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田气囊杀人事件,乍听起来像极了日本推理小说的桥段。守护生命的安全气囊,危机时刻却成为走向死神的最后补刀。高田气囊曾经高呼的那句台词“终有一天,没有人会在交通事故中死亡”也沦为了一个笑柄。这场召回风波,持续十数年之久,日系基本沦陷,全球受影响车辆接近5000万辆。气囊,俨然成为一个敏感词。前一段时间,当宝马也被爆出因气囊而召回车辆的时候,公众的神经再一次被挑动。难道,又是高田埋下的祸根?
童济仁汽车评论 编辑丨吴邪
▎躺枪的宝马,背锅的气囊
召回事件,其实每天都会发生,相关信息基本都会在中国汽车召回网上公示。在宝马最近的召回事件中有两个关键词:进口和气囊。详细信息摘录如下:
日前,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将自2016年12月16日起,召回部分2012年款进口宝马5系GT、7系、劳斯莱斯古思特汽车。据该公司统计,中国大陆地区共涉及22879辆。
其中包括:2011年12月5日至2012年6月29日期间生产的宝马5系GT汽车,共计5216辆;2011年12月2日至2012年6月21日期间生产的宝马7系汽车,共计17327辆;2011年12月17日至2012年7月20日期间生产的劳斯莱斯古思特汽车,共计336辆。
重点来了!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由于供应商问题,安全气囊的控制模块无法正常工作。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安全带预紧装置及主动头枕将无法启动,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故障原因发生在控制模块上,这与高田气囊的召回原因不同。即使不知道宝马召回车型安全气囊的供应商是哪家,但也基本可以和风口浪尖的高田气囊划清界限。以宝马召回作为引子,我们不妨回顾一下高田事件始末。这场浩劫之殇,究竟如何让人谈“田”色变?
▎浩劫如殇,高田事件始末
高田气囊事件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年。事件发生在美国,当时曾有消费者向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投诉,他们所驾驶汽车的安全气囊在展开后会弹出金属碎片。但是,这扇摇动的蝴蝶翅膀还没有卷起一场大风暴。直到2009年,一名美国女孩在接弟弟放学的途中因发生交通事故,却被安全气囊展开并弹出的金属片划伤致死。这场旷日持久的召回与追责才拉开了帷幕。
高田的安全气囊究竟为何会出现如此严重的设计缺陷?原因就出在其选择使用的推进剂——硝酸铵上。硝酸铵的特点之一是易溶于水、易受潮结块。当发生器长时间暴露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时,在内部使用的硝酸铵推进剂将会结块。此时,如果发生车辆碰撞,硝酸铵异常爆炸,被破坏的零部件将同气囊一起被弹出,伤及车内人员。
受影响车型的召回数量也是相当惊人的。直到今年10月,单在美国市场就已经有13个品牌召回了3156万辆装配有高田气囊的汽车,其中2327万辆为日系品牌。而放之全球市场,目前因高田气囊问题召回的车辆也已经接近5000万辆。其中,丰田也在不久前宣布召回在华82万辆风险汽车,涉及2000年5月至2001年11月,以及2006年4月至2014年12月生产的卡罗拉和威姿等车型。
高田茂久讨论一:日系品牌为何成为重灾区?
在日系品牌中,有一种普遍的、以产权为纽带的供应模式。主机厂和供应商是捆绑在一起的利益集团,形成一种体系内的、封闭式的合作形式,成本分摊是最初的宗旨。举个栗子:本田持有高田公司1.2%的股份,在召回浪潮席卷之时,首当其冲,第一个被拉下水,上文提到的09年的肇始事故,涉事车辆正是本田思域。
正因为大家在同一条船上,一荣俱荣,一辱俱辱。刚开始,高田公司显得有恃无恐,私认为其背后是整个日本汽车,召回行动也只是小批量的,硝酸铵的核心问题迟迟没有解决,只辅以抑制结块的添加剂了事。处理方法不得当,处理态度也比较迟滞,最终酿成长达十数年的召回浩劫。高田成了“烫手山芋”,唯有等待被抛弃的命运,本田也是第一家宣布未来不再采购高田气囊的日本车企。
丰田章男讨论二:“成本杀手”的副作用?
很多朋友会问,既然硝酸铵有风险,那么安全的推进剂应该是什么呢?常见的是硝酸胍,由硝酸铵制炼而来,在成本上,硝酸胍也要贵过硝酸铵。我们不禁怀疑,高田对硝酸铵的执念是否正是“成本杀手”在作祟?
在讨论之前,先铺垫一个基调:成本控制没有问题,关键是不能影响产品质量。日系品牌对于成本压缩的理解确实很独到。不然,最会赚钱的汽车公司也不会封予丰田汽车了。在渡边时代,以“拧干毛巾上的最后一滴水”为宗旨的丰田主义近乎疯狂。很多文章都引用了渡边捷昭最经典的一个案例:在其治下,丰田汽车的车门扶手型号由原来的35种锐减为3种。正是成本的大幅削减,才使得丰田汽车的利润遥遥领先。
只是,转念一想,成本控制得过甚,就容易越过底线,颠覆质量为本的原则。丰田也曾闹出的“踏板门”、“刹车门”,很难让人相信这些不是“成本杀手”的副作用。拧干毛巾上的最后一滴水,也会崩断几根纤维吧。
▎正视有理,召回不是洪水猛兽
大家都希望召回事件越少越好,不要总闹出些幺蛾子。不过,召回制度本身并不是洪水猛兽,反而是在政府监管下消除隐患的安全措施。审慎召回,正视有理。
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实施汽车召回制度,至今已召回3.9亿辆汽车和摩托车、4600万条轮胎、6600万件零部件以及4200万个儿童座椅,对减少美国交通事故和人员伤亡功不可没。
我国在2004年3月15日颁布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同年10月1日开始生效实施,并于2013年1月1日升级为《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大了汽车召回监管力度。汽车召回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生产者要在主管部门即国家质检总局的监管之下实施召回,包括及时备案召回计划,公布召回信息,通知经销商和车主,定期提交召回进度报告,配合国家质检总局进行缺陷调查。
有一种印象根深蒂固,问题企业对待中国市场的召回态度不积极,甚至于推诿拖延。近来闹得沸沸扬扬的三星手机Note 7,因电池设计缺陷可能引发爆炸事故,也是在国家质检总局的施压之下,才开始向中国消费者承认错误并宣布召回。设立“双重标准”,只会令消费者寒心。在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当下,任何一个事件都会酿成严重的信任危机。
有时候,整个社会都需要反思,最初的信任去哪了?政府、社会和企业,你们的责任尽到了吗?绕过中国的市场歧视还在发生吗?
往期回顾
版权声明:本文为《童济仁汽车评论》独家稿件。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须注明出处为《童济仁汽车评论》和撰写作者。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