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评论>正文

“之诺”一箭多雕

http://auto.sina.com.cn   2013年04月18日 12:59   汽车商报  吴迎秋 字号:

  吴迎秋

  上周,华晨宝马在北京发布新品牌——“之诺”。华晨和宝马双方称,之诺是华晨宝马的“第二个品牌”、 宝马的“第四个品牌”;首次亮相的之诺品牌负责人邵宾则用“属于中国的高档汽车品牌”来称呼它。但事实上,在场的主宾都清楚,尽管巧妙地回避了“合资自主”这个关键词,但之诺说到底就是华晨宝马的合资自主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实质上的合资自主品牌,之诺首款产品不同于其他合资企业,选择从电动车做起。不少人说,电动车政策、配套、消费者接受度都不成熟,之诺为何要吃这个难啃的骨头?事实上,这正是华晨宝马聪明的地方——合资自主又是电动车,可谓一举两得。

  众所周知,从前年开始,产业相关决策部门规定,合资企业新增产能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有新能源车、二是要做合资自主。之诺一出,华晨宝马一次性破除两项政策掣肘,给未来的发展壮大预留了充分空间。

  选择电动车的第二个聪明之处是给之诺的定位提供了方便。一般而言,一个全新的品牌一开始就做高端,市场不太容易接受。但作为宝马的“第四个品牌”,之诺又不能定位过低,如果低了还可能冲击华晨品牌。所以,在上有宝马、下有华晨的背景下,之诺必须切入中间的空白地带。实现这种“切入”,用传统汽车容易“瞻前顾后”,用电动车则很方便。一方面,电动车科技含量高,树立一个相对华晨品牌更高档的形象比较容易;另一方面,由于短期内不会上量,也就不会和现阶段以传统内燃机为主的宝马品牌形成冲突;同时,将一款电动车定位于“属于中国的高档品牌”对华晨、宝马双方股东来说既赢得了一个支持绿色环保的正面口碑、又开辟了一个摸索电动车市场化的试验田。

  今年是华晨宝马成立10周年,双方除了推出 “爱情新结晶”——之诺,宝马还进一步承诺对华晨自主品牌发展提供深入的技术支持、包括将宝马的发动机拿到华晨在绵阳的新晨动力基地生产。有人说,跨国公司一直吝于将核心技术拿到中国,华晨从宝马获得如此支持可称“孤例”,其根源在于宝马迫于中国的产业政策需要在局部对华晨这个合作方作出必要的技术让渡。这个说法,我不能认同。当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众多国际车企决胜全球的胜负手、成为他们利润最大的来源地的时候,可以说,跨国公司能拿来的都愿意主动拿来,只有投入中国,才能收获中国。

  所以,对于之诺,我认为,它绝不仅仅是应对中国产业政策的一石二鸟之举,更是主动布局中国的一箭多雕之措。无论是对华晨还是对宝马,之诺身上都存在广阔的可能性,值得未来不断开掘。

关注之诺1E的人还关注了 

扫描二维码,快速收藏新闻至手机,通过手机随时阅读。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编辑:DOVE)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