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新浪首页 > 车行天下 > 汽车新闻 > 新闻聚焦 |
| 据统计,上半年轿车厂商的年成不很好,夏利车的生产和销售均下降了20%多,桑塔纳产量与去年同比下降了13%,销量与去年同期比下降了14%。 资料显示,上半年轿车厂家的库存总量已突破了11万辆。随着WTO的临近,轿车市场的“怪圈”日益显著:一方面是轿车厂商们的“豪言”屡屡不攻自破,不断进行着挤牙膏式的降价;一方面是消费者一次又一次捂紧了钱袋子,于是——轿车价格对峙游戏开始了。 本报记者唐清建报道继桑塔纳、富康之后,夏利也坐不住了。8月6日,记者从天津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获悉,8月1日至9月30日,该集团在全国范围内推出“夏利进家庭,夏季送实惠”活动,四款化油器车型的零售价将下降2500元至8000元。车市“降”温又掀高潮。 轿车降价,无人喝彩 7月的车市颇不平静。一系列降价使下半年的轿车市场充满了变数。随着WTO的临近,消费者终于找到了捂紧钱袋子的理由。但习惯于躺着就能挣钱的厂商不熬到尽端也是轻易不会改弦更张的。在“对峙”的游戏中,每隔一段时间便有不同厂商举起“降”旗,对消费者小恩小惠一番。此次“降”价同以往一样,效果一样不尽人意。 8月4日,记者在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看到,车市上依然是冷冷清清。一负责桑塔纳销售的公司说,与降价前每天10多辆车的销售相比降价反而使销量下降了很多。一富康销售公司的负责人也对目前的销售现状愁眉苦脸。虽然亚运村7月份的销售比上月增加了600辆,但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的负责人分析说,由于桑车和富康的降价均是7月底左右才开始的,销量的上浮与降价并没有多少关系。 轿车厂商们的庞大库存是此次“降”戏开演的重要原因。有资料显示,上半年轿车厂家的库存已达4.45万辆,超过了今年任何一个月的产量,加上滞留在工业系统内的库存,则库存总量已突破了11万辆。如此庞大的库存量除降价外,还能有什么处理办法?对于一直置身“降”戏之外的捷达车会怎么样呢?长期从事汽车研究的钟师认为,捷达日前宣称有1万元降价空间的说法实际上是降价前的一次宣言。他说,轿车厂家的价格从来都是贴着走的,你走多远,我就会跟多远,彼此间都是心照不宣的。一旦目前的降价致使捷达的销售出现不畅,捷达祭起降旗是很自然的事。 对峙游戏何时结束,关键在厂家 我国轿车的价格并非没有降价空间。据说,去年上汽集团生产25万辆轿车赢利近50亿元,一汽大众生产8万辆轿车赢利12亿元,上海通用别克投产当年就获巨额利润,2万辆轿车的赢利就达6亿元。我国轿车整车的利润率远远高过国外3%~4%的利润。 有专家提出了将价格一步降到位,率先入世,早“跳水”、早主动的“提前入世说”。他们认为,轿车的价格应在加入WTO之前调下来。因为尽管国产汽车有5年的过渡期保护,但进口汽车关税从目前的100%降到5年后的25%,并不是5年期满后才开始降的,而是从第一年就开始了,实际上第一、第二年的降幅最大。因此,早晚都要降的话,晚降不如早降。先行降价不但可以让消费者过早得到实惠,最重要的是国产轿车可以趁机“强身健体”,通过扩大市场份额来抗衡洋车的侵入,这于国于民都是件好事。 国务院研究中心市场所副所长陈淮指出,从今年的市场情况来看,流通环节对价格的支配力越来越强“彩电峰会制定了一个最低限价,但由于商家的不配合而流产;民航不允许打折,很多地方出现了包机公司,商业资本的参与使价格有了下降空间。”他说,长期以来中国轿车市场都存在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对峙,缺乏过渡环节。如果在消费者和厂家之间出现一个非常强大的订购商,轿车的成本价格尽快接近国际平均水平就成为可能。 其实这种征兆已开始出现,有消息说,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总公司不久将被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所替代。业内人士指出,桑塔纳系列轿车销售体制的改变无疑使销售成本进一步走低,另外国外先进的营销策略也会随之而来,上海大众系列在企业有自主定价权后率先进行大幅度降价不是不可能的。一旦他们“跳水”,不可避免的“车战”将促使车价与世界接轨。 但也有人认为,入世前,由于外部压力小,不可能爆发“车战”,因此轿车降价只能是“小恩小惠”式的优惠。他们的理由至少有这么两条:首先由于汽车企业不能达到集约化生产,无法通过规模经济降低成本。目前我国小轿车生产厂家有13个,生产能力为100万辆。但据统计,一汽大众、上海大众、神龙富康、广州本田、上海通用等轿车生产厂家没有一家达到或超过其设计生产能力,除一汽大众的奥迪A6目前供不应求外,其余厂家大都没有满负荷开工。上海通用汽车厂的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0万辆,而现在年生产量仅有5万辆。没有规模再加上开工不足,成了轿车价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其次,由于国内目前轿车厂家之间的竞争尚不充分,致使价格战的可能性不大,也是轿车价格不能大幅度下降的一个原因。因此,轿车价格较大幅度的下调只能等到加入WTO后,随着进口轿车的增多而迫使国产轿车的价格下调,因此消费者对轿车下调价格的期望值过高是不现实的。 争论归争论,无可辩驳的是如今的消费者对厂家犹如主妇对小贩,“你便宜点我就买”,“你多买我就便宜”,在汽车成为必需品之前,对峙何时结束,看来得靠厂家。 请您点击此处就本文发表您的高见 主编信箱 | |||||||||||||||||||||||||||||||||||||||||||||||||||||||||||||||||||||||||||||
新浪首页 > 车行天下 > 汽车新闻 > 新闻聚焦 |
网站简介|网站导航|广告服务|Richwin|联系方式|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隐私保护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