到摩托车企业正常生产和销售,鱼目混珠,扰乱市场,败坏声誉,坑害用户,阻碍了摩托车工业的健康发展。

  对用户收费项目多,如购置费、上牌费、年检费、养路费、增容费、道路交通安全费、建设基金等。如此众多的收费项目,使许多欲购者望而却步,这无疑是人为地封闭市场。

  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各地税收差别很大,企业不是公平竞争,10%的消费税对整车生产企业来说是负担过重。

  2.缺乏独立自主的产品开发能力

  摩托车产品开发能力弱是我国摩托车工业不能进入世界强国之列的最大障碍。目前,国内多数摩托车企业产品外形重复率高。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企业对产品开发投入不足,目前一般大型企业开发投入不足销售额的1.5%,而国外一般在5%以上,缺少高水平的设计开发人才,缺乏产品验证手段,如全国还没有符合国际标准的摩托车试验场。

  3.产品出口能力弱,经济效益低

  1990-1999年我国摩托车出口平均约占同期产量的1.8%,1999年出口25万辆,创汇1.2亿美元,虽然逐年增加,但出口能力仍然较弱。发达国家摩托车出口量约占同期产量的30%-50%。如果考虑到我国出口的摩托车大都是小排量低价位的产品,若按出口金额计算差距更大。

  目前,我国摩托车工业劳动生产率较低,人均摩托车年产量为51辆,人均产值27.5万元,而摩托车工业发达国家人均产量为129~200辆,人均产值26万~35万美元。由于劳动生产率低和税赋过重,摩托车行业总体利润出现滑坡。

  面临的形势

  我国摩托车工业成功地经历了大跨步跳跃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虽然目前的发展趋势是稳定渐进的,但是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行业中价格的低水平、低层次、粗放型的竞争模式及知识产权保护乏力等非正常现象。由于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摩托车产品在排放、噪声等方面的看法有一些误解,人为地限制了摩托车市场的发展。这些问题的存在,成为我国摩托车行业谋求深层次发展实现由大到强的战略转变的硬性制约。

  通过近几年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的考验,我国摩托车工业已经成为汽车行业中具有适度竞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说,加入世贸将对我国摩托车工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希望。但同时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入世后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面临国外优质低价的农产品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因而势必影响到农村的消费市场,包括农村摩托车市场的开发进程。从目前摩托车产品市场分布的比例来看,农村市场的变化将会直接影响摩托车行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包括公路建设。日益增加的公路里程改善了西部人民群众出行条件,这就为扩大摩托车产品在西部的销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意识的变化,也会促进摩托车产品销售市场的发展。所以说紧跟形势,尽快开发、培育西部市场是我国摩托车工业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当然,在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过程中,防止摩托车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也是应该引起注意的一个重大问题。

  摩托车市场需求预测

  综合分析我国摩托车产品的产销状况及专家的市场需求预测,2005年摩托车市场需求量为1200万~1300万辆。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摩托车市场的需来将呈现持续缓慢增长态势,市场竞争仍然很激烈,竞争将由价格竞争逐渐转向产品质量、产品成本、产品品种(尤以符合环保要求的清洁能源产品)、品牌、销售服务竞争等广度和深度发展。

  十几年来,摩托车的市场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及沿海开放地区,近年来上述地区保有量已经较大。再加上一些大城市由于环保、交通管理的限制,这就使该地区摩托车市场萎缩,销售量减少。随着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广大农村及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及消费观念的变化,摩托车市场需求量将有所增长。预计今后数年,中西部和广大农村、城乡结合部都是摩托车市场发展的热点,所以广泛开拓农村市场是摩托车生产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摩托车生产企业要研究开发适合农村使用条件的车型,满足农村路况差。载荷量大、可靠性高、价格低、维修方便的要求。

  “八五”以前,摩托车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是以90ml以下的小排量为主,城市则对轻便摩托车需求较大。“八五”以后,由于有些城市限制牌照,同时又由于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从而购车热点转向车速较高、能载人载物的100ml、125ml排量车,尤其125ml四冲程车成为市场主导产品,这两种排量车占两轮车市场销量的60%以上。鉴于近年来市场需求多样化,预计今后数年内,100ml、125ml、150ml等排量的市场需求比例还将继续加大,而且250ml排量以上的公务车也会占有一定市场。

  随着摩托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消费水平的提高,各个消费层次对车型的要求将会更高。纵观近几年来的市场形势,新产品旺销,多数老产品处于平销或销售不畅,这种状况也激励了企业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产品中的新技术应用之多、之广、之快也是创历史纪录的。今后摩托车市场对车型的需求有以下趋势:踏板车增多,四冲程发动机车增多,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应用电子喷射、催化转化技术的环保产品和多功能车将会有广阔前景。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和消费水准的提高,也应着重于开发技术含量较高、能够与国际流行车型相媲美的车型。各个企业都意识到,尽快将新产品推向市场,加强销售服务和改善销售网络等措施都是今后抢占市场的手段。

  近几年,我国摩托车产品出口呈现增长趋势。分析国外摩托车市场现状及变化趋势,我国开拓国际摩托车市场的有利条件是:

  1.部分摩托车企业已经积累了十几年的出口经验,对国外市场比较了解,并建立了一些相对稳定的销售渠道,一些大型骨干企业已经在国外建立组装厂。目前,我国生产50~125ml车型的技术已经较为成熟,质量一直较为稳定,这些年一直是出口的主要产品。

  2.我国出口产品生产成本低,价格优势比较明显。近几年来,我国摩托车出口主要是靠价格优势占领市场。据调查,国外摩托车市场需求基本上有两种情况,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需求以大排量、个性化产品为主;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则以实用型、多功能、中小排量产品为主。整个行业产品出口实践证明,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市场需求变化,充分发挥整个行业的综合优势,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是完全可能的。

  随着对世纪的到来,人们的文化素质、审美格调、对时尚的追求都会普遍提高,设计生产更新的款式,更多的功能,更高质量的产品,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更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代步、运输。娱乐、旅游、竞技、体育等各方面的要求,不断地开拓市场新领域。(未完待续)



请您点击此处就本文发表您的高见

主编信箱
将本页发送给朋友:
邮件题目:


  新浪首页 > 车行天下 > 汽车新闻 > 新闻聚焦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C)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