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新浪首页 > 车行天下 > 汽车新闻 > 新闻聚焦 |
| 编者按:中国“入世”对我汽车工业的影响这类文章已有许多媒体登载过了,可以说各家媒体就此问题已分析得比较详细,但下文将从其它方面如分销权,服务网络的建设,利用国内法来减少税降低而对我带来的进口冲击和如何利用好原产地规则等国外常见的做法来论述如何缓解“入世”对我汽车工业的冲击。其观点和建议可以为我汽车工业部门提供参考。 中国“入世’已日指日可待。今后三五年内,质优、价低、节能、环保、售后服务好的进口车随着关税门槛的降低将陆续涌入中国市场。长期受到保护的汽车工业能否经受得住进口汽车的冲击,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本文试就此谈几点想法。 利用分销友缓解冲击 目前我国对绝大部分外国产品在国内的分销权控制得非常严格,从日常用品到高科技产品,从超市到专业商店,外国生产商获得销售自己产品权的屈指可数,更不用说汽车。因此,商品的分销权也是世贸组织成员国向我国提出的要价之一。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认为,中国人世,必定要在此领域做出让步,无论这种让步是渐进的,还是一次到位。作为气车制造行业,对分销权的要求就更加强烈。原因是目前世界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促销手段层出不穷,拥有自己的分销网,就相当于掌握住未来市场的主动权。欧盟汽车制造商均看好中国巨大的市场消费潜力,且视美国和日本的汽车制造商为其占领中国市场的最主要对手,在这一问题上相互攀比不可避免。 欧盟汽车行业在进入韩国和日本市场时就曾因分销权问题进行了长期的谈判与争执。在进入日本市场时,由于日本的一些国内限制性规定,欧洲汽车制造商只能利用日本汽车制造商的销售网;结果大大影响了市场的开拓能力。后经过艰苦的谈判,欧洲汽车制造商才开始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使其在日本市场的份额逐步增长。韩国的做法却不尽相同。韩国从一开始就同意欧洲人在韩国建立自己的汽车销售网络。但韩国人传统上崇尚国货,百姓一般不买进口轿车,此传统直接导致了欧洲汽车在韩国市场的销路不畅。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得不偿失,因此不得不放弃自己建立的销售网络。欧盟认为韩国汽车销售市场壁垒太多,正在通过各种途径迫使韩国进一步开放汽车市场。 参照日本和韩国的做法,我认为,即使我国在汽车分销权上作出让步,还可用以下两种措施应对:一是制定限制性规定,对分销权承诺的实施制定无形的制约,而后再慢慢放开,这一过程应在5年—8年内。通过这个制定限制和放开的过程给国内汽车行业一个缓冲期;二是通过各种方式刺激购买国货,这种形式应是从道义上或通过非法规的形式,如教育和文化方面,使大众崇尚国产货,从而使外国汽车制造商无利可图,或在一定时期内讨出大于回报利润。 规范维修网络稳住市场 目前,一些商品的利润来自于销售,而一些商品的利润则来自于售后服务,如维修等。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称,目前汽车行业的最大利润来源于售后的维修服务。在比利时,法律规定汽车应定期进行保养,一般是万公里保养一次,期间还有许多如事故维修。一般来讲,在欧洲像奔驰、宝马一类的高级轿车,把单纯的保险费排除在外,只算维修费和保养费,七八年的总额就又相当于一部新车的价格了。 建立自己完善的维修网络有几点好处:一是增加消费者对公司的信任感,说明该公司具有一定经济和技术实力;二是方便用户维修、减少厂家与用户的距离感,同时能直接感觉到市场需求的变化,掌握第一手市场信息,为产品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三是通过自己的维修网络,防止利润外流、增加汽车制造商的利润。第三点是最大、最直接的好处。在欧洲汽车市场上,由于英国的交通规则不同于其他国家,所以汽车制造和维修也不同于其他国家。汽车销售商在将汽车销往英国后,这些汽车的维护基本上是通过英国的汽车维修商完成的,这对其他国家的汽车维护商来说将是一种损失,这样只能将L—部分维护价格提前加入汽车的销售价格中,因此英国的右舵汽车价格普遍比欧元区国家的同类型左舵汽车要高出近35%。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早已筹划在中国建立自己的维修网络。而且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势必重视生活质量,关注目己的衣食住行。在购车方面的计划和财政投入量无疑将增加,因此,欧洲汽车制造商认为这一市场潜力不可估量。 为了防止国外汽车厂家瓜分我国汽车维修市场,我国内汽车行业应加强行业协调功能,尽快建立健全的行业协会,充分利用国内的地利优势,完善国内维修网络;提高服务意识和技术水平,向用户提供完善的服务;规范汽车维修市场,尽早结束散兵游勇式的汽车维修服务,建立中国自己发达的维修网络,使国外汽车制造商能看中我国自己的维修网络,利用国内维修网络或与之合作,这样,我们才能在汽车维修领域站稳脚跟,不致丧失市场。 利用国内法规减少冲击 关税削减将使进口车的成本大幅度降低,进口车的市场竞争力无疑将大大提高,对国内汽车生产企业的冲击不可避免,那么如何来缓解这种冲击呢?印度尼西亚曾采用过的办法值得我们研究。 1992年,印度尼西亚政府借口为了打击腐败,制定了新政策,提高豪华轿车的登记税和消费税。实际上是,印度尼西亚国家没有能力生产豪华轿车,为保证国家汽车行业不受进口汽车的冲击,市场不被国外产品所占领,印度尼西亚政府决定此产品的国内登记税和消费税。 世贸组织的四项主要规则之一是成员只能通过关税保护国内产业,在关税进行约束后就不能再提高。因此保护国内竞争力差的产业,只能通过其他方式。印度尼西亚这一措施就比较高明。它不仅遵守了世贸组织的国民待遇原则,公开平等,适用于进口和国产豪华汽车,重要的是它没有违反世贸组织的任何规定。外国的汽车制造商也没有办法。 因此,在关税降低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制定国内法规,对具有某种特征的产品进行限制。这种措施可以延缓国外产品进入我国市场的时间,保护市场容量,等我产品可以成熟生产时,再逐步放开,达到保护国内新兴产业的效果。 原产地规则是为协调货物原产地规定而制定的。由于现在国际上对货物原产地的判定标准并未完全统一,不同的关税区制订有各不相同的原产地规则,即使是同一关税区也会因服务于不同的贸易政策而制订不同的原产地标准。例如欧盟在反倾销措施中针对规避行为制订了更为严格的原产地标准;因此原产地及其判定标准只是一种服务于对外贸易政策的工具。总起来看,判定货物原产地标准分为全部原产和实质性改变两大基本类型。对于全韶原产的产品判定,世界各国大体相同s但对于非全部原产的产品判定标准可进一步分为三种,即税目改变标淮、百分比标准和加工工序标准。三种标准实际上是将实质性改变具体化。 世贸组织对成员国采取什么标准没有进行具体规定,这一主动权留给了成员,成员一旦决定,必须对所有的成员一视同仁。这里留下的空间足够做出些文章。由于税目改变标准和加工工序标准灵活度不大,百分比标准可以较多使用。 在那些采用百分比标准的世贸组织成员中,当地含量标准在30%—70%不等。利用原产地中关于百分比标准的不同,对于国外在华投资企业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的:1.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国内失业率;2.充分利用国内资源及零部件,带动国内相关行业的发展。以60%为例,如果一个外资企业想使产品成为中国制造,必须满足产品60%的增加值产自于中国,方法只能是利用比例更多的国内资源或人力。而对产自国外的产品来讲,高的百分比标准,限制了选择成本低的材料的灵活性,要么为保证产品质量,增加制造成本,要么降低产品质量,因此高的百分比标准客观上限制了国外先进行业对国内行业的冲击。 欧盟的当地含量的标准是60%.即如果一个产品价值的60%源自欧盟成员国才可算欧盟生产,或印%的产品增加值源自区外的同一个国家或地区才称之为该国原产品。对区内生产的产品,当地含量比例的提高使生产商可以降低进口税从而减少生产成本,但有利于欧盟的就业和资源利用;对区外生产的产品,当地含量的提高使一些优惠安排的享受条件无疑也水涨船高,减少对区内产品市场的冲击。 对于我国来讲,目前应制订统一的进出口货物原产地规则。这样至少论点好处:一是在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生产时,尽可能地利用本地的生产资料、人力等,这样做会促进消费和增加就业;二是带动相关行业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的平衡发展;三是如果企业认为当地含量标准太高将不能保证其产品的质量时,会失去投资兴趣,或转由直接进口零部,件。这样我们可以征收进口税,增加·我国的财政收入,而外国企业则要增加进口成本,如此就达到了减少对我相关行业冲击的目的。 随着世界汽车市场的竞争加剧。欧盟对汽车行业的科研投入非常重视,将来汽车行业的竞争将集中在汽车的安全性、节能性和环保等方面。 1.安全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安全性成为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安全性成为衡量汽车质量的主要指标。因此对汽车安全性的研究欧盟目前已放在第一位。1998年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的会员年营业额为3650亿欧元,其中科研资金达190亿欧元。科研投入占公司年营业额的5.2%,而安全方面的研发资金投入占科研资金总量的35%。我国汽车制造商也应将安全性提高到应有的高度。 2.节能。消费者购买汽车以后除支出保险费用以外,日常的支出最大1的就是汽车的动力支出。出于对世界能源问题的长远考虑,欧盟汽车制造商目前均在集中开发汽车新能源和节能科技上。因此我国汽车行业目前也应高瞻远瞩,必须以超前的眼光开发汽车新能源。 3.环保。与节能相联系的是环保问题,汽车行业与环保相关联的最关键问题是尾气排放量。不解决汽车尾气排放问题将严重制约我国气车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我国气车对国外市场的开拓。 与世界标准接轨 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是没有一个国家能被排除或独立于世界贸易之外,世界贸易的发展也使标准国际化不可避免。目前我国许多汽车零部件的标准制定工作还没有完成,或者有标准但相当纷杂并不与世界接轨,这种情况将不利于我汽车工业去面对挑战。产品标准国际化问题是迟早要解决的,早解决比迟解决要好,因为这将有利于我国汽车制造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进入国际市场并占领国际市场。 《市场导刊》 请您点击此处就本文发表您的高见 主编信箱 | |||||||||||||||||||||||||||||||||||||||||||||||||||||||||||||||||||||||||||||
新浪首页 > 车行天下 > 汽车新闻 > 新闻聚焦 |
网站简介|网站导航|广告服务|Richwin|联系方式|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隐私保护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