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新浪首页 > 车行天下 > 汽车新闻 > 新闻聚焦 |
| 经过几个月的沉寂,消费者翘首以待的轿车价格大战终于硝烟再起。 拉开降价序幕的是桑塔纳的浙江一销售商,7月1日,他们在浙江宣布,将桑塔纳时代超人从原价18.5万元降到16.35万元,降幅近12%。紧接着,重庆长安汽车公司于7月10日宣布:奥拓车型全面降价,“都市贝贝”降幅近3000元,其余车型价格都下降1900元。 7月17日,吉利公司也不甘寂寞,把刚推出的经济型轿车降至3.98万元,这是国产品牌轿车首次跌破4万元大关。 点燃导火索的,还是中国汽车界的“老大”——桑塔纳的产销商。7月17日起至7月31日,上海汽车销售总公司开展“惊喜夏季”活动,内容是:购买桑塔纳2000可获得折扣5000元,经销商也做出让利。挑战很快有了回应。一周之后,神龙公司通知:7月25日到8月31日,富康三种车型在全国范围内让利销售,价格下降幅度最大达到1.5万元。据悉,此番促销是消化库存,加快周转。 夏利岂甘落后,8月8日,天津汽车在成都宣布调价,降价范围从1997年出产的夏利四种化油器车型扩大到今年出产的所有7100A系列车型,其中包括在市面上畅销的夏利“小康型”。7100A系列化油器车型降价幅度为2200~2300元,电喷车车价仍保持不变。 至此,国产轿车厂商降价,几个月以来,从遮遮掩掩明争暗斗,终于演变到抽刀拔剑、沙场相见了。国产汽车市场狼烟四起,消费者额手相庆:价格大战打起来了!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轿车降价,价格大战?不可能。”生产厂家听到这个说法,个个把头摇得象拨浪鼓,说谁提降价就跟谁急,纷纷要求“辟谣”。 上海汽车销售总公司说:首先教育大家说,促销不是降价。促销形式多样,根据市场环境变动,可由一地率先尝试,也可全国统一进行,期限长短不一。而降价是长期、固定的销售政策,一旦公布,不轻易改动,没有期限和地域限制。大家的目光不应只投向价格,只纠缠于降价和促销的区别,别忽略桑塔纳全新的“品牌战略”给低迷的车市带来的新气象,忽略了消费者的真实感受。 神龙公司说,富康实行的是补贴销售,把“降价”的大帽子扣在富康头上不公平。3月份以来,桑塔纳、捷达搞促销活动,直接影响了富康销售,库存增多。神龙公司决定对经销商进行补贴,把库存卖出去,这是迫不得已的办法,目的是在对手的冲击下,保住市场份额。 一汽大众说,降价是个别企业行为,是寻找市场平衡点的行为。捷达不会盲从,只按照自己的战略考虑,不受其他厂家左右。目前,捷达销得比较好,性能价格比较适合市场,没有必要制造轰动效应。从市场发展趋势看,降价是必然的,主要是时间早晚问题。 厂家的一系列说法,让记者想起了年初的一件事:被称为中国轿车市场晴雨表的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曾于一月举行了大规模的汽车降价有奖竞猜活动,活动设立了三个题目:2000年第一季度中国四品牌(桑、捷、富、夏)轿车会不会降价?其中哪个品牌会率先降价?率先降价的品牌降幅会有多少?当时夏利汽车销售公司的林经理就称,夏利在北方的销售价格非常稳定,没有降价的打算。而生产桑塔纳、富康、捷达的厂家都非常慎重地表示,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的竞猜活动不能代表厂家。我们进行的是促销、优惠活动,不是降价,也绝不会降价——轿车厂家众口一词,很默契的玩着文字游戏。有记者不无调侃地说:“各厂家是一边明修栈道,打死我也决不说“降价”两个字,而一边却暗渡陈仓,精心策划,各打降价小算盘。”——真是一语中的。然而,“灯笼”做的再好看,还是包不住里面的“火”。降价就是降价,不管你怎么耍花样,变戏法。 谁有真正的价格“紧箍咒”? 国产车降价,明明让利于消费者,厂家却一个个羞羞答答,都不叫降价,而名其曰促销或是优惠,原因何在? 因为有个价格同盟的“紧箍咒”。 早在1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各大企业销售公司的老总们聚首上海,召开了紧急会议,其他凡是不属于汽车集团正式成员的人均被拒之门外,就连中国最大的汽车交易市场的老总都不能进入会场旁听。据悉,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各厂家订立了汽车行业价格同盟,约定不私自降价,理由是“将加强行业自律,让汽车市场规范竞争”。 为什么不能降价?厂家拟定了3个理由: 首先,从国产轿车市场来看,不具备打价格战的条件。虽然,目前我国中级轿车在国内销售价要高出国外一倍以上,而且占市场份额的60%,但厂家却说,大部分企业的利润并不丰厚,资金也不充裕,有的还处在扩建项目的投资期,打价格战并不是他们所希望的。 其次,国产轿车正进入一个新技术的改造期。继北京、上海从今年1月1日和7月1日起相继执行新的汽车排放标准后,国家又规定,从明年1月1日起,我国将把国产轿车的正面碰撞试验列入强制性项目。也就是说,不通过撞击试验的轿车将不允许销售。而国产轿车企业目前为了生存,有的正把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放在研究开发这种技术含量高的车型上,谁也不愿从不太宽裕的手中拿出钱来去打这样一场没有把握的“价格战”。 再者,中国入世,轿车价格不会一泄而下。以中美关于中国“入世”汽车方面的协议而言,2005年1月1日起我国取消汽车进口配额和许可证管理等非关税保护措施:2006年7月1日起进口轿车关税率降至25%,零部件税率降至10%。目前的轿车进口关税税率为80%--100%。整车税率降到25%,是在6年多时间中逐年下降,不是一蹴而就。这样做对我国汽车工业提高竞争力有一个适应期,也是一个缓冲期。目前的一些国产轿车大多在完善功能和提升品质,而“入世”后进口车的关税只能是逐年下降,进口配件逐年减少,许可证管理逐年弱化。在如此状况下,厂商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再大幅度降价,只能随同关税的逐年下降,逐年提高适应能力、提高竞争实力。 更何况,轿车厂商为了迎接“入世”和接受“入世”挑战,必须在开发新车型上又有一个较大的投入,德国大众表示在未来5年里再向中国投资135亿元人民币,中方自然亦要有相对等甚至更多的投入。至于像美国PNGV那样的新一代汽车伙伴合作计划的投入更是惊人。如果我们这方面没有进一步投入开发新车型,那无疑要从世界汽车市场淘汰出局。 最后,厂家还教育消费者,轿车销售价格既有名义价格又有实际价格,厂商的轿车价格只是个名义价格而已,造成轿车价格高举不下的倒不是名义车价,而是实际车价。实际车价与名义车价之间的差额就是众多的不合理价外收费。政府的消费政策既然已越来越明确要鼓励私人买车,就应该让轿车这个商品,从特殊商品、奢侈商品的“牢笼”中解放出来,消费者应该呼吁那些限制、封杀个人消费汽车的不合理政策、不合理收费尽快取消,激活私人轿车市场,而不应该紧盯着厂家不放。 理由很漂亮,可以堂而皇之成为“高价有理”“高价有利”的经典理论,成为挡箭牌,在中国汽车行业深入人心。“不打价格战”,也因此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一条成文或不成文的行规,谁要触犯它,不仅要受到业内的群起而攻之,自己也感到心虚理亏。 所以高价成了中国汽车的“马其诺防线”,决不能失守,无论生产能力如何放空,产品如何积压,设备闲置它3年5年,即使折旧为零,汽车价格也是不能随便降的。企业就是想降价,也是“有贼心,没贼胆”,得“偷偷摸摸”干,得时刻注意影响。 但问题是,这个“紧箍咒”真能管住市场价格吗?降价不降价,是由厂家说了算吗?(松明) (《经济日报》2000-08-22) 请您点击此处就本文发表您的高见 主编信箱 | |||||||||||||||||||||||||||||||||||||||||||||||||||||||||||||||||||||||||||||
新浪首页 > 车行天下 > 汽车新闻 > 新闻聚焦 |
网站简介|网站导航|广告服务|Richwin|联系方式|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隐私保护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