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语汇
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博客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向上没错 自主品牌错在放弃根基

2015年08月12日10:07   轮语汇  作者:禅房村   我有话说
奇瑞瑞虎3奇瑞瑞虎3

  日前,面对奇瑞汽车销售陷入谷底的现状,其销售公司新任销售负责人开出的药方是加大低端车型的促销力度,以求能够实现“月销2万辆”,此举引发了外界对其战略反复的热议。

  我们姑且不讨论该公司希望以低端车型拉动销量的作法,与其之前数年一直强调的品牌战略是否相悖。单就在企业深陷危机时,销售负责人想以低端车型打开局面的选择而言,验证了笔者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一个观点: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向上主动进行产品结构升级本没错,但不能为加快转型而贸然放弃了中低端市场;因为后者是自主品牌企业的根基,现阶段工作重心都不应该从中低端市场移开,更别提撒手不管了。

  与奇瑞汽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它的邻居江淮汽车。该公司不盲目追求虚无缥缈的“高大上”,而是把精力放在识别消费者需求上,并选择在A0级和A级车市场稳扎稳打。上半年的表现来看,江淮汽车旗下表现最好的车型,如瑞风S3、S5,以及和悦A30,都定位在这个市场上。再比如长城汽车,在哈弗H6成功后也积极下探,近年投放的H1、H2等中低端SUV在上半年已贡献了超过11万辆的销量。

  为什么中低端市场不能被放弃呢?

  首先,中低端市场一定是最大的细分市场,不能轻言放弃。

  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国人收入分配尚未达到稳定的橄榄型,仍为金字塔型的。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看,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别问我为啥不用2013年或2014年的数据,原因很简单:没有!)是24564.7元,高于这个值的群体只占总数的40%。与之对应的,国内市场消费能力也必然是金字塔型的。因此,包括汽车在内的消费品,其中低端市场的比重或许会较之前的下降,但依然会是最大的细分市场。

  回到汽车产业,在不同市场区隔中,中低端部分同样是最大的。比如全球范围内,入门级豪华车(也就是这个市场中的中低端市场)占整个豪华车市场的比重就高达43%。而为了吸引低端客户,超豪车品牌保时捷计划在明年推出其首款售价低于4万欧元的跑车。同样,ABB近年来在国内的成功并非来自其高端车型的贡献,而在于中低端车型销量的增长。以奥迪为例,其2014年销量较2013年增加近10.3万辆,绝大部分增量来自Q3和A3这两款入门级车型。

  其次,中低端车型的存在对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运营是否健康非常重要。

  一来,从全球汽车企业发展的常态看,虽然确有从高端切入取得成功的先例,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汽车企业都是从中低端入手的。原因很简单,公司的技术实力、生产水平的积累和塑造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由低而高更符合发展的内在规律;有了足够的积累都不一定能成功(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大众辉腾了),更别说空降了。

  二来,或许中低端车型不能带给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带来太多的单车利润,但它们对整个公司的健康运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它们在成本摊销上的作用,走量的中低端车型对于采购成本和开工率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而且保有量的增加会使企业及其经销商能够开展售后业务,让它们持有“长期饭票”,这一点对后者尤为重要。

  再次,中低端车型对品牌有着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绝不是可有可无的。

  品牌不可能建立在空中,也不能建立在沙滩上,必须有实打实的基础才行。除了那些用来满足真土豪们扭曲的虚荣心的品牌外,对于绝大多数品牌而言,都是先有保有量才有品牌,惟有做大才可能做强。企业的中低端产品由于销量更大,更接地气,如果它们能够较好得体现品牌的DNA,或者其技术水平和产品特性能够得到消费者认可,那么就非常有利于品牌塑造。这方面笔者想举两个例子。

  一是前面提到过的江淮汽车。该公司这两年的销量开始稳步提升,原因当然是多方面,其中重要一条是和悦A30、瑞风S3等中低端车型打开了市场,足够多的保有量也使这家公司的品牌形象愈发清晰,被消费者接受。前者作为江淮2.0时代的首款车型,凭借着良好的操控性、指向性和高品质,在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CRC)取得8连冠,让外界认识到江淮汽车是能够造出高质量车型的。这个“八连冠”的赛绩在整个CRC拉力赛历史上都是空前的,就算是合资品牌也未曾达到过这样的高度,这样的成绩无疑让江淮成了自主品牌品质的代言人,也证明不求高大上、稳扎稳打的思路是正确的。后者瑞风S3沿用的是和和悦A30一样的产品平台,在上半年销量超过9万辆,可以见得经过赛场验证的产品基因在市场也会得到认可,进一步强化了其高品质的品牌形象。

  另一个例子出现在豪华车领域。大约7、8年,禅房村曾采访过北京奔驰时任执行副总裁司卫,他当时做出了一个重大策略调整:将销售重心转向C级轿车。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奔驰的形象过于“高大”,让开奔驰S级和E级车成为很“扎眼”的事儿,有点类似现在“有钱任性”的土豪形象,反倒影响了它在高端市场的销量。在司卫看来,如果C级车的保有量上来了,国人就会逐渐接受“开奔驰也是开汽车”的观点(也就是说,是件很正常的事儿),有利于奔驰走进普通家庭。市场反应也证明了司卫的预判是正确的。

  最后,中低端车型并不意味着是低技术含量,更不意味着低水平。在笔者看来,中低端车型成功的基础,一是对市场的细致观察与预判,提前2-3年找准市场痛点;二是实现技术与成本的平衡,既要满足消费者需求,又要能够提供有竞争力的价格。从这个角度看,开发中低端车型对企业的挑战,对其综合实力的要求,并不亚于高端车型。

  总而言之,在笔者看来,无论是从增加销量的现实考虑,还是从品牌塑造、产品升级等相对务虚的角度考虑,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目前都不能放弃中低端市场;未来,即便本土汽车企业成功脱颖而出,能拥有世界级的豪华车品牌,也不应该放弃所在其中低端细分市场。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自主品牌 中低端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