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邮件 搜索 新闻 短信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车行天下 > 汽车新闻 > 正文
入世在即中国汽车工业能否经受住冲击呢?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6月27日 12:58 中国经济时报

  记者董小荣6月26日北京报道 入世在即,中国的汽车工业能否经受住入世带来的冲击?目前的中国汽车工业是竞争过度还是竞争不足?本月23日,在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WTO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研讨会”上,来自方方面面的专家和学者对此发表了见解。

  参加当天研讨会的有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何光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
任陈清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志强,以及国家经贸委、中央财经办、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体改办、国家质检总局、科学技术部、海关总署、国家开发银行、中国汽车技术中心、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企业界、新闻界的代表,共100多人。

  在当天的研讨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刘世锦博士、冯飞博士、杨建龙博士、张文魁研究员、石耀东博士和大众汽车集团的嘉力士博士就《新形势下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模式选择》、《汽车产业全球化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背景和意义》、《加入WTO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分析》、《中国汽车产业组织现状和新时期重组政策取向》、《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的自由化为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汽车工业带来的机会与挑战》等专题作了报告。在每个报告的间隙,代表们都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发表了意见和建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陈清泰在开幕词中说,我们在构想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的时候,在充分估计可能遇到风险的同时,应该清楚地认识并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调整的机遇,跳出三种传统思维定式的桎梏,在更高层面上把握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意义与趋势。第一是跳出汽车看汽车。作为“改变世界的机器”,汽车产业的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效应,使它荣登制造业皇冠的地位。这种集零件数以万计、年产量以千万计、保有量以万万计为一身,百年不衰的产品,在世界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我国从发达地区开始正在步入居民汽车消费时代,居民汽车消费一旦形成气候,就会创造一个年销售额几千亿、直到发展为上万亿的持续增长的市场,从而构成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的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在居民享受汽车文明的同时,汽车产业将成为我国实现工业化的重要载体,汽车工业将成为制造业产业升级的领头羊。第二是跳出国门看汽车。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我们应当认真观察和研究各类产业新的变化和趋势,比如,对那些同时具有国际性和竞争性的行业,应该考虑以“本土产业”概念取代“民族产业”的概念。就中国汽车产业来说,凡是在本土直接或间接从事汽车产业相关经济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都应是中国汽车产业的组成部分。在开放中寻求和实现竞争优势。第三是跳出汽车工业看汽车。当前影响中国汽车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的主要因素集中在政策层面。面对大众消费时代的到来,政府可以有两种政策选择:其一是认为有能力购车者是当前富有人群,应当在他们购车时征得足够的费用,以补偿政府的需要。但过多的收费和繁杂的手续使购买者望而却步,在“买得起车,用不起车”的呼声中政府想得到的东西实际上也得不到。其二,改善汽车消费环境,政策导向由抑制转为鼓励,在“有车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政府可以持续获得税费收入以及增加就业、拉动经济增长的好处。究竟如何选择,道理不言自明。

  刘世锦博士在报告中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了一批发展迅速的产业,其中以家电业为代表。这批企业之所以发展得好,最重要的是经历了一个市场开放和竞争充分的过程,而中国的汽车产业并没有表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和竞争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经历一个市场开放和充分竞争的过程。他认为,中国汽车产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关头,总结、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尤其重要,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通过国内市场竞争培育起一批有竞争力的优秀企业,从而增强中国汽车企业竞争力的最佳时机已经过去。在新形势下,中国汽车产业应选择在“开放中确立大国竞争优势”的发展模式。

  张文魁研究员在报告中说,中国汽车企业的产品具有高度的差别化,这种差别化主要是由于进入限制等行政壁垒造成的,由此表现出来的市场行为的总体特征是“弱竞争性”,即较少的价格竞争和品质竞争,较少地进入其他企业的产品领域;市场绩效的总体特征是“偏袒生产者”,而不是“偏袒消费者”,即价格高、品种少,不能实现规模经济。他提出的改善中国汽车产业组织的理想目标是: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开放性的寡头结构和非纵向一体化的结构;现实目标是:接近于成熟阶段的产品门类有较高的集中度,尚未进入成熟阶段的产品门类可以有较低的集中度。但他同时强调,集中度的提高是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而非行政限制和行政捏合的结果。

  石耀东博士的报告则从政府作用的角度入手,分析了政府在中国汽车产业中的作用。他说,我国目前的汽车产业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的政企合一管理方式和体制转轨初期形成的以项目审批及目录管理为主要管理形式的复合体,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新形势下,原有的体制弊端日益显现。为了改革体制弊端,他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冯飞博士、杨建龙博士和嘉士力博士也从汽车产业全球化,入世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以及贸易和金融全球化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研讨会结束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志强做了总结。他说,正是在许多关心中国汽车产业的学者和专家的努力下,我们对汽车产业的认知才得以不断深化,不断推动汽车产业的进步,才形成了全国上下对汽车产业的三大基本共识。这就是:一、中国的现代化需要汽车,需要轿车。汽车需求的快速增长是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必然,是中国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我们无法想象一个现代化的中国是缺少汽车运输的社会,也同样无法想象一个现代化的中国是没有个人交通工具的社会。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汽车产业。无论从完成中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是迎接全球化和新经济的挑战,我们都没有理由放弃发展汽车产业,只能选择加快发展汽车产业的决策。三、中国具备发展汽车产业的基本条件和潜力。中国具有广阔的幅员,巨大的汽车市场潜力和工业基础,中国经济还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中国完全有希望建设一个强大的汽车产业。这些得来不易的共识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思想基础。我们正面临着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市场化、更加相互依赖的全球化世界,要求我们必须突破国界的局限,以全球的视野考虑一切。中国进入了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而努力的新阶段,在这样的历史时刻,我们必须要认清形势,充分考虑这些变数,理清思路,打破思维定式,调整战略和政策,以新的姿态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订手机短信顶级新闻重大时事世界焦点早知道


发表评论】【汽车论坛】【汽车聊天】【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相关链接
中国将重点发展售价八万元的经济型轿车(2001/06/25 22:30)
还击日本进口限制 中国削减日汽车进口量(2001/06/04 12:00)
评论:汽车工业增长加快 三大集团仍为主导(2001/04/24 10:02)
福建厦门汽车工业联合重组的台前幕后(图)(2001/04/24 09:15)
中国汽车与WTO专题  
 新浪推荐
订阅手机短信头条新闻天天奖多款时尚手机!
最新推出足球经理游戏--风云总教头之甲A
为漫画梦找一个家-漫画作家专栏闪亮登场!
罗大佑周星驰周润发…明星星座大揭秘!
中国青年队征战世青赛
2001高考志愿填报技巧指南-考生报考好帮手!
订阅手机短信 了解纳斯达克中国概念股最新行情
谁是最美的新娘:网友婚纱靓照大比拼!




车行天下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