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语汇
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博客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自主品牌切莫陷入“模式”的怪圈

2014年06月12日09:22   轮语汇  作者:吴迎秋   我有话说

  最近,我注意到“模式”一词被用的很多。甚至在讨论自主品牌发展问题的时候,“模式”都有被用滥了的感觉。

  一开始,我对“模式”论盛行的提法并没有太多的意见,但听多了以后静下来思考,就会发现所谓的“模式”论并不适合当下自主品牌发展的现状。

  何为“模式”?

  从字面意义上来讲,“模式”是指从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中经过抽象和升华提炼出来的核心知识体系。换句话说,“模式”意味着这是一种被证明是正确的、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并很容易被复制,可以在同类型企业身上套用。

  事实上,对于自主品牌企业而言,并没有哪种被验证是完全正确的“模式”可以套用,对某种“模式”的过分追捧,反而会干扰到符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发展思路。甚至对于同一家企业来说,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会需要相应的战略相匹配,墨守成规是最不聪明的做法。

  以吉利为例,一开始从低端产品起步大打价格战,迅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此后又启动战略转型,注重产品品质和安全,实现了从低端产品到中高端产品的跨越;近些年又把目光投向国际,连续收购澳大利亚DSI、瑞典沃尔沃汽车公司和英国锰铜,成功变身为国内唯一一家汽车跨国企业集团。

  可以预见的是,吉利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肯定还会经历战略思路上的调整,而吉利的经验就适合其他自主品牌效仿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原因很简单,在国内的自主品牌企业序列中,有民营企业,有大型企业集团;有的像长城那样侧重以我为主的发展思路,有的像奇瑞那样尝试合资合作;有的像比亚迪那样主打新能源和科技概念,还有的像观致那样用国际化团队和思路打造自主品牌产品。

  试想一下,在我们已经看到了各家企业类型千差万别的前提下,如果用某种“模式”在这些企业身上套用,不出乱子才怪。

  更何况,无论是业内人士对某些企业“模式”的定义,或者是企业自身以“某某模式”作总结,都不能作出这些企业已经成功的判断。

  我过去在文章中说过,现在谈自主品牌的成功为时过早,自主品牌发展也一定要有多条道路,远远没到总结所谓成功“模式”的时机。

  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大谈特谈自主品牌的“某某模式”,不如踏踏实实地在借鉴兄弟企业某些成功做法的基础上以我为主,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找到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的正确路径。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自主 自主品牌 模式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