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首 页 | 新闻 | 邮件 | 搜索 | 短信 | 聊天 | 导航

 新浪首页 > 车行天下 > 汽车新闻 > 正文
 





买车
看车
二手车
维修保养
聊车侃车




汽车搜索
找需要的车、新闻、文章
关键词
热门搜索:
豪华轿车 普通轿车 跑车
越野车 厢式车 其它车型


在线工具

新车报价查询
汽车对比功能
购车费用计算
保险费用计算
虚拟贷款购车
汽车维权热线
完全车事问答
车事通讯大全




汽车论坛

汽车时代论坛
汽车群英会论坛



“桑塔纳”合资销售的迷雾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8月30日 09:00 和讯homeway

  耐人寻味的变故

  8月初,从上海传来消息: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分别以50%、30%、20%的出资比例,投资2998万美元,组建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专营桑塔纳等上海大众产品。虽然这一合资行为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质疑,但它留给外界的谜团仍然很多。  原先,桑塔纳是由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总公司(简称“上汽销”)专营的,上汽销年销售利润高达四五十亿元,为什么要合资?桑塔纳占据中国轿车市场半壁江山的地位,是上汽销多年打造而成,每年几十亿元的利润,为何要与人共享?是“学雷锋”拱手让利吗?上汽和大众为何不学一汽大众,搞“产销一体化”,将桑塔纳销售权直接归入上海大众中去?此事与中国入世又有何种内在联系?   

  以技术换市场

  跨国公司的目标是获取最大利润,而非为了扶持别国汽车工业。上汽销卖桑塔纳这么赚钱,德国大众当然眼红。要改变这一状况,他们采用的是“技术换市场”战术。德国大众在中国手托两家轿车合资企业,这两家换代车型和技术全握在德国人手中,德国大众对两家厂具有制衡作用,有夺回上海大众产品销售权的充分条件。近两年,市场竞争激烈,桑塔纳份额逐年下滑,“上汽销”即便控制着中国最大、最完善的销售体系,也无济于事;上海大众若要止滑和回升,惟有依靠德国大众提供新车型、新技术。这就给了德国大众改变上汽销格局的最佳时机,尽管上汽集团顶了多年,因无王牌在手,终究妥协,因而有了帕萨特出笼、新销售合资企业出世的共生结局。至于新公司将“借鉴德国大众全球化观念与成功经验、更大地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等广告语,不过是为遮蔽中外双方商业利益争夺,而施放的彩色烟幕。  对引进外国车型、技术和资金搞合资,中国人认为是“以市场换技术”,计划经济时期,在只有少数合资厂生产少量产品情况下,“上汽销”可以凭借封闭的卖方市场,与德方斤斤计较。但随着市场经济降临,竞争者增多,买方市场形成,能左右市场的就不是某个产品或某一个企业了。奥迪A6、雅阁、帕萨特、别克等新车的热销,就证明了这一点,此时,外方可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产权和技术,直接控制市场份额。合资企业中方所握的“市场”法宝已名存实亡,由外方引入的技术将在很大程度上来决定合资企业的兴衰,这一本质变化应称之为“以技术取市场”。    德国大众在中国的“三级跳”

  对德国大众本次“收购”行为,应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分析。德国大众占领中国汽车市场的战略部署,分三个阶段来实施。  第一阶段是:以产品打市场。德国大众以生产商的身份,利用产品进行市场扩张,致力于解决生产环节的大量问题和一期和二期工程投资。第二阶段:以品牌扩市场。90年代中期,全国汽车市场滑坡,一汽大众和神龙崛起,通用、福特、丰田老竞争对手汇聚中国。几家汽车巨头,技术上各有千秋,价格也半斤八两,竞争着眼点是品牌。德国大众只得实施品牌战略。这就是为何1998年以来,随着别克、雅阁、奥迪、帕萨特陆续上市,各家不约而同地建品牌专卖店的原因。第三阶段:以网络控市场。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和国际接轨,世界各种品牌汽车大量进入中国,陷入品牌混战。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下,市场竞争过渡到最高层次:即营销网络大拼比。这就是德国大众并购“上汽销”最根本的动因所在,为德国大众2006年后在中国市场再创辉煌打下更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大大小小的全球性车业并购事例,除了部分出于共享研发平台的技术性目的外,主要是为了营销网络的扩张或互补。营销网络是汽车制造商最重要的制胜法宝。  中国是世界最大潜在市场,全球汽车巨头几乎全都被吸引过来。德国大众与上汽集团的合资合同在2010年到期,此时,亚洲市场进入黄金时期。德国大众二十多年的耕耘,就为这一高潮到来。2010年的合同终止或延续对德国大众至关重要,无论十年以后的上海大众的去向如何,德国大众现在着手控制、扩大在中国的专有品牌的营销网络,绝对是万全之策,而掌握中国市场营销网,便能左右逢源。    未来轿车市场谁主沉浮?

  从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历程可看出,外国汽车巨头在华步步为营,从产品市场扩张、品牌社会扩张直到营销网络扩张,使外来品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据中国轿车市场,这就注定:任何欲奋起的民族品牌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只有学会先去填补外来品牌所剩余的市场区域,切切实实能为中国刚起步的、基数庞大的消费者群体提供价廉物美、针对性强的产品,才有获得自我发展和生存的可能。彩电业的奇迹难以在汽车业上复现,留给民族品牌汽车的发展空间和历史机遇已所剩无几了。(摘自经济日报)


所属专题:“普桑”是否应该降价

主编信箱

汽车论坛】【汽车聊天】【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将本页发送给朋友:(*EMAIL)
邮件题目:


  新浪首页 > 车行天下 > 汽车新闻 > 正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C)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