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渐显 中国重卡“走出去”
今年上半年,虽然国内重卡市场产销量一路飙升,但是出口形势却不容乐观。
记者 邵鹏飞
今年上半年的重卡市场一片火爆。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重卡产品的需求量直线飙升,使得国内主流重卡企业的产销量几乎都达到了100%到200%的同比增长,甚至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遭遇了同一道难题:产能不足。
然而,与国内市场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重卡产品的出口却依旧低迷,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日前,国内知名卡车专家龚雨楠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从今年上半年的重卡出口量来看,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出口市场仍然疲软低迷。“不过,中国的重卡产品在成本和价格上依然占有绝对的竞争优势,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所以,要想做大,‘走出去’才是国内重卡车企在未来5~10年内的重要发展方向。”
出口低迷
今年上半年,国内重卡累计销售近59万辆,接近去年全年64万辆的总销量。不过,重卡的出口量却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长。记者手中拿到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重型货车出口13068辆,自卸车出口1676辆,牵引车出口7933辆,其他工程车、专用车和重卡底盘等的出口量则在几十辆到1000辆不等。
我国上半年汽车产品总出口量(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为750393辆,同比增长55.86%,而商用车的出口量为133923辆,同比增长25.5%。“从出口量来讲,虽然达到了25%的同比增幅,但是考虑到去年非常小的市场基数,不难看出,目前的出口市场仍然十分有限。”龚雨楠分析道。
按照常理推论,重卡产品的出口同比增幅应该高于汽车总出口量的增幅,但目前的形势却恰恰相反,这就表明,国际市场的复苏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国际市场仍处在一个疲软的状态,从而影响了我国重卡产品进一步“走出去”。
同时,还应该注意到的问题是,我国重卡在产品品质和技术含量上同曼、沃尔沃、斯堪尼亚等国际重卡巨头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这也导致我国重卡产品长期以来难以打开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消费市场,目前的出口仍然局限于中东、北非等传统市场,拉美地区略有开拓。可以说,目前的这种出口态势,非常不利于我国自主品牌重卡走向国际,打造国际品牌。
优势明显
“虽然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但是我国的重卡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仍然很有优势。”龚雨楠认为,不同于国内的乘用车市场,我国自主品牌重卡在国内市场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并对进口重卡产生替代作用。“在出口领域,我们的核心竞争优势是成本优势,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这是跨国巨头所不具备的。”
另外,随着近年来国家在政策层面的适度调整和市场需求的稳步攀升,为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市场空间。重卡企业通过过去20多年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历程,在产品的技术和质量上取得了显著的突破,产品品质正逐步接近进口重卡。
例如,在排放方面,近年来国家对排放的限制越来越严格,从几年前的国Ⅲ,到正在推行的国Ⅳ,排放要求逐渐与国际接轨,这就提高了我国重卡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价格优势也是自主重卡的一大显著优势。龚雨楠告诉记者,我国出口的商用车平均价格在3.6万美元左右,货车类产品的平均价格在1.3万美元,牵引车的出口价格在3.8万美元。而国外的产品则价格很高,其双桥的牵引车价格在80万元人民币,约合11.7万~12万美元。二者一比较,价格优势显而易见。
革除软肋
龚雨楠表示,基于以上优势,目前不发达国家对中国重卡产品的持续性需求非常旺盛,中国重卡产品的替代作用也在逐步显现。特别是在2008年下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欧洲的曼、斯堪尼亚、沃尔沃等重卡企业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这对于中国自主品牌的出口而言无疑提供了很大的市场机遇。
然而,要想在未来10年内在出口上取得突破,中国重卡企业还需要革除一系列业已存在的弊端,否则突破无从谈起。
龚雨楠认为,由于缺少相应的监管机制,一直以来,我国重卡企业在出口产品的价格上存在着无序的恶性竞争。这不仅有碍于我国重卡产品的良性出口,更有损中国重卡产品在国际上的整体形象。对于这一点,非常值得国家有关部门和自主车企进行深入探讨。
另外,售后服务的落后也是制约重卡出口的软肋。虽然部分企业已经着手建立和完善其海外市场的售后服务网络,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国内重卡企业还在延续过去的“买断式服务”,只注重卖车,而不注重为国外车主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
第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国内车企在出口方面仍在纯粹地做市场,而不是像国外重卡巨头一样做品牌,为用户提供完整的运输解决方案。“应该说,我们要继续学习国外车企的新技术,这个技术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产品的新技术,二是在服务上的新理念。这对于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具有很大帮助。”
瞻望未来10年,龚雨楠对中国自主品牌重卡走向世界十分看好。不过,他反复强调,我们不能简单地只看重自身的优势,而忽视对自身软肋的变革,否则将会“治标不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